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恩来对中国新时期“大外交”格局的形成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一是在外交主体上的突破,既重视首脑外交,又积极开展政党外交、民间外交;二是在外交对象上的超越,既重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又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积极开展与第三世界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三是在外交内容上的拓展,既有政治外交,又有经济外交、文化外交。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在接受了共产党情报局关于"两个阵营"理论的基础上确立了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方略.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经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间地带"理论、"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等一系列关于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外交战略的调整,毛泽东最终走出了"两个阵营"理论的影响,推动着中国意识形态化的国际政治理论和外交战略开始向现实主义转型.  相似文献   

3.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主宰未来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重要行为体,国际社会不断呼吁新的国际交往秩序以适应"城市世纪"。公共外交为城市交往提供了理论依据,被认为是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塑造国际合法性和认同度的一项重要战略。全球化时代以国家为主体的传统公共外交过渡到由城市、媒体、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等多个主体参与的新公共外交,并认为软实力正逐渐取代军事、经济硬实力的作用。因此,全球化时代的城市交往的主体、对象、途径、内涵、功能等有着全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纵观俄罗斯的外交历史与传统,空间因素下的自然地理状况、国土疆域、资源条件和地缘政治环境均深深影响着俄罗斯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以及对周边文明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俄罗斯人特有的安全观和发展观,对俄罗斯的外交理念、外交思想、外交战略和政策都有极其巨大的影响。空间因素是俄罗斯政治文化形成的依托和土壤。政治文化孕育了其外交思想的形成,外交思想又制约着其外交政策的决策。空间因素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潜在地指导并推动着俄罗斯各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外交进程,隐性地融入俄罗斯外交历史的传统和脉络,成为分析研究俄罗斯外交领域中极其重要的指导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卡茨纳尔逊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为城市政治的理论基础,深刻地反思了列斐伏尔、哈维和卡斯泰尔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城市政治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可替代的城市政治研究计划,构建了三个基本的城市政治理论谜题,并对这三个谜题做了理论分析,解释了工人阶级集体行动的逻辑,最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城市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6.
美国是公共外交实践和理论的"先行者",研究美国公共外交的历史,特别是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不难发现公共外交的内在规律。文章从新闻传播的宏观视角:政治导向、外交政策、技术进度三个维度,来研究美国的公共外交,从而为我国的公共外交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作为国际政治伦理载体的价值观外交是一种外交方式,也是一种国际政治现象。在国际政治演进过程中,全部的外交政策与国际政治行为无一不是价值判断与道德选择。价值观外交源自国际社会自身的规范性价值体系,根植于西方社会的人文理念与宗教价值之中,构建于其国内政治生态与国民伦理认同的基础之上,具有集利益负载和价值负载于一身的特征。国际政治伦理冲突源自对主权原则之于维系国际秩序的重要性的伦理认知差异、多元化的国际政治伦理主体在道德发展水平上的非均衡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国际政治伦理共识的有限性。从国际政治伦理冲突的目的、过程与结果来看,价值观外交折射出三个层面的国际政治伦理冲突——权利伦理冲突、行为伦理冲突和责任伦理冲突。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政治话语表达方式,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而形成的中国话语。实质上是基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体现出来的阶段性特点。"中国特色"具体到外交方面,是指我国外交受地缘条件、历史现实、国家性质、基本国情、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表现为中国作为"大国"的特色、中国历史的特色、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特色、基于中国国情的特色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底色。  相似文献   

9.
穆尔西就任埃及总统后,国内政治动荡、经济低迷、党派混乱,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改革势在必行,通过与军方和反对派博弈实现了暂时的政治稳定;通过制定宪法和发展经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众对民权和民生的诉求;通过"三圆外交""平衡外交"的外交政策提高了埃及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然而穆尔西仅执政一年就在军方的反对声中锒铛入狱,历史情形与穆巴拉克的倒台惊人相似,但埃及的现代化并未就此止步,穆尔西执政失败仅是埃及转型过程中的阵痛,埃及仍在现代化的长河中缓缓前行。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外交政策历来以最大限度地追求国家利益为目的,政治、军事与经济等方面的基本要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美利坚民族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诸多迹象表明,二战后发端于"富布莱特计划"的美国文化外交依托美国文化的载体,日益彰显美国外交的文化色彩,披上了厚重的文化外衣。而作为学术研究的美国研究也正日益成为美国政治、外交的载体和传播美国式民主和价值观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