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学是一个外延极广而内涵较为明确的概念。它是以“仁”和“礼”为内在核心的儒家思想[1];宽泛而言,与儒家思想相关的学问和研究都可以称为儒学。儒学从其当前的存在形态来说,主要包括学术儒学、文化儒学以及民间儒学。所谓学术儒学是指“对传统儒学进行深入研究,把握儒学历史发展、演化的脉络,来梳理儒学理论体系的内部结构,阐发儒家的各种思想”[2];文化儒学探讨的是儒学对现代社会的作用;民间儒学则是儒学在民间的文化表现,如各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班、书院、学堂以及各种儒家启蒙读物等。本文侧重于对2020年学者关于儒学的前两种形态(学术儒学和文化儒学)研究的最新发展做一梳理。  相似文献   

2.
杜维明,儒学大师唐君毅、徐复观、牟宗三之后新一代现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杜维明的研究以中国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为中心。他将儒教中国与儒家传统的区分,使“儒学复兴”说成为当时文化讨论中的一派显学。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新儒学在中国大陆绝响30年后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与杜维明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张浩 《大观周刊》2011,(5):34-34,16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过了一个长期的中国化过程,佛教的中国化主要表现在译经、格义、僧官制度,与农业结合及判教开宗上。  相似文献   

4.
战国、秦汉之际的纵横家学说一度成为显学,在汉武帝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失去了显学地位,纵横家的教科书《战国策》也因其突出策略权谋而难登大雅之堂。虽然历代研读《战国策》者不断,汲取其养分、借鉴其大成者不绝,但是却很少有人像研究儒学、道家那样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近年来,纵横家及《战国策》的特殊历史价值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不少专著和论文面世、在这些论著中,河南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纵横家书》,别具新意,从中华传统文化这个角度对纵横家及《战国策》作了有意义的探索。纵横家是一个看重实践、锐意于韬略…  相似文献   

5.
从王阳明佛教观出发,以儒者自身对佛教的认识与评价为契入点来呈现比较真实的儒佛关系。认为王阳明已逐渐摆脱狭隘的宗派立场,开始在是非问题上寻求儒佛异同的答案。儒佛不只是对立的,也是互补的,佛教许多思想内容能够为儒学所借鉴学习,尽管彼此存有差异。儒学兴衰在根本上非源于佛教的传入,而在于儒者不能自得圣人心性之学,因此,重振儒学不必以排斥佛教为手段,而在转变儒者专务文句辞章的虚浮学风,以学贵在为己为标的。最终彰显了王阳明兼容并包的学术胸怀和客观公正的为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从王阳明佛教观出发,以儒者自身对佛教的认识与评价为契入点来呈现比较真实的儒佛关系。认为王阳明已逐渐摆脱狭隘的宗派立场,开始在是非问题上寻求儒佛异同的答案。儒佛不只是对立的,也是互补的,佛教许多思想内容能够为儒学所借鉴学习,尽管彼此存有差异。儒学兴衰在根本上非源于佛教的传入,而在于儒者不能自得圣人心性之学,因此,重振儒学不必以排斥佛教为手段,而在转变儒者专务文句辞章的虚浮学风,以学贵在为己为标的。最终彰显了王阳明兼容并包的学术胸怀和客观公正的为学精神。  相似文献   

7.
印度佛教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促成中国历史上外来文明与本土文明的第一次大交往。在佛教输入中国的过程,其必然会受到中国本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双向影响和深刻改造,呈现着佛教中国化和化中国的历史面貌。佛教中国化的广度、深度都极为深刻广博,历经了一个逐渐发展、稳步完善、渐进成熟的漫长过程。  相似文献   

8.
陈柳冬雪 《大观周刊》2011,(5):29-29,12
《庄子》书中所提到的儒家游方之内,则是儒家积极入世的一面,冯友兰老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也提及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社会哲学,也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并通过儒学思想中以孔子、孟子、荀子三大家为代表的与“仁”、“礼”“忠恕”和培养理想人格方面来规范现实中人们的道德标准,以“学而优则仕”的心态找到自身价值,积极的投身于社会当中,是以“入世”的方式来实现入世的理想。相对比起来佛教根据它自身的思想特点则是通过出家修行,禁欲,来规范道德,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平静内心,以“出世”的方式来进行入世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本书从社会史和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来审视儒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角色,及其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历史命运。作者以儒家经典的经学化、孔子的圣人化、儒家的教育选举制度和政治法律制度的儒家化来界定制度化儒家的基本形态。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废除、现代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新的观念体系的形成等过程的分析,揭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的排除异己宗旨 ,使传统文化受到重大摧残的 ,不仅儒家经典和儒家著作 ,佛教寺庙和经疏在太平天国地区也遭到同样境遇。佛教不是我国的本生宗教 ,但自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 (公元 6 7年 )传入我国后 ,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四五百年间 ,由于读书人的参与 ,佛经的翻译与研究日渐发达 ,到了隋唐遂产生天台宗、华严、唯识、禅宗、净宗、密宗等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宗派 ,这些宗派的综合 ,构成中国佛教 ,成为我国文化的重要部分。中国佛教思想对我国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思想、伦理、风俗 ,甚至语言都有深刻影响 ,所以研究隋唐及其以后…  相似文献   

11.
办出新的风格———评扩版后的中华新闻报陈广琳以服务中国55万新闻工作者为己任的中华新闻信息报在她创刊四周年之际扩版,由原来的四开八版周一刊扩版为对开八版周一刊,并更名为中华新闻报。综观扩版已五个多月的中华新闻报,该报已呈现出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扩大信...  相似文献   

12.
《儒家文艺美学——从原始儒家到现代新儒家》,张毅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近年来的学术界,颇兴域外汉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之风,为传统的文学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流传海外的现代新儒学,即是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冲突与融合的背景下,儒家思想的新展开。对传统儒学和现代新儒  相似文献   

13.
全面阐释儒家学说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推荐《中国儒学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马汝军儒学是孔子创立的以修己治人为宗旨的学说。孔子以仁为核心,以修己和安人之道为基本内容的学说,标志着儒学的诞生。战国时期,经孟子、荀子的发展,修己安人之道,被置于性与天...  相似文献   

14.
儒学的危机引发了北宋学者的文化忧患意识,他们出于维护儒学权威、阐扬儒学价值的目的,对经道关系、汉唐经学以及儒家经典进行了重新审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们的尊儒、崇道、宗经等意识比汉唐儒者更为强烈;二是出于“卫道”的目的,对儒家经典进行了重新审视;三是在提倡经世务、重义理的同时,对汉唐经学进行了反思与批评。但是,北宋学者对儒家经典的新观察不是为了损害儒经的权威,而是为了强化经典与“圣人之道”对社会生活的支配作用,重建对经典、对儒学的信仰。他们虽然对汉唐传注之学有过激烈的批评,但并不否认传注对于理解儒家经典的重要性。北宋学者通过对传统经学的反思与批评,促进了经学变古和儒学革新,使儒家经学走出了汉学,构建了宋代经学的基本特征,为儒学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回眸历史 阅尽儒家──评《儒家图志》黄伟中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脉的儒学,近年来颇受学术界和出版界的青睐。由曲阜师范大学许凌云、李金山教授编撰、山东画报社记者侯新建摄影的《儒家图志》(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孔子文化大全》丛书之一),独辟...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农村社会的衰变始于清末,百余年过去了,这一趋势并未得到遏止。那么,今日的衰败是否出现了新的特征呢?20世纪30年代,在乡土中国日益分崩之际,"最后的儒家"梁漱溟先生曾试图运用儒家文化拯救中国农村。那么,今天是否还存在儒学"下乡"的可能?儒学既是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知识系统。作为生活方式的儒学本来就孕育于农业文明,那么,何来"下乡"之说?应该说,儒学本来是"在乡"的,只是近代以来,诸多外部力量对中国农村不断介入与冲击,先是"革命下乡",接着又是"法律下乡"  相似文献   

17.
13世纪前期,金元之际,北京出现了一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他就是曾任蒙古中书令的耶律楚材。他原是辽契丹贵族后代,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东丹王耶律倍的八世孙,金尚书右丞耶律履第三子。耶律氏,名楚材,字晋卿,信奉佛教,法号湛然居士从源。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蒙古乃马真皇后三年(1244)。耶律楚材生当金元易代之际,在这个铁蹄与烽火的年代,他以一介书生,独立于蒙古汗廷之上,制止杀戮与掠夺,推行汉法与汉化,为蒙古政权规划大政,草创制度,从而为蒙古政权的封建化,最终为元朝的建立奠基,“大有造于中国,功德塞天地。”(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八)他又是一位文化精英,精于诗、书、琴、禅,通晓天文、医术。曾编制《征西庚午元历》,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里差问题。复兴儒学,发展教育。还给后人留下了《湛然居士文集》等著作。  相似文献   

18.
乔好勤 《图书馆论坛》2006,26(6):347-350
秦汉以来,岭南成为一统中国的组成部分,设教立学,邦俗从化,儒学渐启。两汉之交,出现了儒学名家陈钦陈元父子,成书《陈氏春秋》及其《训诂》两书。至汉末三国间,岭南儒学一时繁荣,不但出现了以士燮和虞翻为代表的儒学研究者群体,而且出现了诸多儒学著作,为岭南学术研究和文献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传统经典游戏化阅读推广具有活动趣味性、任务分级性、过程互动性、知识多面性、个体主动性等特点。文章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梦回大唐”活动为例,运用游戏化MDA框架,从通关、激励、叙事、成长、体验和互动六个方面探讨中华传统经典游戏化阅读推广的思路策略,提出公共图书馆开展中华传统经典游戏化阅读推广的建议,包括根据活动对象设置游戏难度、面向基层图书馆共享活动资源、与地方历史文献推广相结合等内容。表6。参考文献40。  相似文献   

20.
汉代儒家学者对文献学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纯 《图书与情报》2003,(4):25-27,48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文化。从知识结构的传承上看。儒学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那些不断增多和丰富的典籍著述。汉代的儒家学者著书立说、以整理校注古籍为己任表现儒学观点的同时,拓宽了文献学领域。开创了图书分类法、古典目录学、校勘学。为中国文献学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