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吸血鬼和中国鬼都隶属亚文化中的鬼文化,但是却拥有不同的文学形象,传递着不同的宗教文化和哲学思想。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西方吸血鬼与中国鬼的文学形象分别进行了描述,然后通过比较二者的异同对东西方鬼的形象进行深入剖析,从而为东西方文学作品的解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兰守亭  沈玲 《华章》2007,(9):178-178
吸血鬼作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传说形象,历来被读者、文学家们所钟爱,该类题材在其诞生之时有着一定的文化背景.论文对西方文学中吸血鬼形象的起源、它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以及它文学的神秘魅力做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学经典的建构与文学价值的取向密切相关。1950-19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在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文化权力下确立,赋予文学经典较多的政治内涵。1990年代以来,文学经典的确立在多元化语境中进行,这一方面使文学经典有了自主性,另一方面使文学经典泛化。当下文学经典的规范和重构在此情形之下显示出了必要性,文学经典的确立既要尊重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规范。  相似文献   

4.
李白不仅作为一名诗人被西方文化所接受,他的人生经历、他所具有的人格特征、他身上被后世所赋予的神话传说和他的诗歌创作一起构成了西方文化所接受的李白形象。而在西方文学中,这一形象经过文学家们的想象和加工,更是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一面,本文重点分析了约翰·斯科特等18世纪至20世纪的西方诗人,以及盖伊·加夫利尔·凯等20世纪西方小说家笔下的李白形象。李白时而是个中国的好官,时而是个放荡形骸的艺术家,时而又是位东方的智慧哲人。在李白形象的变迁中,我们能看到的是文学想象的魅力和文化利用的痕迹。  相似文献   

5.
章文雨 《海外英语》2012,(11):212-213
近几年来,以小说《暮光之城》、《吸血鬼日记》等在销售排行榜上的名次一直居高不下的文学作品为代表,吸血鬼文学在全世界掀起热潮。"吸血鬼"作为一个存在了几千年的文化现象,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学根基,吸血鬼文学是西方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该文拟通过对各时期的西方文学作品中吸血鬼形象定位演变的研究,体现其形象中人性和魔性所占比列的消涨,以便读者更好的解读"吸血鬼"这一形象的历时变化,加深读者对西方文学中吸血鬼文学的理解,进而有利于读者对西方文化的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6.
和谐的乌托邦是奇幻文学追求的理想境界。从巫术思维下的生态和谐及童话品格下的人性和谐的角度对西方现代奇幻文学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探讨奇幻文学所蕴涵的深刻的伦理价值和人文思考:对和谐人性以及复魅世界进行追求,找回失落的高贵精神,回归自然腹地,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7.
吸血鬼文学的出现,于主流文学之外开启了一种别样的文学题材,这一形象以恐怖、魔鬼、血作为意象组合,经历了神话传说、宗教迷信、文学创作、影视改编的发展历程,如今,吸血鬼文学及其影视改编已经互为前进的动力,在非主流文学中大放异彩,推动着艺术多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面对着文化多元性与统一性、民族性与全球性、冲突与和平等价值的矛盾。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强调自由民主的公民资格的普遍性,同时尊重差异;以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为基础,培养世界公民;强化和平文化的营造。强调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  相似文献   

9.
历代中西方文学作品都曾将众多的女性形象作为特殊的审美观照对象,文章对女性形象表现物质属性的美学意义,所反映出的社会善恶观念和女性形象具有的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双重含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纵观女性形象可以看出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社会地位的演变和女性意识的觉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对促进女权运动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研究中西方文学女性形象对于认识中西方文化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尤平 《天中学刊》2002,17(6):62-63,95
象征型文学话语形象有其渊源,它与叙事、抒情性文学话语形象相比较有其哲理性、象征性、多义性等特征,具有强烈的批判色彩,由于其独具特色的表现社会现实生活形式,其未来的发展必是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1.
文学与批评尊重人性、直面社会、宣扬真善美与社会道义、追求和谐与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但是否艺术的表现世界、富有审美价值、注重艺术性与是否有深刻的思想力度来公平、公正的判决、注重现实性意义是两者的不同。殊途同归的是:文学与批评都是为使人类得以自由健康发展而努力。因此批评与文学相互制衡:文学的艺术审美价值决定了批评必须具有审美判断性;批评使文学更多的关注现实性意义;批评者与作家不同的价值观让位于主流的真善美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孙梦天 《文教资料》2014,(23):30-31
吸血鬼在人类文化历史中有着悠长的历史,它同样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形象。人们对吸血鬼的构想往往反映了人们在特定文化、社会、历史环境中的恐惧和欲望。本文主要追溯了吸血鬼文学的历史,并探讨了安妮·赖斯的《夜访吸血鬼》中的吸血鬼形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农家女形象出现在西方近代文学中,与西方社会经济发展中农村经济的破产、乡村的城市化、城市意识和城市生态伦理的熏染、女性意识的觉醒密切相关。这些形象与社会为女性提供的现实和精神的生存空间,社会对女性的道德评价语境相关联。其中有农家女命运的共性特征,也具有不同的民族特性和个体差异。这些形象以文学的方式记载和言说着女性解放的历程,构成了一条完整的农家女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价值理念的变迁和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4.
论左翼文学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价值高于审美价值。是左翼文学价值取向和政治化倾向的具体体现。是左翼文学追求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左翼作家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强化、时政冲击作家艺术个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武装左翼作家文学观念的必然结果。这种美学选择。既限制了左翼作家的艺术胸襟。又使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价值有了新的内涵。美学风格发生变化。崇高美悲壮美成为左翼文学独特的美学品质。  相似文献   

15.
因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高校体育价值取向上的差异.中西方高校体育价值取向的共同点是教育化价值取向、竞技化价值取向、休闲化价值取向.中西方高校体育价值取向的差异是:中国高校体育的价值取向是养生化、功名化、单一化;西方高校体育的价值取向是健身化、功利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归纳法对中西方体育价值取向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中西方体育价值取向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人格化、养生化、伦理化、单一化;而西方体育的价值取向则表现为人体化、健身化、竞技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归纳法对中西方体育价值取向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中西方体育价值取向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人格化、养生化、伦理化、单一化;而西方体育的价值取向则表现为人体化、健身化、竞技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西方文学中的教士形象与基督教教义的对位渗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人类走进现代,精神领域随物质世界膨胀式发展,群体的分化使个人的存在表现为不同的彼此分裂的角色和身份,由此产生了自我认同的需要,而现实的迷茫与失落又将人们送回了原来的起点:从自然中寻找依托,从未来寻找归宿。这就是西方学与宗教的契合点。对于西方学,本就与宗教同源同流,无论是人主义、启蒙运动,还是科技革命,都未曾从根本上改变西方人对上帝的信仰。在《巴黎圣母院》、《红字》和《荆棘鸟》中,我们沿着人物走过的路径,探寻在现代意识(现代性)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进程中,西方宗教观念与教士形象及形象塑造的关系,清楚地看到西方宗教传统的延续依然如故,精神诉求的基本品格并没有质的改变,有的只是形式表征的无限丰富而已。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妇女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也在不断变化,学作品以形象的方式同步反映,关注着不同时代的女性,十九世纪以前的女性形象是男性美的理想的载体和男性个性解决的一部分-爱情自由的必须参与,而简爱则表现了知识女性在精神,情感方面的不同于传统女性的新思考和追求。  相似文献   

20.
孤女形象历来备受西方作家关注,以孤女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在西方女性作家创作中更为普遍。19世纪是西方女性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探究这一时期孤女形象的意义尤为重要,因为西方女性作家通过孤女的塑造,形象地表达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更传输了不可避免的历史重负。孤女形象可以说是曲折、艰难的19世纪西方女性文学的缩影,我们从中也可窥视西方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