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A顽皮的小猫追逐老鼠玩具是很正常的,可是如果你看到它将这个玩具一次又一次地捡回来,并送到你跟前,你会不会感到惊讶呢?这可是狗狗的本领啊,难道猫咪们向狗狗们偷学了一招不成?可是有些猫咪并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呢。  相似文献   

2.
正狗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宠物。看着家中的"小宝贝",你是否会纠结这样一些问题:所有的狗狗都属于同一个物种吗?为什么形态上差异那么大呢?我的这个品种又是怎样出现的呢?现在,就让我们追溯一下"汪星人"家族的进化源头和发展历程。野犬的起源与进化距今约6300万年前,出现了一类被称为小古猫(也叫细齿兽)的动物。尽管它叫"猫",但并非猫类,而是包括狗在内的各种食肉目动物的直系祖先。因此,千万不要误以为猫咪是狗狗的祖先哟。  相似文献   

3.
瑜伽是印度传统的健身方法,它集伸展运动、力量锻炼与心情调节为一身。瑜伽的英文名称为"Yoga",全世界有上百万的爱好者在练习。有趣的是,现在狗狗也练起了瑜伽!狗狗瑜伽的英文名称是"Doga",即将"Dog"和"Yoga"结合在一起,是不是很有意思呢?据说,在美国的纽约和日本,狗狗练瑜伽还很流行呢!美国开设了许多人狗共练的瑜伽馆;而日本,还有狗狗瑜伽旅行团。  相似文献   

4.
你留意过家里的猫咪或者狗狗经常用哪只爪子来和你打招呼吗?如果没有的话,那以后可要观察仔细了,说不定,你家的小花猫还是个左撇子呢。  相似文献   

5.
养过小宠物的小朋友们都会发现,狗狗的尾巴有时候总是摇个不停。难道这是狗狗非常高兴的表现吗?还是另有别的原因?你知道正确的答案吗?答案正确的前10名小读者,都将获得本刊赠送的精美图书一册。狗狗摇尾巴看起来更可爱,如果不摇尾巴,那狗狗给人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了。A1:狗摇尾巴主要是想引起主人的注意,并且还会一边摇一边叫。A3:狗摇尾巴是为了驱赶身上的苍蝇和蚊子,并且还有挠痒的作用。A2:狗摇尾巴可以把自己的气味散发到周围的环境里,向同伴转达友谊的信号。正确答案:A2为了把自己的气味散发到周围的环境中。狗像许多动物一样,把尾…  相似文献   

6.
<正>讲起狗狗,你也许会想到那部讲述日本大地震后的MV中,狗狗对主人不离不弃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你也许会想到警匪片中狗狗那"闻香"识人识物的本领;又或许你首先想到的是陪伴你左右的宠物狗,它就像是生活中的伴侣,它能明白你说什么、能陪你笑、陪你玩、陪你伤心,似乎它对你无所不知。那么,你是否知道狗狗是如何能那么准确地了  相似文献   

7.
正对于喜欢狗的人来说,家里养一条狗不仅可以活跃气氛,还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但是狗狗却也时常把家里的东西玩坏——啃咬家里的东西,比如沙发、床垫和主人衣服之类的,并且还屡教不改,这让主人苦恼不已。为什么狗狗会有这样爱玩的"坏习惯"呢?一名美国汉普郡学院的生物学教授称,这是因为狗狗正处"青春期"。人类要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成年人,需要经历青春期,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往往爱玩、爱闹,可能还有些叛逆。同样,狗狗  相似文献   

8.
颖言 《科学大众》2014,(10):31-33
<正>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领地意识,就如同人类有"居者有其屋"的观念一样,动物们认为自己占据的领地越大,越有安全感,在群组中就占有更大的优势。但动物们不用手机,无法通过短信、电话、QQ、微信等方式给同类留言,或是评论、点赞,它们如何才能告诉同伴或敌人"这是我的家"呢?我的地盘尿做主在街头的电线杆或大树下,我们常常看到狗狗旁若无人似的,抬起后腿便开始尿尿。其实,尿尿并不仅仅是狗狗的生理需求,更是狗狗的一种标记行为。狗狗借尿液来覆盖新环  相似文献   

9.
正抗击疫情,人人有责。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累坏了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也让很多在家中为社会做贡献的群众"宅"出了小毛病,由于缺乏运动,有人体重直线上升,也有人经历了一言难尽的便秘之苦。减重可以少吃多运动,面对便秘问题该怎么办呢?这次狗狗就跟各位说说,面对不同情况下的便秘,我们应该如何调理。  相似文献   

10.
正经过上万年驯化,狗狗成了我们众多亲密伙伴中的一员。它们或呆萌可爱,或乖巧听话,或忠心耿耿,它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牵动着我们的心。不同于猫,在人们的印象中,狗狗似乎更善解人意一些。当看到主人心情低落时,狗狗会贴心地靠到主人身边给予安慰;当主人兴高采烈地对狗狗讲自己开心的事时,它们也会摇头摆尾、活蹦乱跳……不少人都相信狗狗能明白我们的情绪,能听懂我们说的话,甚至能通达人性。那么,狗狗是真的明白主人的喜怒哀乐,还是说这只是地球人的自作多情呢?  相似文献   

11.
如果整个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都用于存储信息,那最多能存多少信息量呢?这个问题看似没有结果,但人们出乎意料地找到了答案。假如你问身边的人,组成这个物理世界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他们多半会回答你是"物质"。其次呢,当然是能量。不仅物体运动需要能量,生物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也需要能量。  相似文献   

12.
<正>石头和橙子是一家公司的男女同事,他俩年龄相仿却并不熟识。后来,在一次公司聚会中,他们饭桌间的交谈拉近了两人心灵的距离,于是,"友谊"迅速建立了——他们每天电话不断,有时回忆过去,有时互诉心事,有时开怀大笑。然而,这种"友谊"在他人看来却并不健康纯粹,旁人总难免去猜,他俩究竟有没有偷偷谈恋爱?这种被猜疑的感受相信你一定也曾经历,难道男女之间就没有纯粹的友情吗?不纯粹的"友情"  相似文献   

13.
《科学生活》2010,(10):28-29
"当你生病了,《看中医还是看西医》?医生开了方,《是药,是水,还是毒》?你可千万要小心,《别让医生骗了你》啊,所以《求医不如求已》。马悦凌既然教了大家《不生病的智慧》,何不《做自己的医生》?最好《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位网友对前段时间流行的养生书籍进行调侃。这不仅折射出当下的养生乱象,也反映出医疗与保健的严重脱节:病人到医院看病,只能得到医生的治疗而无法开到与治疗息息相关的保健"处方"。随着一个个所谓的"养生专家"走下神坛,我们不禁要问:"专家"不可信,网络不敢信,我们究竟该到何处咨询我们的营养健康问题呢,到底该怎么吃才最健康呢?怎样才能做到"治"与"疗"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铜币清洗剂     
你是否发现铜币总是脏兮兮的呢?想不想帮铜币洗洗澡呢?现在就教你利用家中的"盐"和"醋"帮铜币恢复光亮色泽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正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见过这样的情况——当你想说一个词时,却突然发现自己想不起来它完整的表述,即便你确信自己知道它,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借用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喜剧场景,仿佛你想说"马冬梅",可脑海里却是"马冬什么",或者"什么冬梅",或者"马什么梅"。相信这样的现象,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心理学领域它被称为"舌尖现象"。该如何定义"舌尖现象"这种状态呢?假如无法想起某个你要说的词语,但是觉得自己知道它,并且感觉它就在自己嘴边,而且可能很快就会想起来,这就说明你正处在"舌尖现象"的状态。这是一种很奇妙的状态,在你舌尖打转的词语仿佛成了薛定谔的猫,你既"知道"它,又"不知道"它。那么,另一个问题随之产生了——为什么会出现"舌尖现象"呢?  相似文献   

16.
所超 《百科知识》2013,(9):8-11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但一支普通的卷烟到底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呢?其中什么物质会危害我们的健康?这些有害物质从何处来,对人体有哪些具体的损伤呢?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这些问题恐怕很难回答。本文就将带你一起剖析烟草,揭开"一支烟"里的秘密。  相似文献   

17.
苏珊 《百科知识》2014,(4):34-35
正"我是谁?"这是一个亘古不变之问,一代代的哲学家、科学家都在思索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东方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你是如何认识"自我"的呢?东西方文化中"自我"这一概念又有哪些异同呢?独立性自我与互依性自我在认知领域,科学家们常使用"自我参照加工"和"其他参照加工"的比较,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极品     
<正>嚼嚼婴儿咬人之初生,总是喜欢用唇舌来品尝这个新鲜世界,好奇从嘴开始。英国设计师Samuel Jones设计的"婴儿咬"颜色醒目,安全无害,正适合您的宝宝用来"磨牙",咬出一片天地。虽然这"婴儿咬"样子看起来跟狗玩具也没啥不同,但其实动物与人也没啥不一样,谁又能说狗狗就不是宝宝了呢?  相似文献   

19.
闫冠男 《百科知识》2013,(10):35-36
近日,在"你有数学恐惧症吗?"这一微博热门话题下,有近万人参与了讨论,其中近8成网友选择了"有,看到数学就头疼"。你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呢?你是一个听到要上数学课就感到焦虑的学生吗?你和朋友们一起吃饭时,担心算出每个人  相似文献   

20.
在大型超市里,记录货物的供需情况可是一件大事。你能够想出几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呢?理货员?太没创意了!监视器?成本似乎也太高了。欧洲的一群科学家们最近制出了"超市里的隐形管家",我们来瞧瞧它是怎么工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