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存堂教授     
杨存堂教授,笔名柳植。1934年出生于陕西凤翔县。1958年毕业于西安师范学院(今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留校后曾跟胡锡年教授专修世界现代史。60年代初开始从事世界史的教学工作,先后为本科生和硕士生讲授“世界现代史”、“苏联史”、“当代社会主义”、“列宁斯大林思想研究”等课程。在教学中素以思路清新、分析透彻、史料翔实、富于启发性而受到学生的称  相似文献   

2.
《李大钊年谱》作为李大钊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史料价值。但其中的一些地方还存在些许错误和不够全面之处。文章利用一些新发现的档案材料和过去未被利用的报刊等材料,对《李大钊年谱》中有关李大钊在广东的革命活动和李大钊相关论述在广东的发表和转载情况进行了补正,对其中没有涉及的内容进行了增补,语焉不详和不够全面的地方进行了补充,对存在的明显错误进行了订正。  相似文献   

3.
《三仲马》是法国现代杰出的传记文学家安德烈·莫洛亚(AndreMaurois)的作品。这部家传体裁的小说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艺术地再现了在拿破仑手下当过将军的老仲马,举世闻名的作家大仲马、小仲马祖孙三代各自的性格、经历和辉煌的成就。我在一九七五年见到该书的俄译本之后,即被莫洛亚的生花妙笔所吸引,简直爱不释手。随之就产生了把它介  相似文献   

4.
普里什文 《阅读》2023,(19):6-8
<正>如果你想了解森林的心灵,那你就去找一条林中小溪,顺着它的岸边往上游或者下游走一走吧。刚开春的时候,我就在那条可爱的小溪的岸边走过。下面就是我在那儿的所见、所闻和所想。我看见,流水在浅的地方遇到云杉树根的障碍,于是冲着树根潺潺鸣响,冒出气泡来。这些气泡一冒出来,就迅速地漂走,不久即破灭,但大部分会漂到新的障碍那儿,挤成白花花的一团,老远就可以望见。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鲁迅研究一直是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显学”。经过几十年来几代学者的积淀,出版的专著、论文汗牛充栋,不少学人大有“开辟真难为”之感。如果不能突破现有的研究格局,从一个新的视角、运用新的方法来进行研究,揭示出被既往研究所遮蔽的文化景观,就可能是徘徊不前,甚至出现低层次、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因此,欲将21世纪的鲁迅研究推向新的境界,首先要拓展眼光,拓新领域,在更为恢弘的文化视野中解读鲁迅思想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6.
《周礼》一书具有非常重要的法制史料价值。特别是《周礼》中法律制度的最重要部分——刑法,对秦、汉以后封建法律影响甚巨。本文重点就《周礼》所见刑法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禅宗作为一种特殊的宗教,是社会需要选择的结果。本文以较为翔实的史料为基础,以动态的眼光,分析禅宗与北宋艺术精神之间的联系,进而揭示中国古典艺术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学贵有疑     
孙老师走进了课堂。他转身在黑板写了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想问自己、问老师?”孙老师说。“我想知道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谁?作者为什么要写天游峰的扫路人?”“天游峰扫路人有什么特点?”“我想知道天游峰在什么地方?”……同学们七嘴八舌说开了。“同学们根据课题提了这么多去年寒冬的一个下午,我很不情愿地去商店给姐姐买墨水。忽然我发现我们班的李小文竟在小区广场背着课文。我问他怎么回事,他告诉我家里来了客人,没地方背书了,就到外边来了。后来,我就和李小文一同来到他家,互相背起来,很快就背…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与郭沫若曾先后就认为系“先汉纪录”的一条史料,研究过司马迁的生平。这条史料出自唐人司马贞《史记·太史公自序·索隐》所引晋人张华的《博物志》,其文称: 太史公,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年二十八,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也。二位学者分别在其著作《太史公行年考》和《<太史公行年考>有问题》中,都认为这条“先汉纪录”所说的“三年”,当为汉武帝元封三年,当时司马迁始任太史令,这条史料是指司马迁而言,文中的“司马”下所夺者应是“迁”字。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文学”这一学科研究中,郭沫若研究的成果之多,仅次于鲁迅研究而后与茅盾研究相当了。但“郭沫若”领域里,有一个极重要的课题在过去却未引起应有的注意:郭沫若文学生活和创作与日本文化的关系。郭沫若从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较为翔实的史料,并通过亲身实地踏勘考证,运用史料与实际勘考相结合的途径,历史与现代交汇渗透的视角,和空间交流的比较式研究方法,对鉴真东渡这一事关中日文化交流和中日海上交通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与舟山诸岛的关系,以及舟山群岛在中日海上交通史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茅盾晚年沉浸于对往事的回忆中,精心写作《我走过的道路》这部大型的自传,其内容丰富、材料翔实,已赢得了不少研究专家的称赞。但从传记文学的角度来看,三卷本的《道路》(上、中、下)可谓是一部“遗憾”之作。这“遗憾”在茅盾本人,也许只是未能亲笔写完(病逝)与记忆每有不及之处,但对国内外的读者来说,这“遗憾”则主要来自其文学性的不足。这种情形一经与卢梭《忏悔录》相比较,就更其明显。就传记文学的一般特性而言,它应该格外讲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丰富翔实的史料论述了中国古代足球运动的军事价值,旨在挖掘中国古代足球运动这笔珍贵的军事体育文化财富,为军事体育理论研究从体育史学的角度提供一个更为广泛的理论基础作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偿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翔实的史料和动态眼光,分析了中国诸多历史朝代中书法与文化教育之间较为密切的联系,认为书法是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也是最具中国文化含蕴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日本学者木山英雄对鲁迅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周氏兄弟并行研究和鲁迅《野草》研究。前者通过还原周作人的文学史价值,进而打开由周作人进入鲁迅研究的渠道;后者着重考察鲁迅在《野草》中的主体建构逻辑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彰显出的精神气质。木山英雄的鲁迅研究本身具有文化交流的作用,而具体到学术内部,一是超越了日本国内“竹内鲁迅”的因循,二是给中国学界带来新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明代云南是否存在商屯,由于缺乏明确的史料依据,迄今尚未达成共识;通过对明代云南“开中”的施行探析,既不认同明代“开中”就等于商屯,也不认同明代云南实无商屯;其实,明代云南“商屯”只是缺少深入地析论,兹试议之.  相似文献   

17.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宋朝文学家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自古以来为人们所传颂,甚至做为坐右铭,今年高考作文就以此句为题.关于对它的解释,一向众说纷纭,欠妥之处常有.就拿《中学语文课本》来说,它对此句是这样翻译解释的:“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这里把“先”译作“在……之前先”,我认为是不妥当的.我理解,“之前”和“先”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译文把原文的“先”译重复了.照《课本》的翻译,人们就会产生疑问:到底“先”是修饰“天下之忧”的呢?还是修饰“忧”的呢?再者,前一分句的“而”字也没有着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叶蕃民族的历史演变以及叶蕃民族的英雄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松赞干布传奇的经历。以翔实的史料展示了初唐时期藏汉两民族和亲,文化交流,人员往来的交往史。以此提出增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知道,在开发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实际,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就山区而言,山是极其重要的资源,是当地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动力源泉.在进行山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时,切不可忽视“山”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以大量翔实的史料,具体而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并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的宏伟性和艰巨性出发,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员应是"四化"建设的先锋战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