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年孙犁     
“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秦维宪 《新闻世界》2007,(11):46-47
康有为集进步与保守、资本主义新思潮与封建旧传统观念于一身,表现在他既提倡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但他自己却南辕北辙,妻妾成群。尤在晚年,他与几位中外妙龄女郎,谱写了一曲曲浪漫的黄昏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4.
少年夫妻老来伴,这也许是人生走到黄昏时老年人追求生活质量的极致。然而人生没有那么多十全十美的,爱在深秋当然是人人都羡慕的最佳状态。老人丧偶后经过好心人或者别的什么途径介绍,又有了新的伴侣,携手夕阳,无论对个人或者对社会都是大有益处的。这也是社会和时代的一大进步。但记者最近在采访时发现,还有一部分丧偶老人对自己孤苦伶仃的生活虽抱着新的希冀,但却  相似文献   

5.
杜学霞 《新闻爱好者》2008,(12):138-138
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白居易辞去刑部侍郎的职务。作为刑部的最高长官(因为刑部尚书在当时不过是政府赏赐给退休官员的虚衔),他离宰相的位置也许只有一步之遥。是激流勇退,还是另有隐情?他辞职的理由是疾病.但从退居洛阳后的生活看,身体好像也没有什么大毛病,他的辞职显然另有隐情。  相似文献   

6.
明红 《兰台世界》2004,(2):34-36
黄宗英与冯亦代两位耄耋老人走到一起,命运为他俩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分号。  相似文献   

7.
《出版史料》2011,(1):57-57
1982年,冯友兰在女儿宗璞陪同下访问美国,在机场候机时,冯友兰很有感慨地写了一首诗:"早岁读书赖慈母,中年事业有贤妻。晚来又得女儿孝,扶我云天万里飞。"深情地表达了对一家三代女性的赞美。  相似文献   

8.
11月1日,深秋的京城骤降大雪。这是钱学森辞世的第二日。来自北京市气象台的消息称,今年的第一场雪罕见地提前,是北京自1987年以来最早的一场初雪。  相似文献   

9.
一代伟人毛泽东(1893.12.26-1975.9.9),离开我们已经29年了。那么,他在晚年究竟患的是何病?他逝世后,有人传达说他患的是心脏病,社会上流传他在指挥三大战役时,曾对卫士长李银桥说:“你只要隔三天给我吃一顿红烧肉,我肯定能打败蒋介石。”所以人们猜测他是患心血管疾病而逝,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年守候毛泽东身边两年之久的保健医生——如今上海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徐德隆教授,25年后,对此作出了公开披露:原来毛泽东晚年的真正病情并不是心脏病,也不是某些人说的帕金森氏症。他真正的病名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这种病大多发生在50多岁的中老…  相似文献   

10.
周知勇 《云南档案》2012,(10):33-33
<正>2012年9月11日星期二晴在五印乡别乐古上社,有一位83岁的彝族老党员字廷芳,如今已经是四世同堂。按照计划,今天我们将到他家里走访。在村干部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他家门口。他的孙女迎出来,把我们带进他家整洁的院落,他和老伴安静地坐在火塘前,身边坐着的是失明的同样上了年纪的女婿。  相似文献   

11.
营明 《湖北档案》2006,(1):84-86
1949年春,国民党政权已陷入崩溃前的一片混乱,孙科于3月辞去行政院院长职务后,由广州移居香港。在此期间,他对国民党前途已不抱希望,同时台湾方面既不欢迎他,也不给他发放申请赴美的护照,无奈之中他只得流亡香港和海外。孙科在欧洲、美国前后旅居16年,息影山林,潜心读书,于1965年被邀前往台湾定居,次年出任考试院院长,在其晚年的最后八年,又开始了颇为忙碌的社会活动,直至1973年9月去世。  相似文献   

12.
孙静雅 《大观周刊》2011,(21):114-114,110
提起孙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荷花淀》、《山地回忆》,还可能想到的是他的《铁木前传》、《风云初记》,对其后期的创作了解甚少。然而孙犁作为文学大师的实绩,主要在于他的晚年。晚年近一百二三十万字的散文《耕堂劫后十种》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在散文领域耸立起一座高峰。晚年孙犁初步彰显了思想家的气质,倾向于传统美学更使英文章耐人寻味,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3.
被党中央定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之一的邱会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前保外就医后,他随老伴胡敏回到了陕西,胡敏的原籍是陕西长安县,现长安县已改成长安区了。邱会作的晚年真正成了陕西“倒插门的女婿”。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共第一任总书记。1927年之后陈独秀被开除出党,1932年10月在上海被捕,判刑13年,随后被监禁在南京老虎桥监狱。1937年抗战爆发后获减刑出狱,于1938年8月来到四川江津鹤山坪定居。  相似文献   

15.
止敬 《兰台内外》2010,(6):50-51
张学良晚年与兰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种兰、赏兰、钻研兰艺,怡情养性,成为海峡两岸兰花界的佳话。1998年,他过98岁生日,沈阳老家为了给这位老人助兴,专门在当年的少帅府举办兰花展览,算是隔海向他祝寿。  相似文献   

16.
叶新 《出版史料》2008,(1):113-113
了解商务印书馆历史的人都知道,胡适与商务印书馆有一段不小的因缘。五四运动以后,商务印书馆曾想让胡适来当编译所长,胡适来馆考察过,最后推荐王云五代之。晚年的胡适曾对商务印书馆作过很高的评价。《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胡颂平编著,新星出版社)曾记载1961年2月胡适与秘书胡颂平的一段谈话,谈及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影印古籍的贡献,辑录如下:  相似文献   

17.
1949年4月底,竺可桢怅然离开他执掌了13年的浙江大学。1949年5月27日,有关方面派人来询问他对新政府的意见。竺可桢说:“民国十六年国民党北伐,人民欢腾亦如今日。但国民党不自振作,包庇贪污、赏罚不明,所以有今天之颠覆。解放军之来,人民如大旱之望云霓,希望能苦干到底,不要如国民党之腐化。”  相似文献   

18.
我长期在烈士方志敏的家乡江西弋阳县从事编史修志工作。当年曾与方志敏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及他麾下的幸存者,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不少成为党、政、军领导干部,他们自然都是小小弋阳县的"人物"了。编史修志者要征集文物和史料,更要"抢救"活资料,因此,走访这些老同志就是我们必做的功课了。  相似文献   

19.
畅销于上世纪20——40年代的《良友》画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内容及栏目,女性是《良友》画报畅销的重要主题词之一,《良友》画报的女性文化特征不仅局限于封面,还通过妇女界、妇女之页等女性专栏构建了上海20世纪20——40年代的摩登女郎在文化消费品位等精神空间的现代性。同时,《良友》画报更是广泛地从都市到乡村、从本国到世界来探究女性生活。专栏中的女性既有中上层的摩登女性,又有与之生活状态截然相反的下层女性,这样更体现  相似文献   

20.
吕春 《档案天地》2009,(11):39-42
杜月笙(1888年8月21日-1951年8月16日),原名月生,后因国学大师章太炎建议,改名镛,号月笙,典故出自“周礼太司乐疏”:西方之乐为镛,东方之乐为笙。近代中国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以前我们看到的大多是被丑化了的杜月笙,笔者通过大量文史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