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已进行了三届。这里,我想就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中的一些问题谈一点看法。评选优秀广播节目与评选广播新闻好稿是两回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在评选广播好稿被称为评选优秀广播节目,这是不妥的。所谓广播节目是广播台(站)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内容、形式组织编排播发稿件的总称,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等等,都是  相似文献   

2.
我们站的广播评论《自备柴灶自升温》,在1990年3月份全国第八届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中获得一等奖。至此,我站自1984年以来,已有12篇广播评论在省市新闻单位和市以上广播优秀节目评选中获奖,其中有两篇获得全国优秀广播节目奖。有朋友问我:“你们一个县广播站,是怎样抓广播评论的?”我作为站负责人、评论编辑,想就此谈点体会。一、确定评论在广播宣传中的地位。县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编辑的三本书——《1990年全国优秀电视新闻稿选与评析》、《1990年全国优秀广播节目稿选与评析》、《1990年全国优秀电视社教节目稿选与评析》,即将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受广播电影电视部的委托,今年上半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先后举办了1990年度的全国优秀电视新闻、全国优秀广播节目和全国优秀电视社教节目评选。为了扩  相似文献   

4.
今年五月,第十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结果在青岛揭晓,广播新闻所设的四个项目和广播社教节目所设的七个项目共有248件作品获奖,其中县级广播台站获奖的新闻作品达66件,占获奖总数的26%,是历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中获奖比例最高的。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从1983年到1992年共办了十届。1983年的第一届,只有中央电台和省、市(地)电台的节目参评,从1984年起的各届,都有县级广播台站的新闻作品参评,  相似文献   

5.
《视听界》1988,(3)
全国第六届优秀广播节目评选及1987年度全国优秀电视新闻评选先后于四月中旬结束。我省有9篇(档)广播稿件(节目)获奖;11条电视新闻获奖,其中江苏电视台和南通台合拍的《南通万人喜看日环食》获新闻特等奖,无锡电视台采制的《制止滥用公款吃喝》获评论特等奖。目录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在县级广播部门干了18年的新闻采访工作,有成功,有失败,有经验,有教训。要说体会最深,收效最大,莫过于在采访中和被采访者建立真挚感情,交朋友;否则,就难以捕捉到活生生的有价值的新闻素材。新闻专稿《茶店飘香》的采访过程是我难以忘怀的,这篇稿在1984年优秀新闻稿件评比中,先后被北京市广播系统、北京市好新闻评选,全国广播系统、全国好新闻评选评为一等奖。这篇稿能够在数以万计参赛稿中脱颖而出,不仅是我和我们昌平广播电视局全体同志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陈怡 《中国广播》2004,(2):23-25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在我国形成了三类有代表性的、比较稳定的优秀广播节目风格,分别是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代表的庄重风格;以广东台为代表的岭南风格;以四川金堂县台为代表的乡土广播风格。在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中,金堂县广播电台采制的《听众信箱》和《对农村广播》节目  相似文献   

8.
在保定地区广播系统评选好稿活动中,围绕一篇推荐的录音特写——《记一次五好家庭座谈会》能否被评为好稿,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不少人认为:录音新闻只要内容真实,在广播的表现形式上,编辑记者导演、播音员扮演其中的人物,是为了发挥广播特长,为了更好地表达新闻的内容。对此我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9.
精品何来     
已续二年获得全国优秀广播节目特等奖、一等奖南通电台记者王广祥,今年,他的《如东秋蚕脓病暴发,十万蚕农损失惨重》一组系列报道,又迈入精品行列,获江苏广播奖—1992新闻一等奖。一位普通记者,精品为何常在他手中?莫非有“仙法”?这是我今年参加省优秀广播新闻节目评选后,经常浮现脑海的问题。固然,他具有记者应有的功力:敏  相似文献   

10.
在第七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活动的成果之一——《优秀广播节目稿选与评析》出版之际,我谈两点想法:一点是关于1988年优秀广播节目的;一点是关于评析文章的。 (一) 正如有的评委所评估的:获得第七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奖的169件作品,标志着1988年广播节目的新水平,说明广播在反映现实的广度、深度、真实度和锐敏度上都有了新的拓进。我同意这个评估。  相似文献   

11.
我作为参加第六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工作的代表之一,想把我在评稿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写出来,供探讨。一、评选工作中的竞争要建立在平等基础上评稿(节目)的原则,是优胜劣汰,这意味着竞争。通过竞争,可以不断地提高稿件和节目的质量,进而提高我国广播的总体水平。在评稿活动中,把平常不大为人们所注意的竞争状态,浓缩在一定的时空里,  相似文献   

12.
这些年来,每年一度的评选优秀广播稿件、节目(以下简称评优)活动,出了不少货真价实的好作品、好节目(以下统称好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广播新闻改革的进展,功不可没。但也确实出了不少“假冒产品”,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这是评优初衷始料未及的,不能不引起重视。广播评优,何假之有?修改播出稿就是一假。大家都知道,广播评优评的是播出稿中的好稿,这种好稿应该就是原原本本的播出稿,是不好随便改动的,这是个常识。对这种原稿重新加工制作、改头换面、涂脂抹粉、乔装打扮、化腐朽为神奇,都是弄虚作假行为,因而在这个基础上评出来的好稿也就是“假冒产品”。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三类极具代表性的、稳定的优秀广播节目风格在我国形成,分别是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代表的庄重风格;以广东台为代表的岭南风格;以四川金堂县台为代表的乡土广播风格。在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中,金堂县广播电台采制的《听众信箱》和《对农村广播》节目曾10次获奖。其中,1985年的《和听众朋友谈养蚯蚓、种药材的问题》,1986年的《凤凰为什么折断了翅膀?》, 1988年的《话说“催粮催款”》,1989年的《说说我们的村支书》更是获得了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比特等奖。小小一个县级对农广播引起了全国广播界的注目。但是,十多年后, 以金堂广播为代表的县级对农广播早已是风光不再,上演了由盛至哀的巨大转变。从中,可以窥见我国县级对农广播兴衰之一斑。  相似文献   

14.
为推动广播科研工作的开展,促进广播节目质量的提高,6月1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学会举行了一次科研论文评选活动,十六位会员在评选会上宣读了科研论文。经评委们评选,曾仁义的《新闻改革应着眼于系统优化》,获一  相似文献   

15.
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中,听众最多、最受欢迎的,要算每天早晨的《新闻和报纸摘要》(简称《新闻报摘》)节目了。据调查,这个节目已经有两亿听众。198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听众评选优秀广播节目活动,这个节目获第一名。编辑这个节目的《新闻报摘》组,也多次被评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电视部、中直机关的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6.
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中,听众最多、最受欢迎的,要算每天早晨的《新闻和报纸摘要》(简称《新闻报摘》)节目了。据调查,这个节目已经有两亿听众。198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听众评选优秀广播节目活动,这个节目获第一名。编辑这个节目的《新闻报摘》组,也多次被评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电视部、中直机关的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7.
我是第一次参加江西优秀广播节目的评选工作,因自己平日爱看言论,对广播评论更为关注。听多次参加优秀广播节目评选的评委们说,广播评论在广播节目中,历年都比较薄弱,是个仅略强于消息的弱项。后又细听细看这次参评的13篇评论稿件,觉  相似文献   

18.
这些年来,每年一度的评选优秀广播稿件、节目(以下简称评优),活动出了不少货真价实的好作品、好节目(以下统称好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广播新闻改革的进展,功不可没。但也确实出了不少“假冒产品”,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这是评优初衷始料未及的,不能不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华东地区一向处于新闻改革的前沿,也是优秀广播节目的重点产区。这是十多年全国评选的历史说明了的。1993年“中国广播奖”的评选业已揭晓,其情况却有出人意料之处,是值得华东各省同行注意的了。  相似文献   

20.
我们四川省金堂县电台的对农村广播节目《说说我们的村支书》在第八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中荣获特等奖,这是我台自1983年以来第6次在全国评比中得奖。这6个得奖作品分别为3个《听众信箱》和3个《对农村广播》节目。下面结合我们自身的实践,就农村广播宣传的方向、题村、风格等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