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诗——诵诗——解诗,是学生鉴赏古诗词的三个阶段。读诗,要以理解诗为基点,熟读、精读,进而实现诵读,再从诗的意境、意象等方面进行解读。经过这样一番锤炼,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会得到有效提升,审美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2.
古典诗词具有意境美、情感美、建筑美、音韵美四种基本特质,因此,古诗词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带领学生去鉴赏这四美。而读者鉴赏诗歌是一个透过意象进入意境以还原诗人审美体验的过程,所以,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的有效路径应该是诵读——入境——涵泳。  相似文献   

3.
<正>古典诗词具有意境美、情感美、建筑美、音韵美四种基本特质,因此,古诗词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带领学生去鉴赏这四美。而读者鉴赏诗歌是一个透过意象进入意境以还原诗人审美体验的过程,所以,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的有效路径应该是诵读——入境——涵泳。涵泳,其实就是一个品味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诗的意象进行整体的反复的感受和体味,从而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韵味的把握。如果说诵读、入境是古诗词鉴赏的路径,涵泳则是诗词鉴赏的最终目的。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涵泳品鉴,我认  相似文献   

4.
诗歌翻译的过程实际是一个意境传递的过程。从跨文化交际的要求与目的来看,汉语古诗词英译本中意境的传递有着不同程度的缺失。木文基于诗歌语言与中英诗歌差异,探讨了意象与意义层面上意境的不可译性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5.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重点阐述古诗词教学的意境与意象,从抓住语感到推敲、涵泳文字,从解读诗眼到意象空间的拓展,通过案例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6.
“意境”是古诗词诗作者思想、情感的隐晦表达。以优化初中语文古诗词意境教学为目标,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案例,从诗眼、意象、描述、常识四个维度出发,就诗词意境的内涵与特征探究品读诗词意境的几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诗歌翻译的过程实际是一个意境传递的过程。从跨化交际的要求与目的来看,汉语古诗词英译本中意境的传递有着不同程度的缺失。木基于诗歌语言与中英诗歌差异,探讨了意象与意义层面上意境的不可译性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古诗词的韵律、意象、意境三个方面比较分析《钗头凤》两种具有影响力的英译文,指出由于古诗词具有特殊的文学和美学特点,在翻译时译者的主体性表现突出,显示出古诗词翻译具有异人异译的特质。  相似文献   

9.
古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选入教材的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与现在的写作有很多相通之处,如果抓住古诗词“以言语创设意境、以意境表达意象”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从“读、思、赏”到“悟、写、用”,将古诗词教学和写作教学整合起来,通过发掘古诗词中的语言训练点,揣摩、体味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和规律,为学生搭建交流、表达的平台,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0.
承雨 《文教资料》2010,(6):30-32
意境是诗词的主要艺术特征,它是由意象叠加而产生。本文从修辞学和欣赏的角度介绍了意境美的传达方法,并通过译文实例赏析来探讨古诗词翻译过程中对意境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古诗词是一颗耀眼的明珠,而意境则是古诗词的生命。意境也叫意象,什么是意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  相似文献   

12.
陈丽凤 《江西教育》2014,(12):34-35
古诗词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人云:“诗即画也。”这个由文到图的过程就是一个想象的过程。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想象是学习古诗词的主要手段,没有想象的课堂是苍白无力的。因为古诗词是通过意境来表情达意的,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单位,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是形象和情感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在探究古诗词的过程中,大多数学者发现古诗词很少有平铺直叙的描写,大多数是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法,通过意象创造意境,委婉地抒发诗人的感情,并且让阅读的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以此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要探究评级理论视角下中国古诗词修辞手法的意义体现,不得不提到的人是马丁。马丁是语言评价理论体系的创始人,是著名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学家。他将评价理论分为三个主要的评价系统,这三个系统分别是介入,态度,极差。本文从马丁评论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中国古诗词修辞手法的意义体现。  相似文献   

14.
正古诗词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人云:"诗即画也。"这个由文到图的过程就是一个想象的过程。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想象是学习古诗词的主要手段,没有想象的课堂是苍白无力的。因为古诗词是通过意境来表情达意的,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单位,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是形象和情感的统一,是通过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构筑而成,不是凭空  相似文献   

15.
古诗词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令语文教师比较棘手的领域。意象作为古诗词中一个基础且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理解古诗词、教师进行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法宝。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的古诗词篇目,这些篇目所选取的意象也是种类繁多。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依托,以配饰意象为例,打开一个突破口,从文本理解、文化传承以及语文学科美育三个方面浅析意象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古诗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子,如宗教类、历史类、文学类、音乐类。而这些人文因子的灵魂核心是诗词意象中所体现的作者情感,换句话说就是只有抓住诗词中的意象,才能把握住作者的情感,才能把握诗词的内涵意境。因此意象教学在古诗词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从意象入手,探求行之有效的诗词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一个古色古香的学习氛围,是开启古诗词人文情怀大门的金钥匙,也是进行古诗词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仔细阅读诗词内容、认真揣摩诗歌意象,才能了解古诗词意境.而只有把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充分地结合起来并联合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才能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能准确地把握意象的内涵并且学会分析意境是提高古诗词鉴赏的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诗歌的美是多方面的。在品读诗歌的过程中,如何进入诗歌的意境至关重要。本文从三个角度启发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了解诗人的人品,进入意境;组合诗歌的意象描绘图画,还原意境;合理比较相似题材的不同作品,凸显意境。希望读者借助诗歌具有音乐之美的语言、意象组成的图画,在精神上领悟到诗歌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9.
让学生掌握欣赏古诗词的方法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的欣赏有法可循,应从诗的意象、朗读、意境、背景身世等方面着手,逐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用文本细读法,摒弃繁复的形式,引导学生从语言、意象、意境、表达手法几个方面对诗词进行精细分析和整体把握,是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水平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