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世界上的事物没有尽善尽美的,每一种事物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人们总是希望事物能够变得愈来愈完善,愈来愈能满足我们方方面面的需要。这种客观存在与主观愿望之间的矛盾,就孕育着创新的种子,为我们进行发明创造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2.
缺点列举法     
世界上的事物没有尽善尽美的,每一种事物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人们总是希望事物能够变得愈来愈完善,愈来愈能满足我们方方面面的需要。这种客观存在与主观愿望之间的矛盾,就孕育着创新的种子,为我们进行发明创造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3.
缺点列举法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的事物没有尽善尽美的,每一种事物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缺点,人们总是希望事物能够变得愈来愈完善,愈来愈能满足我们的需要。这种客观存在与主观愿望之间的矛盾,就孕育着创新的种子,为我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的事物没有尽善尽美的,每一种事物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人们总是希望事物能够变得愈来愈完善、愈来愈能满足我们方方面面的需要。这种客观存在与主观愿望之间的矛盾,就孕育着创新的种子,为我们进行发明创造提供了动力。缺点列举法是指通过发掘现有  相似文献   

5.
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一句话:幸福总在我们不经意间流逝。为什么幸福总是溜走了呢? 因为幸福总是存在于那些微小的事物当中.而我们总是很容易将那些微小的事物忽略。幸福也就悄无声息地一次次与我们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6.
为了本期关于乡村教育的独家策划,我们整整酝酿了两年。当下,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迁。伴随着日益加快的城市化的脚步,乡村的处境也变得愈来愈不尴不尬:一方面,村里的人只要有一点办法和可能,总是想着逃离;另一方面,城里的人每逢休息日或节假日,总是将乡村作为休闲放松的理想去处。正应了钱  相似文献   

7.
为了本期关于“乡村教育”的独家策划,我们整整酝酿了两年。 当下,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迁。伴随着日益加快的城市化的脚步,乡村的处境也变得愈来愈不尴不尬:一方面,村里的人爻要有一点办法和可能,总是想着“逃离”;另一方面,城里的人每逢休息日或节假日.总是将乡村作为休闲放松的理想去处。  相似文献   

8.
岁寒、梦暖     
戴启江 《教师》2013,(34):1-1
岁寒,新年的脚步声愈来愈近.未来得及翻开的日历早早地被时间落在了不知名的角落里泛黄了。时间就是这么自顾自地行走着,像极了迟子建先生描述的那样:“它总是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着——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在我们不经意走过的地方,在日月星辰中,在梦中。”  相似文献   

9.
孩子对事物的判断、孩子的审美能力和我们大人是不同的,他们有自己的标准、原则。很多时候,这些准则在我们看起来是幼稚的,甚至是荒唐的,但是孩子们却总是牢牢地信奉着、坚守着它们。  相似文献   

10.
早在五四新文化时期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就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口号 ,强调了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 ,并且具体地提出了美育的实施办法 ,规划了一幅全民美育的蓝图。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学知识的传播 ,美育愈来愈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语文教学具有美育的功能 ,其中蕴藏着无比丰富的美育因素。如何实施呢 ?一、在美的具体形态欣赏中感知美美的事物总是具体、生动、形象的 ,没有抽象的美的事物存在。懂得这一点 ,对于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纵观初中语文教材 ,几乎每一篇课文都能给人以…  相似文献   

11.
<正>苏轼《题西林壁》中有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暗含着一定的哲学意义,即观察事物需置身事外,这样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同时又描写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情境。身在事物其中,我们只能勉强看到关于事物的一部分内容,而无法去着眼事物的整体轮廓。"当局者"的眼界总是不开阔的,常被事物的片面迷惑。所以,我们有时要保持一个旁观者的位置、旁观者的心境,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全面地分析事物的整体面貌。在音乐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这次习作具体有三点要求: 第一,要选择一组你最喜欢的事物。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三组事物,细心的同学可以发现,这三组事物中,每一组的事物都有着密切联系,如:铅笔、橡皮、转笔刀,都属文具,平时总是一起放入文具盒中。如果上面的三组事物,你都不喜欢,也可以选择其它的事物。但一定要注意你选择的这组事物之间也要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能风  相似文献   

13.
当今,供料作文愈来愈受到重视,在考卷上的出现已呈上升趋势。所供材料从字面上看,一般是易懂的,但要据此材料在考场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构思成一篇佳作,则不那么容易了。因此,考生要想写好一篇供料作文,我认为因果分析法不失为一种上策。 世间万物都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联系,这种因果联系是事物产生和发展的最本质的联系。所以,在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谁找到了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谁就有了反映事物本质的发言权,他的作文立意就一定较为深刻。下面举例来谈。 例1“一位讲心理学课的老师,每当上课的时候,总是从随身携带的一个小瓶…  相似文献   

14.
你来我往     
《中等职业教育》2004,(23):39-39
看到你们编的刊物,我感到特别好。每次杂志一到,我们班的同学们都会抢着看。杂志里有不少我们不懂的知识。真是太适合我们阅读了。希望你们越办越好。东阳市技术学校孙行者总是非常羡慕杂志上那些同学写的文章,自然流畅,而我每次跃跃欲试的时候,总是被人泼一瓢冷水。写了好几天的文章,也总是没勇气寄出去,最后也就放弃了!有时候,很想把对事物的感受写下来,但总觉得  相似文献   

15.
[总体阅读思考] 一、结合以前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联想对我们认识事物和增强表达效果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二、结合以前学过的课文,谈一谈要形成合理的联想需要怎样的条件? [阅读入门指津] 一、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思考过程,它是人们思考问题常用的一种方法。由于客观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具有各种联系的事物反映到我们的头脑中,便会形成各种各样的联想。比如,由老师想到了园丁,由饥寒想到了温饱,由吃水想到了打井人,等等。联想对我们认识事物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联想可以使我们的思维跳开一事物本身的限制和束缚,从与它相联系的其它事物身上受到启示,得到开  相似文献   

16.
单元教学历来为语文老师所重视。新课程的单元组合以全新的面目出现,这说明我们的单元教学面临着新的任务的挑战,必须以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去探索新课程单元教学。新课程淡化了文体,强化了人文性,在单元编排中就有所体现,但是无论怎样变化,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总是存在,总是有规律  相似文献   

17.
我们所能回忆的东西,是童年。我们所能把握的东西,是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东西,是我们此时生活的地方。关于童年十七岁,青年与成年的边缘。但有时还会问自己,到底是不是十七岁,为什么总是怀念着童年美好的事物,那记忆中的游乐场,有着童年的风筝,旋转木马和摩天轮,我们曾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2010,(11):28-29
事物总是在变化的,这变化总有个过程。我们在观察事物变化的时候,要分出它发生了哪些变化,是怎么一点一点变过来的。  相似文献   

19.
事物之间无条件地存在着联系,主要是指事物之间不论在什么条件下,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其含义一是指联系的普遍性,即一事物的内部及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二是指联系的客观性,即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不论人们同意不同意,喜欢不喜欢,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都客观地存在着联系。人们既不能因为高兴而凭空“创造”联系,又不能因讨厌而任意消灭事物…  相似文献   

20.
中介是存在于事物外部的、相对于两事物或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的“第三者” ,它只是在事物发生转变时才参与到事物内部 ,因而事物并不总是“一分为三”的。相对于事物之“一分之二”的观念划分和“一分为多”的实体划分 ,“一分为三”只具数字比附的形式而不具有深刻的辩证法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