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队刚刚输掉一场与波多黎各的比赛,写这篇文字显得相当不厚道,可作为一个热爱中国篮球的球迷来说,我不得不写。首先我要说的是,比较中国篮球在亚洲所向披靡的胜利和现在在欧美面前的惨败来说,我倒更能接受失败。毫无疑问,中国男篮是一支实力不济的球队,但我依然爱它,就像拥有姚明等一批可爱的中国队球员。之所以要写写,就是因为中国的篮球在走着中国足球的发展模式,两者的共同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某些媒体包括央视在内,比赛前过分鼓吹中国队的实力,提高中国球迷的期望值,当队伍成绩不佳,便口诛笔伐,声讨球员。  相似文献   

2.
梁加辉 《乒乓世界》2004,(4):i004-i005
公元二零零四年三月:就是中国队以全胜战绩小组出线的那一天,我独自在BBS上徘徊,遇见allff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中国队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他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网友们比赛期间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一边是繁重的比赛,一边是无休的伤痛;一边是责任,一边是工作;姚明,这个走在篮球不同道路上的无间行者,用自己的努力、汗水、执着以及所有能做出的一切,诠释着中国篮球的巨人之梦。姚明无疑是中国男篮的王牌,而他表现的好坏与否,也直接关系到中国队在本次世锦赛的座次,但这并非是他们的终极目标。在无法打球的日子里,姚明就用观看火箭队及中国男篮的比赛录像来打发时间,这使他更进一步熟悉了火箭队的战术打法以及自己在中国男篮中  相似文献   

4.
稍微有点篮球常识的球迷,都知道姚明是中国队惟一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中国队的基本攻防战术几乎都是围绕着他一个人进行的。世锦赛上小巨人威风八面,成为世锦赛上表现最为出色的中锋,赛后入选最佳阵容更是实至名归。 对于中国队在世锦赛上的失利,他并没有太大的责任,其实若不是姚明在内线一个人苦苦支撑,中国队的成绩还有可能更惨。这一点在亚运会的比赛中则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无论是同什么样的对手比赛,无论是比赛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形势,中国队阵中最拼命的永远是姚明,如果每一名中国球员都能像他一样的全力争胜,也不会出现我国优势最大的球类项目金牌旁落的窘境了。  相似文献   

5.
中外人士点评中国男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篮球》2000,(20)
“梦之四队”称赞中国男篮谈起对中国队的印象,美国“梦之四队”队长佩顿开口就夸:“我觉得这是支很优秀的年轻队伍,两个中锋尤其出色。我参加过上届奥运会,王治郅当时是个新人,现在他篮下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更让我吃惊的是,我知道《时代》报道过他,但想不到他这么灵活,而且一上来就盖了我帽(大笑)。”基德说话非常谦和,他说他知道王治郅和姚明现在到NBA打球“还有问题”。“他们不是球技存在缺陷。我知道中国的母队不愿放人。他们差就差在防守,如果不到NBA,他们的防守技术很难提高。”卡特和阿伦两位年轻球员在比赛中既…  相似文献   

6.
姚明正式归队合练牵涉的不仅仅是中国男篮,远在休斯敦的火箭队也专程将中锋教练汤姆·锡比多派将过来,自从姚明参加训练以来他就一直围在姚明周围,以他专业的眼光观注着姚明和姚明所在的中国队。锡比多说他将一直呆到10月27号才走,“我主要是来看看,在姚明动完手术之后的情况如何,他能否健康地参加10月份的训练和季前赛,当然我也是来看看姚明所在的中国队。”锡比多一边观看训练一边和休息的姚明窃窃私语,其实他对中国队几乎不了解,他也刚刚才做两天的看客,这两天又处于队员恢复训练期。他说:“这是我到来的第二天,尤纳斯当然比我了解中国队多了,所以我想他的说法肯定是  相似文献   

7.
中国篮协发出“学习姚明的职业体育精神”的号召,在中国篮球界展开广泛地学习姚明的活动。全文如下:姚明是中国体育历史上国际影响力最大的运动员之一,但他不是从天而降的英雄。他是靠着自己的努力、智慧和坚韧的职业体育精神,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在姚明的职业运动生涯中,代表国家队四次夺取亚锦赛冠军,一次亚运会冠军,一次奥运会第八名的好成绩。在国际巨星如林的NBA四个赛季中,他共参加了301场比赛,首发291场,平均上场时间3115分钟,平均得分17.5分,今年他平均得分为22.3分,并且成为2005-06赛季NBA  相似文献   

8.
天堂之巅     
1“在长一点的时间维度内,任何人的生存机会都将下降为零”;“如果你对周围的情况一无所知,那么就最好闭上嘴巴”。这两句话是谁说的,我不感兴趣,印象中好像是两段经典电影对白的台词,但终归有些不入耳,至少消极了。换种思维,这话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今天在NBA孤军奋战的姚明。但如果你更愿意把姚明这个名字和任意一段伟大相媲美,也许这点修辞上的功夫真的算不了什么,沧海一粟罢了。毋庸置疑,姚明今天已成为全中国人的骄傲。然而,这个伟大的巨人,是怎样从岁月的深处,忽然就蹿到我们眼前?敦厚而温文的性格是如何在浴血的球场上焕发出柔和而巨大的力量?其实“小巨人”的内心是绝对孤寂的——他是中国人,他绝对不会成为美国式造星的牺牲品。联盟把他奉为未来NBA世界的巨子,无论从比赛态度还是生活方式.但他却一直拒绝用英语回答问题,尽管他的美国口语也说得很fash-ion(时尚)。  相似文献   

9.
永远有多远     
人们总是喜欢永恒的东西,当然世界上好象并没有这样的东西。前几年,当我们一群人看完了中国队的比赛之后;总有人说:“我再也不看中国队的比赛了。”但是四年后,在电视机前面呼喊的还是原来的那些人。也曾有人说过:“中国队永远也进不了世界杯。”当然这也是一句废话,因为世界上没有永远的事。我想他的话也许只是一句气话,也许他想说明的是中国队很长时间之内都不会进入世界杯。结果米卢带领中国队实现了目标,说明“永远”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但是这次出线中包含着许多外界的因素,让我们无法完全信服,我们仍然期待着中国足球的飞跃。看了中国队在世界杯上的表现之后,又有人说:“中国队永远也无法与欧美强队抗衡。”是呀,就连欧洲的二流球队都能轻松战胜我们,想要与一流强队抗衡,谈何容易。但是从前面的经验来看,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也会是个时间问题,那么我们很想知道,永远到底有多远? 全世界球迷的节日——世界杯早已硝烟散尽,中国  相似文献   

10.
从第28届奥运会看中国队男篮技术差距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建传 《体育科技》2006,27(2):31-33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和数据统计,对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比赛数据与阿根廷、意大利、美国及立陶宛男子篮球队的比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中国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中国篮球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姚明从状元变为菜鸟 当姚明当选新秀状元时,他用英文对美国媒体说:“嗨,休斯教我来了!”在美国时间10月30日姚明出现在NBA赛场上时,他面对全世界球迷的注目小声地说了声:“NBA,我来了!”也正是从那时起他不再是状元,而是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菜鸟新秀”。 新闻回放:首演对阵步行者11分钟一分未得 姚明的首场NBA比赛多少有些尴尬——10月30日,姚明身披火箭队战衣对阵步行者队,上场11分钟—分未得仅抢得两个篮板球。 “我知道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我只是一名新秀而已。”姚明赛后遗憾地说,“这是一条很漫长和困难的路,NBA就是—场战争,激烈程度就和打仗一样。”  相似文献   

12.
打完巴林,霍顿说:“我们还活着。”氧气管在巴林人手里握着,导食管在韩国人手里捏着,中国队在九强赛上尽管只打了一半,但却已成了植物人,而那些“医护人员”一个也不是咱的亲人。这“还活着”的意义还有多少? 成了植物人后的霍顿说起话来显得有些迷糊。当有人问,张玉宁的状态那么差,你为何还坚持他出现在首发阵容里,霍顿在昏迷中喃喃:“张玉宁在小组赛中表现很好,现在状态不好,我如果不用他,他这个队员也许就完,我相信他会打好后面的比赛。”我们不知霍顿知道不知道,等张玉宁的“病”好了,也许中国队就趴下了,九强赛是用人的时候,不是培养人的,霍顿昏了。  相似文献   

13.
张宾 《新体育》2020,(3):111-111
姚明代表中国篮协与塞尔维亚篮协签署了一份全面合作协议,这可能是中国篮球发展重要的拐点。以往,中国篮球都是以美国为学习的样本,从这一刻开始,中国篮球将全面拥抱欧洲,向欧洲的团体篮球取经。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当下,CBA后半程赛事被迫延期。对中国篮球来说,这个冬天显得格外冷。去年的世界杯,中国男篮本以为可以轻松获得东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但在与波兰的比赛中最后几个回合葬送了一切,令人始料未及。  相似文献   

14.
阙锐 《篮球》1996,(10)
作为一个普通的球迷,对中国男篮在第26届奥运会上的表现,有几句心里话想说。 中国男篮在亚特兰大创下了奥运史上中国队的最好成绩——闯进八强,这一点是十分值得自豪的。不过,我认为如果中国队能发挥出最高水平,那么最后的结果肯定不仅仅是第八名,也许会是第七、第六,甚至于很可能会杀入四强。 中国队发挥不佳表现在,(一)、遇到强手时给人一种好像很“怕”对方的印象。其它的队,甚至实力上显得比中国队还弱的队,都表现得很顽强,与美国“梦三队”交手输分均  相似文献   

15.
雾都孤儿     
我的同事给了我一个任务、让我写曲波。我和曲波不是很熟,虽然有几次见面,但都和擦肩而过没有什么分别。我对他印象最清晰的一次是十强赛上的一 个小花絮。那是中国队对乌兹别克队的一场比 赛,中国队2比0取得了胜利,取胜后,打进本 场比赛第一个球的李玮锋兴奋异常,将一个比赛用球踢向了观众席,每个观众都期待着这样的幸运能砸在自己的头上。但他们都失望了,球落了下来,并向我缓缓滚来,我在众目睽睽下窃入囊中,一个少年向我跑了过来,这个人就是曲波,他向我微笑着说了一句话:“把球还我!”那时曲波给我的印象就是国家队里的一个  相似文献   

16.
今年12月27日去打澳大利亚的全明星赛,是刘炜第三次去澳洲。第一 次是1996年,当时他作为国家青年队的一员去打一个国际比赛。“第一次去 很好奇,但是当时年纪很小,没什么印象了。”第二次是今年8月在那里打 四国邀请赛,中国男篮连负四场,但澳洲给刘炜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那里 非常漂亮,靠着海边,风景很优美,气候也很舒适,感觉澳大利亚比上海 更适合居住。” 他的第三次澳洲之行只有三天,但比前两次的接触亲密得多。因为一 旦他在全明星赛的表现不错,未来的谈判不再出现什么问题,刘炜就很有 可能在明年登陆NBL(澳大利亚联赛),在这个世界上水平很高的职业联赛 效力。这次澳洲全明星赛,是刘炜的一个跳板,从中国CBA跳到澳大利亚 的NBL。 再深入一点说,不仅仅是NBA,欧洲、澳洲等也都是中国篮球明星不 妨尝试的方向,刘炜现在与NBL的亲密接触就是一个很具观察意义的“文 本”。或者说,瞄上中国篮球市场的不仅有NBA,还有澳洲,后者已经逐 渐开始与中国篮球广泛的合作。NBL总裁瑞克·博顿现在就期待着刘炜能 够成为澳洲华人的英雄,“就像姚明在美国华人中的影响一样”  相似文献   

17.
中国篮球有了姚明,变得自信和强大;NBA有了姚明,多了一份从容和淡定。在本届奥运会之前,中美篮球在奥运篮球赛上交手4次最小的分差也在47分,但这一次我们在上半场至少可以说跟梦之队掰了掰手腕,  相似文献   

18.
弓平 《篮球》2004,(11)
在雅典奥运会篮球赛场,马立军用凝重的口吻对篮管中心主任、中国篮球男女队领队李元伟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裁判工作已阻碍了中国篮球的发展。”李元伟当即表示,“你能这样说,我感到非常欣慰。”  相似文献   

19.
克克 《新体育》2007,(7):40-42
败给爵士,火箭再次被挡在零后赛第二轮之外,这让姚明大受触动,比赛结束好久,那种失望和难过的心情都没有缓过来。让他总结,姚明说,“这个赛季,有很多得失,但还是先让我歇上一段时间吧,过段时间再总结,再去想其他的事情。”要想往下个赛季有所作为,姚明知道这个夏天只有苦练,别无选择。他说,“我知道这个赛季让大家失望了,所以我还得继续努力。而且,这个赛季受伤恢复之后再出来打比赛,感觉状态还是没有赛季初的时候好,无论速度、体能都是如此,我希望不断地加强这些环节。” 回首虎头蛇尾的一个赛季,姚明确实是让大家失望了。  相似文献   

20.
这不再是一个姚明一支球队,也不再是不按套路“奇迹”绝杀塞黑最扣才晋级前八的中国队。输了该输的比赛(美国、西班牙、希腊),赢了该赢的比赛(安哥拉、德国),男篮在五场比赛中表现出来的成熟稳定,推翻了“一个姚明一支球队”、“攻难守亦难”和“小小鸟见谁怕谁”这“三座大山”,在四年内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