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在社会科学创新过程中,推动社会科学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科学研究者的信息需求。网络环境对社科用户的信息需求带来了影响,这种现状就要求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文章阐述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及特征以及社会科学创新活动的不同阶段(包括创新准备阶段、创新实施阶段、成果鉴定阶段、成果传播阶段)对信息服务需求的特点。最后,提出了为社会科学创新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对策:(1)用户培训服务;(2)用户数据库的建设更新服务;(3)检索帮助服务;(4)学科资源导航服务;(5)信息定制服务;(6)最新信息推荐服务。  相似文献   

2.
信息的基本形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人类对信息认识和利用的演化进程表明,客观物质信息从自然状态进入到人的精神世界是一个由分散无序到同度集成有序的演进过程。根据信息存在和演化的系统层次可以把信息划分为:原生态信息、人化态信息(初始人化态信息、知识态信息、科学态信息和非科学态信息),从而揭示了信息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分析了这一新领域(信息哲学论)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信息哲学的概念、产生过程和科学目标,认为图书情报学是一门应用信息哲学。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分布式学科信息门户及其学科信息导航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描述了学科信息导航系统中资源元数据描述、知识组织体系描述、管理机制描述、学科信息导航系统的开放描述要求。  相似文献   

5.
科学信息开放获取战略与政策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放获取(Open Access)是国际科技界、学术界、出版界、信息传播界为推动科研成果利用因特网自由传播而发起的运动,以此促进科学信息的广泛传播、促进学术信息的交流与出版、提升科学研究的公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长期保存。近几年来,以德国马普学会(Max Planck Society)、开放社会协会(Open Society Institute)等为代表的许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积极推动科技信息开放获取运动,2002发布了《布达佩斯开放获取计划》(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  相似文献   

6.
论信息的基本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是事物间相互反映着的一切特征差异及其变化,而一般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则是在人类的实践领域反映出的事物闾的特征差异及其变化。人类对信息认识和利用的演化进程表明,客观物质信息从自然状态进入到人的精神世界是一个由分散无序到高度集成有序的演进过程。根据信息存在和演化的系统层次可以把信息划分为两大类,即:原生态信息、人化态信息(包括:原始人化态信息、知识态信息、科学态信息和非科学态信息),不同形态信息的性质都具有自身的特点,人化世界之外的原生态信息与人化态信息存在着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第11届国际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cientometrics and Informetrics)会议将于2007年6月25—2713在马德里的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the Spanish Research Council,CSIC)举行。  相似文献   

8.
开放获取(Open Access)是国际科技界、学术界、出版界、信息传播界为推动科研成果利用因特网自由传播而发起的运动,以此促进科学信息的广泛传播、促进学术信息的交流与出版、提升科学研究的公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长期保存。近几年来,以德国马普学会(Max Planck Society)、开放社会协会(Open Society Institute)等为代表的许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积极推动科技信息开放获取运动,  相似文献   

9.
浅议县区图书馆在信息运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戴玉刚(大连市旅顺口区图书馆)砌顺图书馆是在全省县区图书馆中比较早成立了经济信息部的一个单位。通过这段工作,我们感到,要使信息的运作具备及时、准确、实用、经济四个特性,必须有科学的信息流程,严密的生产工艺,高效的...  相似文献   

10.
《新上海档案》2005,(12):27
张辑哲在2005年第6期《档案学通讯》撰文指出:信息社会最大的信息问题,是信息尤其是由信息技术系统产生的大量物化信息在社会生活中开始具有了独立意义,人类对事物的控制、使用必须首先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处理方能间接实现。信息在相当程度上由社会生活的“配角”变成了“主角”。这一问题的“正效应”主要有两点:第一,使人类可同时面对、把握、控制更多的事物(通过信息间接把握),并具有了更高程度的预计性(计划性)、全面性和精细性;第二,大大扩展了人类的认识范围并加深了认识深度,丰富了人类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1.
WWW信息导航与可视化关系密切.可视化是增强导航系统表现力、交互性和可用性的一个重要手段。WWW信息导航的可视化包括导航元素的可视化和导航结构的可视化。信息导航元素——颜色、大小、形状、隐喻,是实现导航元素可视化的途径。从基于图形结构和空间结构探讨了WWW信息导航结构的可视化,并介绍了4种支持导航的可视化技术:(1)鱼眼图技术;(2)Focus+Context技术:(3)视点控制技术;(4)突显技术。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信息经营策略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雯 《图书馆论坛》1997,(6):8-10,34
本文主要探讨图书馆信息经营的实质、主体(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推销策略(市场营销)、价格策略(定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政府信息资源建设与政府信息公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政府信息公开的角度,探讨了政府信息资源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就最近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草案(专家建议稿)》与其他国家、地区的政府信息公开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草案》特点与不足,并由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缪园 《图书馆学刊》1996,18(5):31-32
论信息市场中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缪园(辽宁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信息市场的主要形式有:信息咨询、信息服务、信息资料有偿转让、信息软件开发、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信息周转等。参与信息市场的信息产业大致有三部分:(1)以计算机工业为主的硬件产业;(2)以软件工业...  相似文献   

15.
欧盟支持行业创新的信息服务平台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昌平  张敏 《图书馆论坛》2007,27(6):187-191
行业的创新发展是科技创新的最终体现,直接关系到信息化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文章在分析欧洲创新(Europe INNOVA)行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研究了面向行业创新的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原则、要求与模型,从欧盟平台的启示出发,探讨平台服务的发展规律和基于平台的行业创新服务的推进。  相似文献   

16.
创新思维与信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图书情报机构之间的竞争,以及图书情报机构与其他信息部门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这种竞争的焦点归根到底是信息人才的竞争,最终将表现为自主知识产权和信息服务质量的竞争。信息创新能力是信息机构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一个缺乏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信息机构是没有未来的信息机构。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字环境下,科学家做研究和研究成果交流的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技术发展和观念更新给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带来机遇和挑战。在数字环境下,科技信息资源具有分布广泛、数量巨大、增长迅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征。与此同时,网络环境下科研工作者却表现出了强烈的对更高层次信息的需求,例如对西文文献、原始科学数据、图片、视频、音频的直接获取等。因此,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解决这一矛盾已成为信息科学的重要任务。本文拟通过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在科技文献与科学数据网络获取的应用实例来探讨相关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李孟秋 《出版广角》2018,(14):89-91
《信息简史》是美国著名科学作家詹姆斯·格雷克的一部精彩著作,以时间为线索向人们讲述了信息在人类社会中的巨大作用.从无意识的被动应用,到有意识的主动挖掘,信息推动着人类文明前进,彰显出巨大的力量.文章立足信息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分析信息的发展历程,发掘信息的巨大价值,感受信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19.
和其他学科一样,信息保障也是开展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条件。本文从印本文献信息保障、网上文献信息保障、检索工具(系统)和非正式交流圈四个方面讨论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中的信息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彭知辉 《情报学报》2023,(5):537-547
误导性信息正成为情报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何以能进入情报学领域,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有必要对此做出理论阐释。本文根据误导性信息的属性特征、基本条件和构成要素,分别从情报科学(information science)和情报研究(intelligence studies)视角阐述误导性信息研究的可行性和基本路径。误导性信息是一种特殊的信息类型,可从情报科学视角,围绕“特征”“质态”“治理”三个维度开展研究;它也是一种特定的信息活动,可从情报研究视角,围绕“信息”“施动者”“受动者”三个维度开展研究。情报视角的误导性信息研究表明,在信息化环境下,情报学不必局限于原有体系框架,可不断拓展其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研究新现象,探讨新问题,提出新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