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次数之多,频率之高,规模之大堪称世界之最。在农民起义发生原因这个问题上,学术界作了长期而有益的探索.但是对人口增长速度和数量与农民起义发生的关系重视不够。笔者认为.人口增长与农民起义的发生有直接的内在的联系.人口的过快增长远远超出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从而引起了人平土地、劳动力价格、生活水平的迅速下降,同时相应使土地价格、上地兼并程度及农民破产程度迅速上升,从而引发农民起义。一、农民起义一般发生在人口商峰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全国有2O00万人’“,估计到陈胜、吴广…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改数之多,频率之高,规模之大堪称世界之最。在农民定义发生原因这个同题上,学术界作了长期而有益的搽索,但是对人口增长速度和数量与农民起义发生的关系重视不够。笔者认为,人口增长与农民起义的发生有直接的内在的联系,人口过快增长远远超出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从而引起了人平上地、劳动力价格、生活水平的迅速下降一同时相应使土地价格、上地兼并程度及农民破产程度迅速上升,从而引发农民起义。  相似文献   

3.
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人是自然过程的一部分,是地球运动的产物。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让学生意识到破坏了大自然,就等于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从历史的角度看,生态环境恶化所导致的灾荒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史上,曾有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影响较大的如秦末农民起义、西汉末年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唐末黄巢起义、明末农民起义等,它们几乎都与自然灾害有关。灾荒有时成为农民起义的社会条件,有时则直接点燃了农民起义的导火线。在灾…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察了敖汉旗母子山村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地关系的演变状况,得出主要结论:距今4000多年前,研究区已有了发达的农牧业,人口稀少,人地关系协调;随着人口增加,环境恶化,人地关系也随之恶化;建国后,该地人口迅速增长,环境继续恶化,人地关系更为不协调;经过综合治理,目前,该村的生态环境已有很大改观,人口数量呈减少趋势,人地矛盾有所缓解,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对人地关系的协调还存在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某种消费水平下,保证某一地区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最高人口数。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自然环境类型多样复杂,地区差异明显,各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与实际人口数量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对我国人口迁移起着重要作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国生态环境恶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人类不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口与土地协调发展的潜力及对策宋金平,张学勤随着当今世界的人口剧增,土地退化,资源缺乏和环境恶化,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有限的空间所承受的人口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协调人口与土地资源之间的关系,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是世...  相似文献   

7.
人口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统计数据基础上,选取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水平指标,对1990—2007年巢湖流域人口承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规模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8年间巢湖流域实际人口规模均超出流域经济资源的实际承载能力和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容量。认为,人口压力是巢湖水质恶化、治理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为综合治理巢湖污染、制定流域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提供一个量化基础。  相似文献   

8.
变与不变     
变与不变,随处可见。我们的世界在变:科技进步、人口增长、环境恶化……但世界倡导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没变。  相似文献   

9.
本从人口与环境的依存关系分析入手,阐述了人口膨胀与环境恶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掣肘;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控制人口与保护环境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实施。进而呼吁人们爱护我们的地球。  相似文献   

10.
1、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最佳选择。就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来看,存在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的态势,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矿产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为美国的1/8,人均占有能源水平更低,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的今天,人与环境矛盾日益严重,人口增长过快,人类向地球肆无忌惮贪婪地不断索取耕地、淡水和矿产,地球有限的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日益恶化,目前,我们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面对环境恶化,各发达国家已经从起初的治标转向治本,即从先污染后治理转向开发清洁能源,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生产出环境友好产品。因此,我们针对目前恶化的环境形势,提出了"绿色化学"新概念,确保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环境恶化将威胁人类生存□高新勇/江苏邳州土山高中自然环境正在加速恶化并将威胁人类的生存,这已不是危言耸听。有的科学家甚至认为,防止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仅次于避免世界核大战的全球大事,地球这个人类家园正面临一场空前的灾难。一、森林减少随着人口的增长和...  相似文献   

13.
谈我国的人口转变问题□段惠民/(青海省教委教研室)当今世界存在的三大问题,人口问题居于首位。世界人口的剧增,导致粮食、能源、交通、就业、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的恶化。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任其发展下去,将危及人类自身的生...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二册第五部分第三章,讲述了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人口与环境、环境保护等问题,教材在讲了人口与资源危机之后,在第四节对“环境保护”进行了专题叙述。回想起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的怒涛和2000年春沙尘暴的肆虐,无不让人悚然犹在,教训在耳。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要想从根本上扭转环境恶化的危局,使环境保护取得成效,最根本的还是人的观念的转变。在进行本节教学时,教师应该进一步搜集近年来环境恶化的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15.
滇池流域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前滇池流域的人口离土地承载力的上限还有距离,因此各个资源环境因子承载力从小到大的排列为:水环境→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滇池流域人口承载力可分为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由于水资源严重不足和水环境恶化,目前的人口总量已超过生态承载力。第二层次:若主要通过科技手段和人文治理,使水环境恶化的状况改善,主城的自来水可供人口为438~456万人。第三层次:如果未来牛栏江和金沙江调水工程能够实施,则主城人口可以达到滇池盆地的土地人口容量500—550万人,到此土地承载力的极限后,再无人口增长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环境问题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对环境的认识不足直接导致近年来环境问题的恶化。而在高中生物中,大部分内容都与环境、人口等密切相关,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十分恰当。这不仅体现了"学以致用",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加强。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社会的发展是以社会、人与环境的协调和统一为特征的发展,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正成为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全球性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粮食问题共同成为世界关心和亟需解决的问题。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和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只偏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人类最终会因环境恶化而连生存也丧失殆尽。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境意识是人类共同的需要,也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是当今世界困扰全人类的两大难题。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同样遇到了这两个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其严重性日益突出。加强对学生的人口与环境教育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地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做为一名地理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以下三方而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环境变化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今天的环境问题有其历史发展的过程.秦汉时代在黄河流域普遍发展农耕业,以及为防御北部游牧民族的内侵,在黄土高原上驻兵屯田,大规模的伐垦森林和草原,使原来就非常脆弱的自然环境受到破坏,不可逆转.唐宋以后对长江流域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引起南方的耕地不足,围湖造田、开发山林,造成南方环境的恶化.人口的众多,单一农耕经济,高产可耕地又少,是我国历史上永恒的难题.人口、资源、环境的科学协调,是当代中国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嬗变出发,总结分析了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与环境恶化的态势,认为当代人口迫切需要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人口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了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要求:人们的自然观必须由“征服论”向“协调论”转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建立人口、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