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差生“辩     
报上有过这样一个统计:我国现有的学生中,被列为“差生“的有5000万人.   我怀疑这一数字的真实性.   5000万是什么概念?它相当于一个法国人口数,或7个瑞士、10个挪威的人口数.我国现有学生3亿人,5000万“差生“不就是6名学生中就有一位吗?中国人并不笨,能有那么多“差生“吗?……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目前现有的3.67亿未成年人中,有2.35亿是中小学生,他们中被老师和家长划入"差生"行列的学生达5000万人,相当于一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的人口.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难道这些孩子天生就是有问题吗?我想大部分都不是,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他们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3.
据有关部门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三亿中学生中,被教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已达5000万,每6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差生","差生"是怎样形成的?笔者结合自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谈一些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已达到5000万人,每6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差生”,什么是差生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把那些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不好或“人品”存在明显“缺陷”的人,称之为“差生”、差生现状的存在,已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影响了社会对教育的评价,不利于国家对合格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据教育部门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已达5000万人,即每六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差生”,而“差生”中数学学困生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高中生中的这一比例还要高。学生的学习不仅与其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像力等智力因素的积极有关,也与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办教育》2004,(11):38-39
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已达到5000万人.也就是说,每6个学生中就有1个差生。这一总数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或是100个卢森堡的人口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目前现有的3.67亿未成年人中,有2.35亿是中小学生,他们中被老师和家长划入“差生”行列的学生达5000万人,相当于一个法国、10个瑞  相似文献   

8.
《现代家教》2002,(10):31-31
据统计,我国目前的3亿学生中,有5000万以上被列入“差生”行列。这个数字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的人口数。我们果真有这么多笨孩子吗?还有一类孩子,不光学习不好,更爱莫名其妙地做些不雅的动作,又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现代家教》2002,(8):44-44
据统计,我国目前的3亿学生中,有5000万以上被列入“差生”行列。这个数字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的人口数。我们果真有这么多笨孩子吗?还有一类孩子,不光学习不好,更爱莫名其妙地做些不雅的动作,又是为什么? 好孩子的“坏”表现  相似文献   

10.
有感于5000万"差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说我们教育带给家庭的情绪体验,我想只有两句话:“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未知其数,一定很多;愁的已有统计:5000万《北京青年报》2001年6月25日的一篇报道说: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已达5000万人,每6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差生。这一总数相当于1个法国或10个瑞士或100个卢森堡的人口总数。“差生”在学业上不再被认为有什么希望,而业已成为家长和老师的“问题孩子”,他们无法得到老师的青睐,成为了班级的“多余人”,也很少见…  相似文献   

11.
“差生”往往并不“差”李玉文(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传统意义上,人们习惯于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将其划分为“优、中、差”三个等级。如果学生在其中任何一方面的表现比班上其他同学差,通常就被列入“差生”的行列;如果两方面都差的话,则被称为“双差生”,是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下大力气转化的对象。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已达到5000万人;也就是说,每6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差生,这一总数大约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的人口数。这些学生不再被认为有什么希望,是家长…  相似文献   

12.
《现代家教》2003,(12):43-43
据统计,我国目前的3亿学生中,有5000万以上被列入“差生”行列。这个数字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的人口数。我们果真有这么多笨孩子吗?还有一类孩子,不光学习不好,更爱莫名其妙地做些不雅的动作,又是为什么? 好孩子的“坏”表现有些孩子,看起来聪明伶俐,说话做事一点不比别人差,就是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据有关部门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教师和家长列入后进生行列的学生达到5000万人,每6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后进生。事实和数据告诉我们教育后进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3+5=?     
《北京文学)2001年第二期刊登的报告文学作品《教育: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老师!》一文表明:截止20世纪来,中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竟有5000万被划入差生行列,这是一个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  相似文献   

15.
据国家少工委统计:我国现有3亿多学生,其中学困生人数有5000万,相当1个法国,10个瑞士。也就是说,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学困生。这些学困生总  相似文献   

16.
<正>长期以来,许多学校评价学生都采取"唯分数论",仅仅因为学生的文化成绩落后,就给他们贴上"差生"的标签。据报道,在中国目前现有的3亿多学生当中,被老师和家长划入"后进生"行列的学生就多达5000多万人,这个数字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的全国人口。这个惊人的数字对于21世纪的中国未来发展前途和数以千计的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后进生"其实并不差。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  相似文献   

17.
有人见到"减就说无可救药,真是这祥吗?其实不然,古确户外许多事例证明了这一点.笔者从事中学教育多年,对"差生"转化摸索出一条技巧--慈爱、平等、竞争. 一、慈爱 爱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前提条件.只有爱,彼此之间感情才容易沟通,"差生"往往受到一些人的歧视,对学习缺乏信心,有时还会制造事端,有意刁难老师,这说明差生并非头脑笨,如果有人对他(她)们循循善诱倾注了爱,他(她)们会想,我并不讨厌,还有老师喜欢我,我必须脱胎换骨,努力学习,这样,"差生"的学习自信心就提高了,学习成绩也会逐步变好.  相似文献   

18.
<论语>中,曾子"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受其启发,我开始引导、组织孩子们进行"每日三问".一问:今天,我努力了吗?二问:今天,我有收获吗?三问:今天,我快乐吗?而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三问",是因为我一直都希望孩子们能成为这样的一种人:一个能不断努力与超越的人;一个能创造自身生命价值的人;一个能享受生命快乐与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19.
差生的困惑     
“差生”是校园里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而更确切的表述方式应为学习不良,它是教育实践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而不是所谓的分类学生的“标签”。至2000年,在中国现有的3亿学生当中,被全国各类学校划入“差生”行列的学生达到5000万人。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的人口。爱一个好学生比较容易,爱一个差学生就不太容易。因此,帮助困难学生就成了学校成功教育的试金石,也是学校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王少军(男初三学生)他这样抱怨到,根本没人理解我们,只有破罐破摔。“差生”在学校里抬不起头来,老师不喜欢,同学也看不起,好不容…  相似文献   

20.
呼吁理解     
人都有闪光点,差生也一样,差生也需要理解、关爱,只要您真心去了解他们,您就知道,差生其实并不差。——题记尊敬的老师:您好!最近工作顺利吧?心情愉快吗?我有些话想对您说,从古到今,学生都有上、中、下三等,孔子主张对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我发现现在有些老师对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