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通过数数认识"百".学生拿出小棒,先一根一根地数,数到一百,十根十根地数(10根一捆),数到一百;老师随意报出一个数,学生接着一个一个地数下去,数到一百,十个十个地数下去,数到一百;教师出示一根小棒、十根小棒(10根一捆)、百根小棒(10根一捆的10捆),学生观察,进一步认识"百".即领会10个十是一百和计数单位"十"和"百"之间的关系是十进关系.2、通过组成与分解认识"百".(1)以"十"为计数单位,把"一百"分解成10个"十".反过来,把10个"十"加起来组成"一百".(2)以"二十"为单位把"一百"分解成5个"二十".反过来,把5个"二十"加起来组成"一百".(3)以"五十"为单位,把"一百"分解  相似文献   

2.
10个十是一百是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写基础上教学的。教学目标有三:一、掌握计数单位“十”,认识计算单位“百”;二、能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能一十一十地数到一百;三、初步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过程可按以下顺序进行。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1.听琴声、击拍,集体数数,从1~20,再从20~  相似文献   

3.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100以内数的读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是学习100以内计算的基础,同时这部分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这一单元知识可分为三段,重点是搞清数位和数的组成,掌握数的读写方法,为系统学习100以内数的四则计算打下基础。下面就每段的教学内容简要地作些说明。 1.百以内数的数法。例1——例3教学100以内数的数法,借助实物,开始先一个一个地数到100,然后是一十、一十地数到100,引出计数单位“十”和“百”,强调“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初步认识十进制的计数法,即满10就进到一个新的计数单位,这是四则计算的基础,应予重视。例2是从指定的数数起,连续数出几个数来,用来  相似文献   

4.
王勇  卞静 《广西教育》2011,(13):48+56-48,5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4~2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 2.能正确地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整十数,会读、会写整十数和一百。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个位、十位和盯位以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  相似文献   

5.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是建立在“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基础上的,是多位数认识的又一次推进。教学时,必须在复习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序地落实每一个知识点。一、在数数中建立新的计数单位,在观察数位顺序表中明确四位分级的方法在复习“10个一是十……10个一百是一千”的基础上,继续在算盘上拨珠数数(便于满十进一),“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从而在原有基础上,建立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在数数中,每一个计数单位在满十…  相似文献   

6.
一年级学生在第一册已学会由1数到20,初步知道10个一是十,以及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知识。第二册第一单元“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认数从20扩展到100,要掌握数位的初步知识。下面对这一单元的教学谈点看法。一、100以内的数数和数的组成。学生运用小棒图来数数,形象、直观。通过一根一根地数到十,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知道10个一是一个十,再十根十根地数到一百,知道10个十是一百,让学生从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掌握这两个单  相似文献   

7.
"接近整百整十数拐弯处的数"(简称"拐弯数")的数数是<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难点.尤其是像"189"一次进位的拐弯数,往后数一个数容易数成"200".这表明学生尽管有着"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进位意识,但究竟向哪个数位进一还是模糊不清的.产生这种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一""十…‘百""千"多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整体结构缺乏认识,造成学生"拐弯数"进位一时无所适从.为此,要突破"拐弯数"的数数,在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各计数单位表象和各计数单位之间十进关系表象的建立与梳理.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第七册“亿以内数的读法”是学生在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了“个”、“十”、“百”、“千”等计数单位,会正确地读、写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本单元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及“亿”;知道亿以内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会根据数级正确读亿以内的数。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呢?一、复习万以内的计数单位,引出新的计数单位学生知道:“一、十、百、千”叫计数单位。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理解了“相邻…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8~79页。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10以内数和已经积累了一些认数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数数、认数的活动,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直观感知11~20各数的大小和顺序。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内容包括:数数、读数和写数,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其中读数和写数是本单元的重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计数单位“-”和“ ”,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3.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材编排顺序是先数数,渗透10个一…  相似文献   

11.
<正>【教材简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并已经积累一些认数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数数、读数等活动,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一个十",直观感知11-20各数的意义、顺序和大小。在教学中,教材首先通过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10根小棒可以看作10个一,1捆小棒可以看作1个十,进而理解"10个一就是1个  相似文献   

12.
第七册内容: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亿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小数的初步认识,土地面积。 一、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本单元是在学生会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的基础上将数的计数单位扩展到亿。 亿以内的读法 在学生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的基础上借助算盘数数,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知道一(个).,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直观了解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在知道数位后,借助数位表…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1—33页。教学目标:1.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100以内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体验100以内各数就在身边。2.学生能独立地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3.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重“方法”的传授与引导。教具学具准备:课件,花生、糖果、小棒、幸运星等实物。教学过程:一、课前引入1.估算班级人数。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数数。你知道我…  相似文献   

14.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中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第一节课是“数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10个一是10,10个十是一百”,以便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案例一:师:请同桌两人把你们的小棒混在一起,一人数出100根小棒,另一个看他嘴里数的与手中实际拿的小棒根数是否一致。开始。(同桌同学开始合作数数,我也开始了行间巡视,但却发现由于学生准…  相似文献   

15.
要教好新的小学教学二册“数100以内的数”(本册第一节),务必突出一个“数(shǚ)”字,抓好四项工作——(1)抓“迁移”,引出计数单位教学开始,先数20以内的数,把原有数数(即计数)知识迁移到100以内,并引出计数单位“一”和“十”。例如;①数小花。20朵花排一行,先一朵朵地数(边数边10朵画一韦恩图),再十朵十朵地数。从两次结果都  相似文献   

16.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是“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延伸。教学中,要以旧引新,促进知识的迁移。一、以旧引新,建立数位顺序表在算盘上拨珠数数。10个一是十……10个一百是一千。继续拨珠,满十进一,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在数数中,边拨边问,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也都是计数单位。每一个计数单位满十,便出现一个新的计数单位。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按计数单位从小到大。从右到左的顺序怎样排列?边问边写出亿以内的数…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我认为在教学时应抓好以下几点:一、认识计数单位较小的计数单位,学生容易掌握,较大的计数单位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学时,可先复习已学过的计数单位个、十、百、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算盘上数数,一千一千地数,数到十个...  相似文献   

18.
一、数学目标(一)认识和记忆1.认识数位——百位、千位、万位。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2.记住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二)理解1.知道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2.懂得数位及位数的含义。(三)掌握1.掌握万以内数的数数方法。2.会读、写万以内的数。3.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相似文献   

19.
“数数、数的组成”教案设计江苏倩华教学内容:数数、数的组成。教科书第4、5页。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其教学1.关于认数。本册教材在学生已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写的基础上,将数的范围扩展到百以内。关键在于使学生理解数位的意义。(1)关于数数。首先要教会学生数数,通过数数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通过例题使学生知道数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十个十个地数,从而了解“一”和“十”都是计数单位,明确计数单位(个、十、百)之间的十进关系;其次,在接近整十数的地方,比如当数到29、39、…、99,下一个数应该是多少,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学时在要进位的地方要演示清楚;最后,要注意使学生开始借助实物数,以后抽象地数,并能随便从某一个数起接着往下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