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唐人掀起炼丹追求长生的宗教热潮,仙道小说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炼丹描写。伴随着中晚唐以来外丹术向内丹术的转变,仙道小说中也出现了表现外丹向内丹转变的作品。表现炼丹的小说,其内在精神是希望生命的永存,是道教重生观念的具体表现,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三教合一"是明人阐释<西游记>的共同视角,"三教"在清人对<西游记>的文本阐释中则有着从"合"到"分"趋势.其中,以内丹道派的观念阐释<西游记>有着从粗疏到精致,从支离到系统的历史进程,是清代<西游记>文本阐释中的主流,影响相当深远.本文以<西游真诠>、<西游原旨>为个案,参照<西游证道书>、<新说西游记>、<通易西游正旨分章注释>,切入内丹道派的内在理路,探讨了内丹道派与<西游记>阐释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陈抟内丹思想中佛道互融痕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抟的内丹理论以老庄思想为基础,总结继承了自<参同契>以来的道教传统的内炼功法,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学说运用到<无极图>中,对道教内丹修炼原理和过程进行演绎,形成所谓"炼精化气,合三为二;炼气化神,合二为一;炼神还虚,一归无极"的逆炼返本的系统.同时,在方法论方面,大量地吸收佛禅旨趣.强调通过心性的炼养达到虚无境界,明确提出"存无守有"、"冥心太无"、"冥心凝神"及"静而生阴"、"<易>者,戒动之书"等主静去欲、明心见性的生命超越理论.  相似文献   

4.
葛洪虽以道教外丹学名世,但其内丹养生学也在道教发展史上居有承先启后的地位。惜乎过去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对葛洪道教内丹学形成的由来及其成因,对其内丹功法诸如宝精、行气、导引等内容一一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先考察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道教理论家为建立现代内丹学所作的种种努力,然后分析这一时期西方的汉学家、心理学家对传统内丹经典的翻译和评论,最后通过比较东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所作的研究。对于内丹学的前途以及它所涉及的道教学术在未来文明远景中所处的地位问题,做出若干一般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论九峰山在道教内丹学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丹学祖师汉钟离曾直接将据传由黄帝亲授的《灵宝毕法》传给芮城永乐人吕洞宾,后者在九峰山悟出了《天人合一内经图》与内丹学的关系。吕洞宾如果是唐宋之际将外丹学完全转化为内丹学的祖师,那么芮城《天人合一内经图》中的九峰山就是祖师修炼成就和普度众生的根据地。  相似文献   

7.
<西游记>借唐僧取经故事为喻体,阐发了作者认为正确的以内丹术为正宗的养生思想,其哲学基础是宋明理学,其佛、法、僧的外象是作者借以宣扬其养生之道的一个负载系统,作品所演绎的修持方法为宋元明三代盛极一时的道教内丹养生术.  相似文献   

8.
曾慥收集当时所能见到的崔希范的著作有散文体的<入药镜上篇>与问答体的<入药镜中篇>(<道枢>卷三十七).由于<容成篇>(<道枢>卷三)言男女采战之术且无义理,以为与崔希范的思想不合,排除在了崔希范的作品之外.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的家庭背景、自身的身体状况及思想上的困惑都是他与道教结缘的主要原因。王阳明对道教的态度既有欣仰,又有怀疑。年青时期他对道教道本论和内丹学思想多有吸收,晚年时期又对道教长生不死之说及清静无为思想进行批判。总的来说,他的良知说与心之本体思想受道教思想影响是非常大的。  相似文献   

10.
白玉蟾是宋代丹鼎派的著名道士。他把道当作最高的精神实体,认为虚无是道的起始阶段,修炼就是要达到道的境界。由于道蕴藏于人心中,要达到道的境界,心须做到无为。他主张内丹说,排斥外丹说。认为内丹修炼即是专气致柔,而不是导引等。白玉蟾的道教思想是隋唐至两宋时期道教内丹说发展的总结,在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道家并非是文艺否定论者,其对文学艺术等诸多审美活动均有着精辟独到的见解。道家认为,审美感受并非单纯的感官知觉,而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情感与理智、主观与客观高度统一的状态;丑的外形之中完全可以包含超越于丑的形体的精神美。率性而行,自然素朴,是道家所推崇的最高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12.
从战国一直到西汉,墨、道、神仙三家各自归属明确,彼此之间互不关联。而随着早期道教人物的出现与道教组织的兴起,墨、道、神仙三家界限分明的状况被逐步打破。东汉末年,道家首先与神仙家合流,二者渐次并为道教。此时,墨家学派的部分技术、思想与这一团体的组织形式亦被早期道教组织所借用,原彼此无涉的墨、道两家开始产生相应关联。到东晋时,墨子被葛洪神化为地仙,正式融入进道教,成为道教人物。墨家、道家、道教三者之间的总体关系以东汉末期为界点,呈现出由分离到逐渐融合的发展状态。三家融合最终于东晋葛洪之后完成,表现为道教兼收墨、道两家。  相似文献   

13.
民办学校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曾一度“消失”。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 ,我国民办学校再次兴起并取得飞速发展。本文从民办学校的概念入手 ,论述了民办学校复兴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 ,揭示了我国民办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变了我国高校由国家直接管理、政府统一办学的单一形式,提倡政府办、社会办、企业办、集资办等多种办学形式.但是,目前中国高校经营非市场化,严重地阻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基于此,笔者对中国高等教育走私有化之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5.
歌诀除了具有一般歌谣的形式外,还包含了对技艺经验的记载,是中国民间文学、通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广泛采用了歌诀的形式,用于传授修行方法,这一传统也为内家拳所沿习。内家拳歌诀具有浓厚的道教文化色彩,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总结了道教的养生方术和功法要领,也反映了道教的神仙观念。内家拳歌诀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因而能获得更为广泛的传播,反过来又促进了道教文化的弘扬。  相似文献   

16.
天心派是北宋初出现的新符箓道派,其法术称天心正法。天心正法最初在民间传播,北宋末年以后在社会上和道教内部广泛传播,并逐步与雷法相结合。天心派信奉"北极",认为"北极"是其法术天心正法的法力来源,天心派的"符"、"印"以及信奉的神灵体系也与北极有关。天心派的法术和神灵体系体现了天心派与唐代正一派深厚的渊源。  相似文献   

17.
认识老子“道”的思想,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道是宇宙终极本体。道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本源,万物皆由道所生;二是道之“无”与“有“。道既无始无终,也无边无际。就道的无形质、无限性而言是无,就道的实存性并含有万有而言,是有。无与有的统一密切联系于老子的体用观。三是道与自然。”自然“与”无为“历来被视为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与关键,道本身就是自然,而自然则是道及一切宇宙万物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道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重视。道家崇俭抑奢、尚自然、欲无为,顺应万物自然变化的本性。这种克己无为的观念正是源于道家对人、社会、自然同源同构,天人合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一、何谓服务型校长 近年来,在学校管理中强调校长的"服务性"不仅是一种口号,也正在成为一种实践.如北京市八十中学把"助人成功"做为学校管理实践的基本理念,把学生、教师等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为个体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则把校长定位成为家长、教师提供服务的服务者.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水平偏低,已成为制约我国各级教育发展的“瓶颈”。从2004年到2005年,我国高中学龄人口将达到7600万人左右的峰值,“十五”后期将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今后几年高中将一直面临着增加招生的巨大压力。[1]此外,随着人们对优质高中的需求不断增长,我国高中阶段教育还面临着提高教育质量的压力,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在本文写作前,曾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15期地(市)教育局长研修班和第7期县教育局长培训班上做了问卷调查、座谈和个别访谈,本文在对问卷反馈数据和座谈、访谈记录做认真统计和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