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教劳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教育原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从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出发,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教劳结合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教势结合原理和毛泽东教势结合思想,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 我们认为,创新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运用创造学原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必须树立如下观念:一是全体开发观。创造学研究表明,任何人都具有创造潜能,都能表现出创造力。作为教师应该把每个学生所蕴含的创新潜能当作教育的宝贵财富开发,在教学中,公平的对待班上的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只要环境适当,并注意发掘便会得到显露和表现。二是综合发展观。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创造力不单是智力的表现,创造力的结构是“多…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启发人的良知良能,教育就是要发掘人的潜力潜能,教育就是要张扬每一个人的特点和长处,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要因时因势,育人育才,并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世界上没有一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也就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人,当然也就不可能只用一个固定的完全相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教育每一名学生。  相似文献   

4.
教育信息势是教育和学习过程的唯一推动力。信息即负熵即有序即梯度即势,所以,有效信息量与信息势是等价的。无论教育技术的“媒体派”还是“学习派”,其理论研究的主旨就在于生产更多的信息量、营造更大的教育信息势。论述了在教育信息势推动下,产生的学习“情感势”与“意识流”的非平衡非线性作用如何形成知识的有序结构、进而形成智慧素质和能力,以及“信息人”六维信息势(货币信息势、权力信息势、知识信息势、情感信息势、艺术信息势和虚拟抽象信息势)的能力本质。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势科学理论的逻辑抽象比建构主义理论的形象描述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都具有优秀的潜能,这是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一块基石。教育潜能具有潜在性、极限性、差异性、转化的动态性特点。教育潜能可分为体能和智能。后天教育潜能是可以丧失和恢复的。认知教育潜能具有现实意义:正确认识教育手段在成才中的地位;正确认识考试在选拔人才中的作用;对极限体育的指导;对因材施教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宇宙万物的演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在不同层次上的势(物质势与信息势)推动下进行的。本文通过研究信息的作用机制,揭示了教育过程的内在规律,在提出势增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教育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动力之源是信息势,对称化是方法路径,和谐结构群是数理模型,最好的教育是实施"信息量最大作用量最小"的对称化教育,形成人才素质的对称化和谐结构群。势科学理论体系为人们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为高等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重构教育学理论开辟了全新的路径与视角。  相似文献   

7.
美术教育是开发幼儿艺术潜能重要的一环,幼教工作者要注意发现幼儿的艺术潜能,并积极创造合适的环境激发并开掘其潜能,实施科学的教育手段,开展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幼儿美术教育。  相似文献   

8.
终身教育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持续性的理念和教育应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的理念,必然要求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促使职业教育层次的提高。研究证明,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在实践中是可行的,也是成功的。技术领域中需要培养技术科学的研究和新技术的设计人才。科学有科学的原理,同样技术也有技术的原理。专业学位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教育信息势是教育和学习过程的唯一推动力.信息即负熵即有序即梯度即势,所以,有效信息量与信息势是等价的.无论教育技术的“媒体派“还是“学习派“,其理论研究的主旨就在于生产更多的信息量、营造更大的教育信息势.论述了在教育信息势推动下,产生的学习“情感势“与“意识流“的非平衡非线性作用如何形成知识的有序结构、进而形成智慧素质和能力,以及“信息人“六维信息势(货币信息势、权力信息势、知识信息势、情感信息势、艺术信息势和虚拟抽象信息势)的能力本质.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势科学理论的逻辑抽象比建构主义理论的形象描述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创造教育是运用现代创造学的原理,采用现代教育观念和手段,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发展学生创造素质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启发潜能教育是强调创造和维持一个能实现人们潜能的环境,使实现人的潜能的各种力量最优化,并区分和改变那些会毁坏、消退人的潜能的力量。启发潜能教育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它蕴涵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尊重、信任、乐观与刻意性等核心的价值与观点,通过海星类比的方式来说明其对教育产生影响的机制。充分体现了人文科学的教育思想,为我们当前的教育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郑润华 《山东教育》2002,(30):58-58
“科学教育”是教育部的重点课题。“相似性原理在幼儿潜能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是“科学教育”的子课题。旨在运用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相似性原理,重点研究如何开发学龄前儿童的身心潜能,全面提高幼儿素质。一、什么是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一个多学科、跨学科的大课题,是当今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各国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一个制高点。它是依据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把教育置于科学指导之下,以期取得良好的效果。二、什么是“相似论”“相似论”是著名科学家张光鉴研究员提出的一套思维科学理论。“相似性”原理认为,在客观…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一种育人的活动,现代教育必须立足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教师在开发学生潜能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在开发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也是在实现自己的教育价值。在教师的教育潜能中,应蕴涵着丰富的职业精神、教育智慧以及有待开发的专业创新能力。开发教师的教育潜能,对教育活动大有裨益。以专业精神培养为核心,激活教师的教育潜能;以教师专业化为目标,不断形成教师的教育智慧;以发展性教师评价为动力,促进教师实现专业创新。  相似文献   

14.
宇宙演化与社会发展是由不同层次上的势推动的。真空势推动了宇宙暴涨,量子势是量子化的唯一缘由,化学势、生物势是化学反应和生物成长的根本动力,而信息势则是素质成长和教育发展的动力之源。信息量与信息势是等价的,集约型教育就是"信息量最大作用量最小"的教育,由于对称性元素产生最大的信息量,所以,集约型教育即对称化教育,对称化教育产生对称化素质形成素质的和谐结构,包含最大素质信息量,具有最好的就业竞争力。势科学理论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基本的逻辑层次上统一起来,为各种学科交叉研究和通识性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导原则,为教育学理论的重建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5.
黎琼锋 《红领巾》2004,(4):48-51
教育是一种育人的活动,现代教育必须立足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教师在开发学生潜能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在开发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也是在实现自己的教育价值.在教师的教育潜能中,应蕴涵着丰富的职业精神、教育智慧以及有待开发的专业创新能力.开发教师的教育潜能,对教育活动大有裨益.以专业精神培养为核心,激活教师的教育潜能;以教师专业化为目标,不断形成教师的教育智慧;以发展性教师评价为动力,促进教师实现专业创新.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都具有优秀的潜能 ,这是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一块基石。教育潜能具有潜在性、极限性、差异性、转化的动态性特点。教育潜能可分为体能和智能。后天教育潜能是可以丧失和恢复的。认知教育潜能具有现实意义 :正确认识教育手段在成才中的地位 ;正确认识考试在选拔人才中的作用 ;对极限体育的指导 ;对因材施教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杜高明在《教育评论》2009年第2期撰文认为,教育即发展,教育是关系发展社会实践的统一,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影响教育的内外诸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1.潜能与发展。教育者要通过增加未来潜能实现的可能性,帮助学生克服现实潜能的匮乏状态,不仅要预见到那些现有的潜能并促进它们的实现,而且要帮助学生充分实现那些现有的但会稍纵即逝的潜能。  相似文献   

18.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数十年创造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深入了解和正确解释陶行知肯定儿童创造潜能的普遍性与开发的必要性,以及“在劳力上劳心”、“教学做合一”、儿童“六大解放”和满足“三个需要”等创造教育思想的脑科学原理,对今天开发儿童创造潜能,培养创造性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雅 《早期教育》2000,(7):24-24
在占有人类思想史对智慧潜能的认识基础上,以当代认知科学成果和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为主要依据,从哲学、心理学、生物学和文化学等多种角度对智慧及智慧潜能的本质进行全域性的研究和探索,并将其运用于学前儿童智慧潜能的鉴别和教育开发的实践中。课题主要内容:①智慧及智慧潜能概念的跨学科探索,包括智慧潜能的生物学含义、心理学界定、文化学解释和哲学内涵;②哲学史(包括心理学史)对人类智慧潜能的认识及发展;③学前儿童智慧潜能在科学、艺术、交往等领域的表现及其教育开发;④学前儿童智慧潜能的鉴别与教育开发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中学阶段潜能生教育是中学教育过程中一个相当重要且困难的现实问题,若是不及时关注、引导、给予教育帮助,将不利于个体的学业、人格完善、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结合各类访谈发现这一群体具有自卑、厌学、封闭的心理特征,尝试从学校工作方面,探索出了潜能生教育过程中关注并尊重潜能生需要、调整不合理信念、提高潜能生自我效能感的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