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主持人语·长期以来,一些书法教育人会带给学生诸如“心正则笔正”“永字八法”等方法及告诫,以及繁复的字形、结构分析。但是,因儿童的年龄和阅历等原因,教育者的诸般心血作用于儿童的效果往往“大打折扣”。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一些教师习惯用成人的标准衡量儿童的书写,没有充分利用好书法的学科优势和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书法教育成人化、教学方式单一、缺乏童趣的非生态现状,促使我们思考“童味书法”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习作必须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而事实上童真、童趣的缺失使本该充满灵气的儿童作文成了一种“机械”产品。启蒙习作呼唤“童真”,让童心在倾诉中袒露。让童趣在玩耍中回归,让童言在博客中再现,让童真在赏评中闪光,训练和发展学生的真实表达能力,最大限度地让儿童收获习作的成功和快乐。  相似文献   

3.
写一手好字常被视为拥有人的“第二容颜”,也就是常言说的“字如其人”。由对书写的重视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艺术——书法,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国粹。因此我们的“第二容颜”实在不能不顾。否则,愧对先人,且为“外”人笑话。但现在由于电脑的普及,学校只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导致一些基本的技能训练荒芜,像写字就是一例。拿我们学校来说,大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受过正规的写  相似文献   

4.
面对儿童的语文课堂,我沿着文字的脉络,细读文本,挖掘教材,追寻文本的童趣,创设“童趣盎然”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5.
<正>童话,以其丰富的想象、鲜活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情节,对小学生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一直以来,我们以“童趣课堂”指引课堂教学。童趣课堂,即以童话为载体,以儿童的视角为第一视角,用任务群设计的方式,引导儿童体验学习的真趣味,实现儿童的思维发展和素养提升。“确定位置”是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笔者以“确定位置”教学为例,探究“童趣课堂”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6.
“童年味道”就是“有童真、有童趣、有童梦”的味道。“童真”即儿童般真实:纯真无邪、天真浪漫、求真务实;“童趣”即儿童般情趣:充满情感,充满兴趣、充满浪漫;“童梦”即儿童般追求:爱幻想、有理想、有梦想。江湾教育集团聚焦“童年味道,半天学校”的办学愿景,紧紧抓住深化课改的机会,坚持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两条腿走路,积极推进课堂转型,打造童年味道的江湾课堂。  相似文献   

7.
正书法是以笔墨纸砚为工具和媒介,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传达书写者的个性、情感、观念、思想的造型艺术。在参加一些儿童书法展赛的评审中,我们能够看到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经典碑帖的全力模仿,从气象万千的秦汉碑碣到法度森严的"欧颜柳赵",从方俊奇出的北魏书法到潇洒遒美的文人行草,简直就是一个微缩的成人书法世界。儿童最可宝贵、鲜活的童真童趣在其中几不可见。那么,当我们在谈论"儿童书法"的时候,究竟是在谈论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祁仁东  李骏 《江苏教育》2022,(66):60-61
“童化教育”秉承“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坚持教育教学“基于儿童,发展儿童,成就儿童”的理念,通过童趣课程的实施、童话校园的创建、童玩视界的实践活动等有效途径,促进儿童优质发展,为每一个儿童的人生奠定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扬童心,葆童真,激童趣——构建适合儿童天性的小学教育”是1998年以来我校教育科研的主攻方向,是推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综合性、整体性的教育改革研究。本研究中“童心”指以儿童的自然天性与天赋资源为基础的人格结构;“童趣”即智趣,是建立在儿童求知欲和探索欲基础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童真”即纯真善良,是符合儿童天性的亲社会态度倾向。“三童”教育旨在以“童心”为基点,架构儿童的自然天性与儿童发展之间的桥梁,尊重儿童文化,力求让校园生活展示儿童完整的生命形态,实现学科适应儿童,教学富有童趣,生活展示童真,校园张扬童心。让儿童动手动脑,爱学爱玩,同伴同乐,师生共长,享受健康安全、愉快积极、爱探索有创意的校园生活,回归童年生活的快乐,使受教育者体验发展的愉悦,使教育真正步入和谐的审美境界,并由此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和谐发展,促进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合协同。  相似文献   

10.
语感是通过长期的语言感知和训练积淀而成的 ,是可以培养的。语感训练的主要内涵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低年级儿童心智水平相对比较低 ,对语言感受力相对差一些 ,应重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情趣感。教师应善于抓住富有童趣的语言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中包含的情感和趣味 ,在儿童丰富的想像世界中感知语言 ,从而达到一种趣而忘返的语感境界。《春雨》是一首充满童趣、活泼生动的儿童诗。全诗写得轻松明快 ,琅琅上口 ,我确定了“以趣为媒、自读自悟”的教学思路后 ,便让学生熟读成诵 ,待上课时大多数学生已经会背了。师 :“…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首先是儿童,小学生作文首先应该是儿童的作文,应该是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言之作。然而,现在的许多小学生作文更多的是一种成人化痕迹浓重的“伪成人”之作。这样的作文,从选材到结构,从思想到语言,都不属于儿童,充其量只是成人作文的“微型版”而已。那么,如何让小学生作文回归它本应该有的童真童趣呢?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习作要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习作本来就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作业,教师倘若忽略了儿童善于想象的心理特点,就等于扼杀了儿童的创造力,更何况如果作文不有想象参与,学生也写不出真正有童趣和创意的习作来。下面谈谈想象作文的几种训练形式。  相似文献   

13.
对儿童“代声音”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儿童“100种语言”中,儿童的每一种声音都充满了童趣。作为非真实的表达,“代声音”即是其中一种。本文拟通过探索儿童“代声音”背后的意义,为幼儿和谐发展之教育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有的同志认为:小学书法教育应当象绘画教育那样走一条“儿童化”的路子,不要“机械”模仿古人法帖的传统教育方法,主张重视儿童的个性(即灵性),让他们自由创造出稚拙朴素的儿童书法艺术来。 对此观点,本人不敢苟同。恰恰相反,儿童学习书法首先应当临摹碑帖,最好是古人的优秀书法。已故书法大家邓散木先生说得好,“临摹是初学书法的必由之路。”这一点书法界已有公认。有句俗语:“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我看,如果什么法则也不取,只是随意涂鸦,将一无所得,根本谈不上学好书法。  相似文献   

15.
周燕 《今日教育》2014,(11):48-48
一、“照猫画虎”——仿写训练 描红是学习书法的捷径之一,而仿写是学习写作的捷径之一。“文章就是例子”,而“模仿是儿童的天性”,课本中的文章,大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处于写作起步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是很好的模仿范本。  相似文献   

16.
在儿童“100种语言”中,儿童的每一种声音都充满了童趣。作为非真实的表达,“代声音”即是其中一种。本文拟通过探索儿童“代声音”背后的意义,为幼儿和谐发展之教育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语感是通过长期的语言感知和训练积淀而成的 ,是可以培养的。语感训练的主要内涵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低年级儿童心智水平相对比较低 ,对语言感受力相对差一些 ,应重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情趣感。教师应善于抓住富有童趣的语言点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中包含的情感和趣味 ,在儿童丰富的想象世界中感知语言 ,从而达到一种趣而忘返的语感境界。《春雨》是一首充满童趣、活泼生动的儿童诗。全诗写得轻松明快 ,琅琅上口 ,我确定了“以趣为媒、自读自悟”的教学思路后 ,便让学生充分地熟读成诵 ,待上课时大多数学生已经会背了…  相似文献   

18.
儿童教育需要儿童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教育2005.7儿童如同沐浴朝露的草木,散发着无限的生命力;儿童犹如东方欲出的太阳,透射出盎然朝气。他们的世界充满着生机和希望,稚气的言行里童趣点点,大胆而离奇的梦想中诗意横生。我们常常会因儿童“雪化了变成春天”、“鱼从水中游过,水很活泼”这样灵气四溢的语言而感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身上的灵气似乎日渐消减,我们视野中的“懂事”儿童日渐增多。这些如同小大人的儿童,失去了纯真和童趣,失去了活力和创造。我们不禁要问:儿童应有的灵气哪儿去了?现在的儿童怎么越来越不像儿童了?我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父母带孩子出门时,…  相似文献   

19.
李艳 《文教资料》2010,(3):9-11
儿童散文是通过童心、童真、童趣的自然流露所创设的独特氛围和独特情愫来拨动读者的心弦.使其动情动容。因此,儿童散文创作,关键是应该具备“真”与“趣”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肖君 《江西教育》2009,(7):55-56
什么样的数学课堂是有效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有效的数学课堂,应把“儿童”当儿童、把“生活”当生活、把“数学”当数学、把“文化”当文化,让数学课堂具有原汁原味的童趣味、生活味、数学味、人文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