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喷泉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氨气的喷泉实验在中学化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而传统的喷泉实验装置复  相似文献   

2.
喷泉实验改进一法詹晓渊(江西赣州三中341000)喷泉实验是高一化学中一个非常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做好这个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氯化氢和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这一性质,而且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可起到很好的作用.然而,若依教材或教参介绍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3.
氨气的喷泉实验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该实验中,产生喷泉的原因是氨气溶于胶头滴管挤出的少量水中,导致烧瓶内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烧杯中的溶液压入烧瓶而产生喷泉,其原理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倒吸现象,称之为“吸入式”喷泉。图1但是,大家常常只  相似文献   

4.
彩色喷泉     
本教具适用于小学《自然》第三册《大气的压力和浮力》一课的教学。演示大气的压力和虹吸现象。教具所形成的“彩色喷泉”非常美丽,能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并且制作材料易得,适合学生和教师自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喷泉实验为例 ,通过对一系列气体的喷泉原理、喷泉装置和喷泉色彩进行探讨和设计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6.
实验改进,就是要求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人教版高二化学氨与水的反应,教材上采用了“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然后进行喷泉实验的演示。本来已很经典和完善,但笔者在演示该实验时发现,还应当在氨气制备和引发喷泉两个环节上进行改进。于是,设计了如下简捷快速的喷泉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7.
喷泉实验系列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必修模块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实验,探究本实验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喷泉产生的原理、条件及有关计算。1探究喷泉产生的原理(见图1)实验1(装置如图1a)推动注射器活塞,向锥形瓶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的现象及其分析:锥形瓶内的水沿导管上升,形成喷泉。原因  相似文献   

8.
喷泉实验的小改进广西凌云中学陆英麟高中化学课本氨或氯化氢溶于水的喷泉实验,是用烧瓶和塞上带有玻璃尖管和胶头滴管的胶塞。实验装置时,在一只小胶塞上打两个孔是较难的。所以只能选大烧瓶和大胶塞,才能打两个孔。笔者把喷泉实验装置改为用单孔胶塞,实验方便,效果...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小学自然教学中的观察与实验(一)──观察实验的作用殷志杰(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明确地提出:观察实验“是自然教学的特点”,小学自然教学必须“加强观察和实验”。为什么小学自然教学...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自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1984年修订本(以下简称84年目录)中,配备了“磁铁性质实验盒”、“物体沉浮实验盒”等一部分学生分组实验仪器盒.本文就以上仪器盒的设计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供参考.1.应符合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和新编五年制小学自然课本提出的实验要求.如“磁铁性质实验盒”的实验要求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多功能喷泉实验装置的制作过程及应用,阐述了该套装置的优点。它不仅能够快速制备氨气、收集氨气、检验氨气性质,而且能引发氨气的喷泉实验、喷烟实验、倒吸实验,同时还能利用此装置继续完成其他气体的喷泉实验。装置连接简单、控制灵活、简单便捷、现象明显、耗时短、实用性强、能同时完成多组实验、没有氨气泄漏、无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适合于教师演示,也适合学生合作完成。  相似文献   

12.
“大气压力”教学设计深圳市蛇口育才二小黄绪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自然第五册30~32页、沿海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自然第七册33~37页。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大气有压力,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并使学生了解...  相似文献   

13.
1 制作背景 在小学科学课四年级“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中,气体和液体的热胀冷缩变化比较明显,学生也可以比较容易地观察到变化的现象,而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变化往往不明显,同时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老师们在做固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时,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气体压力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功能,并借助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及其相关软件直接生成数据曲线,可以便捷、直观地反映在喷泉实验前后压强的变化和气体被吸收的速率,帮助学生加深对喷泉原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朱印平  赵法勇  钱松 《阅读》2006,(2):F0003-F0003
我们学校创建于1913年,是一所环境优雅、设施齐全、特色明显、教育教学质量一流的现代化的省级实验小学。近年来,学校从“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对学生未来负责”的办学宗旨出发,扎实开展了特色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6.
简单易懂的气体热胀冷缩演示实验四川井研县电教站雷安良小学自然第一册“热胀冷缩”一课中,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因为气体是一种看不见的物体,如不通过实验,学生对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不易理解,达不到教学目地。笔者采用了下面的实验装置进...  相似文献   

17.
1氯化氢喷泉的微型实验 (1)设计意图 氯化氢的喷泉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演示实验。在课堂上演示该实验一般是在实验室事先制备好一烧瓶氯化氢气体,再带到课堂上演示。由于从制备到上课时间间隔较长,演示时效果不是太好,往往喷入烧瓶的溶液太少。特别是收集HCl的烧瓶不很干燥时,放置时间再长,效果更差。  相似文献   

18.
简单机械的实验是小学自然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小学自然课本第四册有机械(一)、(二)、(三)、(四)等四节课。对四种简单机械,三种传动方式及其应用,提出了一系列实验教学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应用“简单机械演示箱”,教师演示学生看,不利于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因此,在《小学自然数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1984年修订本中,增加了供学生分组实验使用的“简单机械实验盒”,以利儿童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9.
观察实验启发讨论──《热对流》一课的教学设计郑奕财(江西省赣州市南外小学)在《自然》第七册中,十七课《热对流》是继热传导之后,指导学生认识热传递的第二种方式。从能力培养看,属于“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的系列。根据课文的目的要求,我的教学思路是先指导...  相似文献   

20.
罐头瓶系列实验教具明仁小学学生曲寒生指导教师王洪林前言为了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和我校“全面培养、发展特长”整体改革的需要,我始终注重弓旧和组织学生参加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活动。九二年以来,科技制作小组的同学就开始研究容量为八百毫升的罐头瓶,并且利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