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都具有道德内化功能,应坚持以学生为本、营造高雅的文化氛围、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机制保障等途径,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内化为学生道德,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一直处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之下,中小学道德教育始终存在形式单一、陈旧、僵化、乏味的八股文式的政治说教和简单灌输;笼统、含糊、超现实的要求,将道德定位于近乎完人的高度;与学生的道德实践结合不紧密,忽视了对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缺乏实效性,等等。  相似文献   

4.
郑欣 《考试周刊》2011,(85):203-203
道德内化的过程是道德主体在必要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是前提。当前,道德主体必须提高道德主体对道德规范的整合能力,对现实社会道德作出超前性、适应性的正确判断,形成合理化或者具有必然性的道德认知。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一直处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之下,中小学道德教育始终存在形式单一、陈旧、僵化、乏味的八股文式的政治说教和简单灌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是在传统活动课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式,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一定的继承性、拓展性和交叉性,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7.
反思学校德育工作停在口头、浮于表面的原因,除了观念陈旧、意识不强外,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忽视德育的载体作用,尤其是课程载体。教师往往在实施中把教书和育人截然分开,使得德育“说起来重要,行动起来不要”。要使德育工作变“实”变“硬”,必须以课程实施为载体。其中,活动是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丰富多彩的活动能让学生的情感、意志、品德、性格和性情在实践与体验中得到升华,使学生们的知行得到统一。近年来我校举办的“国防教育、学农、110、环保”等冬夏令营,以及春游、秋游活动,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它扎根于儿童的生活;它搭建了一个心灵沟通的平台;它创设了愉悦的课程生活;它创导人性化的道德,这是新课程的  相似文献   

9.
道德实践活动,是学生践行道德认知开放而有效的途径,能促进学生合作、组织、创新诸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品德学习的兴趣。试从生活,开启实践的百宝盒体验,升华情感的试金石及展示,实现内化的魔法棒等方面就道德实践活动有效性提升的几个实例作一随谈。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法治大国,推行依法治国的伟大战略,并明确要求法治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并在中小学课堂设立了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这是对依法治国战略积极响应,落实中央精神。学生行为道德的规范,除了教师的言传身教,也离不开道德思想课程的学习,《道德与法治》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道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学生传统的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只是跟着老师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缺少实际情感的培养,导致课程最终的学习效果不佳,违背教学初衷。为了改变学生的定向思维,应改变教学方案,多让学生投入到课程活动中,培养道德情感,实现课程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缺乏具体、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必然导致德育实效的低下。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道德内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将外在的道德规范、社会准则、传统习俗等内化为青少年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仰、道德自觉的过程。在道德内化过程中,青少年要接受道德知识、进行道德判断、形成道德人格,这都离不开主体性的发挥。应从道德内化与主体性角度出发,分析青少年主体性在道德内化中的重要作用,探究提升青少年道德主体性、促进道德内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德育是灵魂。课堂教学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声乐》课程在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方面有着自身独特而明显的优势。高校声乐教师应运用道德内化理论,进一步提高育人意识、加强师德修养,充分发挥课程优势,以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文化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体现在课堂上就是总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使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以及探究事物和现象的欲望,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在学校教育中,有很多转瞬即逝的机会是不能错过的。我们老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在能引起学生共鸣的一切活动中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在润物无声的境界中内化其道德行为。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教育学生,不仅能使学生懂得“小事当慎,小节当拘”的道理,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在道德细节体验中成长。二、背景这次主题班会所讨论的事例是我刚刚亲身经历的。班会之前,我曾经对是否召开、如何召开此次班会反复斟酌:1.对“不让座”或“没让座”要不要进行教育?现在,校车上不给老师、公交车上不给残孕老幼让座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针对此现象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生活》课是新课程下开设的一门新的 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引导儿童“学 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 新的科学精神。《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人的生活为 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为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体验等教学活动 方式,让学生在真实与模拟的体验活动中获得感受 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王明永 《成才之路》2013,(27):43-43
物理教学就是要实现物理学知识从书本走向学生心灵,并内化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这要求我们教师要用心去教,用智慧去教,以达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使他们不断成才。一、实现教师与物理学知识的融合我们知道,有爱才会用心,才能产生智慧,产生创新。用心教书,把物理学知识融入教师心灵,用智慧轻轻搅拌,做成真诚爱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改变大学生高智育低德育的状况,首要问题是了解教育对象道德认知的基本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使其正确理解道德规范存在的意义,并自觉把社会规范内化为  相似文献   

19.
20.
体验教育是少年儿童通过实践接受教育的过程:是少年儿童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进行体会、思考,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