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报作为党的耳目喉舌在我国媒体中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党报评论更是发挥着解读政策、引导舆论的重要功能。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及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方式的广泛应用,我国已经进入微传播时代,这对党报评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党报新闻评论有必要从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功能等方面进行深化和拓展,在媒介观点竞争时代树立党报评论的话语权威性。  相似文献   

2.
当前,地级城市的新闻竞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新技术应用于新闻传播之后,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对传统的纸媒形成了强烈冲击,传统报纸新闻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发行量减少,这已是地市党报共同面临的困境。这种背景下,地市党报如何审时度势,在竞争中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并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影响和实力,就成了地市党报领导迫切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苏文 《青年记者》2004,(9):43-43
报纸是办给广大读看的,没有读,就起不到宣传作用。要想赢得更多的读,办报人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要围绕可读性做章。只有讲究可读性,增强吸引力,才能使报纸的质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
在媒体日益细分、受众选择多样化的信息化时代,作为传统纸质媒体的地市级党报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剧,即面临着网络新媒体和都市报转型的“双重挑战”,唯有创新并借势网络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才能使自己的品牌得以延伸。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化的迅猛发展,传统纸媒受到互联网强大的冲击,"报纸消亡说"开始成为报业界的热论。为了提高纸媒的影响力,报纸开始主动寻求与互联网进行融合互动,即报网互动,通过报纸和网络一体化的经营来扩大报纸利用和扩张。报网互动正成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也是新时期报纸寻求转型突破的新途径。面临各类新媒体的兴起,作为传统主流纸媒的党报怎样利用网络增强影响力,打破传播局限性,也是新时期需要思考的课题。一、互联网对党报形成强力冲击。  相似文献   

6.
张铭 《新闻窗》2007,(2):22-23
2005年,《京华时报》社长吴海民发表了《媒体变局:报纸的蛋糕缩小了》一文,在纸质媒体圈中引起诸多争议:报业的寒冬真的来了吗?报纸在30年后的某一天真的会消亡吗?曾经辉煌的“报人”称呼真的将渐渐黯淡吗?  相似文献   

7.
如今,很多媒介都在积极探索融合的变革之路。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涌现,一方面为形态传统、单一的媒介提供了变革的利器,数字媒体技术不仅拓宽了新闻传播的渠道,增强了新闻传播能力,另一方面新闻传播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自媒体的出现对专业媒体的新闻发展之路提出了考验。  相似文献   

8.
周立新 《新闻前哨》2007,(2):98-100
2006年,第二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一幅获金奖的作品因作用电脑造假而被取消获奖资格;2004年7月。我国某报记在西安暴雨报道中利用数字技术将“积水”变成了“洪灾”,并通过网络在美联社发布后,被一位远在芬兰的读揭穿;2003年4月1日,有着25年从业经历的摄影记布赖恩·瓦尔斯基,因为制作一张用电脑处理的假照片,被洛杉矶时报社解雇。[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钟之静 《青年记者》2007,(10):92-93
报网互动的演进路程 自1995年《中国贸易报》拉开报纸上网的序幕后,中国报业应用互联网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如何应对新媒体竞争、振兴报业成为学界和业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所谓“观点立报”.报纸评论必是振兴报业的关键一环。而报纸评论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现状,报纸评论如何借势网络发展,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报网互动的潮流中,作为不同于晚报、都市报的党报,如何结合自身的定位和特点,探索与新兴网络融合变异新的空间,使党报品牌与网络强势成功  相似文献   

12.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本人有幸多次参与报网互动报道。结合报道实践,谈谈报网互动中党报记者面临的挑战。策划选题的能力面临挑战报网互动论坛已进行多场,但对记者来说,基本上是“命题作文”,即由“上头”提出命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报网互动、与网共舞已成为很多纸质媒体为自己未来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战略选择。在这个大背景下,作为涉及领域广、热点频出的民生新闻,更应强化与网络的真正互动和深度融合.以增强民生新闻的广度、关注度、参与度和干预社会生活的力度,让民生新闻更具影响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报网互动”成为传媒热议话题并吸引国内纸质媒体纷纷投身实践是近四年的事。近年来,中共福建漳州市委旗下的《闽南日报》与漳州新闻网注重报网互动实践,凭借网络新兴媒体的力量,已走出报纸数字化的初级尝试阶段,开始触及品牌融合、内容采编、活动营销、数据库建设等较深层次的系列课题,使新闻的即时更新、  相似文献   

15.
徐晓敏 《新闻窗》2007,(3):20-22
由于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媒介融合在全球逐渐形成大潮流,在此背景之下。“融合新闻”应运而生。但是不是将各种媒体整合在—起就可以称为媒介融合?还是将新闻内容融合在一起就是融合新闻?亦或是把各种媒体的记者集合在一起就可以产生融合新闻呢?中国媒体为什么要向融合新闻转型?在此,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传香 《新闻三昧》2005,(10):20-22
新闻评论是党报的精华所在,一份党报区别于一般报纸的最显之处就在于它的切中时弊的精彩评论。新闻评论作为党报的心脏,它最为广大读所钟爱之处就在于它深刻的思想性、简约的体形式、感性与理性交织的语言和谐之美。党报评论的所有这些优点铸就了纸质媒体所特有的审美维度,在广大读群中逐渐形成了一种雅俗共赏的特殊的艺术审美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新闻事实:内涵与外延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媒体新闻传播理念的更新和新闻传播技术的改进,新闻事实在内涵与外延上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有了新的界定。新闻事实既包括最近发生的新闻事实,也包括曾经发生的新闻事实、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可能发生的新闻事实,还包括一些没有发生的新闻事实。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地市党报的发展空间似乎已经不是很大,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对传统的纸媒形成了强烈冲击,报纸的影响力下降,发行量减少,广告增长缓慢,这已是地市党报共同面临的困境,在西部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中国报业新一轮大发展的机遇正在向地级市转移,地级市媒体尤其是地市党报的作用,越来越得以凸显,省级及以上媒体也越来越把地级市作为新一轮市场扩展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20.
张信国 《新闻界》2006,(2):65-66
在报业市场的竞争中,不少城市党报开始增加社会新闻的报道数量。但是,社会新闻是一把双刃剑,在依靠大量软新闻拉近大众传媒与广大受众的距离的同时,也出现了社会新闻报道低俗化等负面效应。所以,一些富有远见的城市党报在重视和增加社会新闻报道的同时,自觉地树立了党报社会新闻的主流意识,以此巩固其社会主流媒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