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实验目的]1.用实验方法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2.从实验轨迹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实验原理]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令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即小球作平抛运动的曲线,建立坐标系,测出曲线上的某一点的坐标x和y,根据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利用公式y=1/2gt~2求出小球的飞行时间t,再利用公式x=vt,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即为小球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相似文献   

2.
[实验目的]1.用实验方法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2.从实验轨迹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实验原理]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令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即小球作平抛运动的曲线,建立坐标系,测出曲线上的某一点的坐标x和y,根据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利用公式y=(1/2)gt~2求出小球的飞行时间t,再利用公式x=vt,求出小球的水平速度,即为小球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学“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目的是通过描出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进而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从教科书的实验内容可知,为了通过实验数据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实验首先要描出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而描出运动的轨迹的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所求的初速度是否真实有效。教科书中“用铅笔较准确地确定小球通过的位置”这句话比较笼统,实际上,实验中“小球通过的位置”是不容易被确定的。或者说,要想较准确地确定运动小球的位置,必须进行多次实验才能确定小球的一个位置,这种既没有实际物理意义又浪费时间的操作,将使学生失去进一步做物理…  相似文献   

4.
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第一册《曲线运动》一章中的重点知识,是对本章的运动合成和分解方法的一次重要应用。要学好这部分内容,应认真做好实验。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正确的描出运动轨迹是实验的关键。早期的课本介绍用纸板制成卡片来描平抛物体运动轨迹上的点,现在课本介绍用观察法描点。用这些方法要多次反复实验才能描出一个点,要确定轨迹上更多的点,操作起来很麻烦,而且描点又误差较大。为此我们制作了一个定位器,能快速而准确地描出平抛轨迹上的点。这里将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介绍给大家,有兴趣动手的老师和同学可以试一试。1制…  相似文献   

5.
1问题的提出 平抛运动是运动学中一个比较经典的问题,现行的高中物理教学中,物体平抛运动的规律作为重点进行教学,并配置了一个学生必做实验进行研究.多年来,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物体平抛运动的轨迹显现较为困难,实验中所述的“用铅笔并较为准确地确定小球通过的位置.”其实是不容易做到的,用铅笔描出的物体平抛运动的轨迹也是不太准确的,从而影响了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三物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这个实验要描出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并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笔者认为比较准确地描出轨迹所依据的若干个点,是使这个实验获得成功的关键。实践表明,现行高中物理课本上提出的实验方法是不太理想的。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提出的实验方法是:“把事先做好的有孔的纸卡片用手按在坚直板上,上下调整纸卡片的位置,使槽上滚下的小球正好从纸卡片卜的孔穿过。用铅笔在竖直板的白纸上记下小球穿过这个孔时的位置。用同样的方法,记下小球穿过纸卡片的一系列位置。从而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如果小球能“正好”从纸卡片上的小孔穿过。那么这种方法当然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学生在实验中却往往难以做到,由此所描出轨迹点计算出来的初速度差别很大。笔者稍作些改进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实验,其实验目的是:用实验方法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和从实验轨迹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相似文献   

8.
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是物体运动的一种特殊运动形式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 ,对于平抛运动问题的处理是利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 ,但学生对有关平抛运动的问题常常是死搬原理 ,而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有关运动的一些特点来处理 .下面笔者将介绍几种方法来处理平抛运动的问题 .一、利用分运动的运动特点例 1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 ,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 ,小方格的边长 L=1 .2 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几个位置如图 1中的 a、b、c、d点所示 ,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是多大 ?解 从图 1中 a…  相似文献   

9.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生实验,实验目的是描出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进一步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然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用卡片,还是用铅笔直接确定小球的位置时都有以下几个问题:1.一心二用,即实验时眼睛既要注意小球释放的位置,又要注意小球平抛中经过的某一点的位置;2.确定小球经过某一点的位置时,必须经过反复实验才能确定,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教材中“探究平抛运动特点”实验存在一定的不足。利用手机相机改进“探究平抛运动特点”实验,可以实现可视化。即:手机相机的慢动作功能可以低帧率回放平抛运动,据此可以清楚直观地得出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特点;手机相机的流光快门功能可以记录发光物体轨迹——用发光小球替换平抛小球,就能清晰地记录下小球的平抛运动轨迹,再结合希沃系统的投屏功能,可以在课堂上轻松得出平抛运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中的必考内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是高中阶段一个很重要的学生实验,实验目的是描出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和求出物体的初速度.然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用眼睛和铅笔直接确定小球的位置,还是用纸卡来确定小球的位置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编中等师范学校的物理教材第一册中,设置“研究平抛运动规律”学生分组实验,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验证它的运动轨迹”。在中学物理教材及原师范物理教材中,均设置了这一实验,所不同的是:新编教材设计的实验,是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描出平抛运动的理论轨迹,通过实验验证这一轨迹的正确性,从而反证规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新版高中物理教材中实验“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主要任务,一是描出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二是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教材所述方法(见图1)具有简便、直观的特点。但“先用眼睛粗略地确定……”,然后“在粗略确定的位置附近,用铅笔较准确地确定小球通过的位置”既不便于把握,又使实验结果难以达到较高的精度。其实,运动轨迹通过肉眼观察已具有一个基本轮廓。要用图象来描绘,可采用数学上用描点法作函数图象的方法。教材中的描点法实际上是同时直接估该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本文采用先确定纵(或横)坐标,再实测横(或纵)坐标的方…  相似文献   

14.
在平抛的综合复习时我们选 了这样的题“某同学实验时得到了 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轨迹。三点 的位置在运动轨迹上已标出,则小 球平抛的初速度 v0=_____m/s(g 取 10 m / s2);B 点 的 速 度 vB= ____m/s,小球开始做平抛运动的 位置坐标____cm,____cm”。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要研究平抛运动,关键是要描出平抛运动质点的轨迹.描平抛轨迹,有多个不同的实验方案.在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必修二中,教材给出了3种方案,其中对“用数码照相机或数码摄像机记录平抛运动的轨迹”的方法,教材只做了以下简单的说明:“数码照相机大多有摄像功能,每秒拍摄约15帧照片.可以用它拍摄小球从水平桌面飞出后做平抛运动的几张连续照片.如果用数学课上画函数图象的方格黑板做背景,就可以根据照片上小球的位置在方格纸上画出小球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解平抛运动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利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但不能硬搬原理,机械地套公式,要灵活运用. 1.利用分运动的特点例1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图1  相似文献   

17.
1 实验中的问题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是高一<物理>的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的一个重要步骤是确定小球运动轨迹中的几个坐标点,进而用描点法画出小球的运动轨迹.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高一<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给出了确定小球坐标点的方法即平抛小球与铅笔碰撞法.关于这一方法,教师教学用书的解释是:"…首先选定某一纵坐标(或横坐标)线,仔细观察小球经过该纵(横)坐标线时的位置,然后用铅笔尖指着这个位置,将小球从弧形槽原释放处放下,看其是否与铅笔相碰.如此重复数次,以找到一个平均位置.…"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讲解平抛运动时,都是结合一些传统的演示实验,讲解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地运动。由于实验效果一般,影响了上课的质量。笔者用Turbo C编写的演示平抛运动的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效果极佳。1 问题分析 利用Turbo C的图形,在显示器的屏幕上设计方格图(图1),并设计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同时从O点分别作以初速度V的匀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在运动的同时并在屏幕上留下了运动轨迹(图2)。  相似文献   

19.
物体的平抛运动可以看作两个分运动的合成:一个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若描出物体的运动轨迹,由其上任一点的坐标即可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描点作图是一个方法,现行高中物理课本上介绍的即是这种方法。尽管这种方法有其确定的实验目的,但比较繁琐,需多次抛掷,反复探点,方可连点描迹,直观性不强。能否直接描绘出平抛物体的运动曲线呢?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运动物体能连续自行描点;二是物体同时做稳定的平抛运动。本人经过多次试验,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设…  相似文献   

20.
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二册第五章第四节"研究平抛运动"有一探究实验,教材的做法是利用纸卡片或铅笔尖来确定小球平抛运动轨迹的各点位置,而这需要经过多次调试才能确定一个点的位置,操作复杂且所需时间长;用手放球,小球每次下落的高度和初速度都不一致,导致实验效果不精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