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意蕴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意蕴丰富,文章试从三个方面对它进行解读,即教育要关注日常生活,关注非日常生活,建构可能生活。吸收杜威的睿智思想,我国教育至少在课程观和教学认识论上进行相应的转向。  相似文献   

2.
刘建英 《教师》2010,(10):122-123
陶行知和杜威的教育思想有着天然的联系,但由于各自的时代背景不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针对教育的施者即整个教育体系,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更多的针对受者即普通大众。对当今的学校教育改革而言,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更具有实践性。  相似文献   

3.
因忽略对出场语境的系统考察,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本真意义长期被遮蔽。生活意味着通过处境而活着,具有实践性、关系性、亲历性、多样性、整体性、辩证性等多重意蕴,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当下性与社会性。在杜威看来,儿童并非存在着什么现成的官能,教育要引导儿童生在当下,活得丰富,善于应对未来,通过各种交互作用过好永远现时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主要内容,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合理性、特殊性与局限性,并主要论述了如何积极借鉴这一思想中的合理因素来促进我国的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洪柳 《中小学校长》2012,(12):63-64
杜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代表,恐怕没有人能与杜威在教育思想上的影响与贡献相媲美。杜威不仅有助于形成美国实用主义思想体系,而且还对此后实验主义和新教育,即进步主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存在极为深刻的影响作用。杜威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中都写过很多著作和论文,其中主要有:《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6.
教育与生活相分离是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重大问题。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提出要将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要关注儿童生活中的个体经验增长,要在生活中体验知识、接受教育。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目标要体现学生生活需要,课程内容要融入学生生活体验,课程实施要整合学生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7.
"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和杜威的教育思想有着天然的联系,但由于各自的时代背景不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针对教育的施者即整个教育体系,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更多的针对受者即普通大众.对当今的学校教育改革而言,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更具有实践性.  相似文献   

8.
杜威遭遇的早年生活危机与早期学术冲突构成其发展一种“非二元论”教育哲学的“本能力量”,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实验可视为这一教育哲学形成的先导。在此基础上,杜威提出以“教育即生活”为核心的三大教育命题,其中教育与“生长”“生活”“经验”相互交织,形成整体性、连续性、交互性等内涵特征。陶行知、陈鹤琴批判继承了杜威的教育思想,并结合中国社会情境分别提出了“生活教育”“活教育”理论,深刻影响了我国学前教育的中国化、科学化与平民化进程。“教育即生活”对当代幼儿园教育的启示在于:一是回归儿童生活世界,给幼儿提供整体、连续、交互的儿童生活;二是从具身认知到直接经验,推动幼儿经验的持续改进;三是“安其所,遂其生”,成就幼儿蓬勃向上的生命状态。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探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儿童教育的启示,提出"教育即生活"理论思想为儿童的正确价值取向及现代素质教育提供了有用的材料,对今天的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有很大的联系,对两者的思想进行阐述并对比分析异同点,发现其相似之处在于:强调联系教育与生活,注重儿童个性自由发展及身体力行创办实验学校践行自己的生活教育思想;其差异在于:两种思想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并用于解决不同现实问题的,且侧重点不同.它们对我们当前教育有几点启示:寓教于生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让生活走进课堂.  相似文献   

11.
宋斌华 《考试周刊》2009,(37):106-107
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具有广泛的影响,这体现在他把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实施教育活动,把教育活动生活化一这些思想对我国的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平先来 《考试周刊》2012,(84):166-167
“生活即教育”与“教育即生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虽仅一字之差,但羞之千里。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强调了生活对于教育的本源作用,是一种正确的教育观:教育即生活是目前应试教育下我们广大学生的生存状态,也是大部分家长、学校的教育观,这种教育观是错误的偏执的,、在大力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今天,践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并以此来消除教育即生活的片面,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李楠  朱成科 《高教研究》2008,24(1):29-32
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与生活世界的疏离,所以教育回归生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杜成“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这体现在他把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紧密的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实施教育活动,把教育活动生活化,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挖掘和分析西方教育理论,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育即指导"是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杜威在透析教育本质的基础上提出的方法论。"指导"是对"疏导"的方向性帮助和对"控制"的调节,"教育即指导"是儿童在解放教育生活的过程中来实现自我。有意义的教育指导需要教育者理智地思考儿童所处的环境和习惯,在教育沟通中进行,帮助他们树立民主生活的信念。"教育即指导"是杜威用来缝合教育与生活之间断裂、辨析教育目的与判断教育价值、透析教育与民主的关系和深化教育主体认识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5.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活”这一教育思想,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来的。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命题是针对美国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生活的弊端提出的。也是针对教育没能融人儿童的生活的弊端提出的。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又将这一命题颠过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一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6.
英语在我国一直被当做重点科目来学习,但在教学效果上仍然很不理想,出现许多问题如"哑巴英语"。本文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中"教育即生活"的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初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现状、成因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也倍受人们的关注.在历史上,杜威曾提出过"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二者看似仅是语序作了变化,但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本文比较了两个命题的相同点及不同之处,揭示了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很强调真实、生活的今天.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教育有很大的启发作用。笔者拟从其相似性、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以资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铁皮鼓 《教师博览》2004,(10):53-53
在一间间鸽笼一样的教室里,桌椅按照几何图形一行行密密麻麻地排列,儿童们面无表情,静听手持现成教材的教师照本宣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内涵为主的发展道路在逐渐拓宽,各类高等院校纷纷加人试点行列,规模、招生数目逐年迅速递增,使适龄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有了更多的继续深造的机会,圆了许多人的大学梦;并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许多相关行业的振兴与发展。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明显的急功近利倾向,其规模的迅速扩大很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将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本文将对此及与此相关的问题展开论述。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功利倾向我国刚刚步人正轨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延续了建国以来高等教育崇尚工具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