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外嫁女权益纠纷,其思想基础是"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其表层原因是行政、司法救济不足,但其背后则深藏着制度性缺陷问题。只有从制度视角认识农村外嫁女权益纠纷,我们才能以一种冷静、理智、改革的心态对待,从而解决外嫁女权益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法律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规定得不明确,这在实践中造成了对农民土地权益的损害。法律应该确认农民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地位,并应该在目前情况下在土地征用、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方面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3.
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现象进行了归类,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性质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资格进行了思考,并就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存在不利于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利于保障农民在土地被征收、征用情况下获得补偿等权益,易造成耕地流失以及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等弊端。为此,应实施农民土地有限制所有权制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回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概念及其法律保护现状,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角度出发,针对如何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保护制度,提出了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制度、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效力、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及征地补偿保障制度等合理性建议,以实现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全面的法律保护,更好地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和农民土地财产权益。  相似文献   

6.
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一直都非常重视农村妇女的权益保障问题.但在农村土地承包中,侵害农村妇女,尤其是"出嫁女"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分析了"出嫁女"权益被侵害的表现及原因,提出处理"出嫁女"权益纠纷案件应遵循的原则,并从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方面对"出嫁女"权益保障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现行立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提前终止后权利人权益保护的规定凸显不足,亟需补充、修改和完善.建议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制定出台<土地承包保障金条例>、<农用土地征收保障法>,对基于不同原因产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提前终止的权利人权益给予相应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社会追求土地与农民结合,在家族中进行群体协作。新中国农村制度设计注重克服土地私有弊端,避免重复王朝衰落周期律,以农村集体替代家族协作功能。农村改革之后确定"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而对于承包经营权实现物权化塑造,乡镇企业兴起探索了农村发展的新途径。当前,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中,既要兑现农民公民权益与国民待遇,又要保护农民成员权益。  相似文献   

9.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问题关系到农民的基本权益。我国法律尚无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统一认定标准,这影响到合理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征地补偿款的分配收益权等系列问题。在理论上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概念,在实践中统一掌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认定标准,对于正确解决相关经济、法律纠纷和社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课题。2007年3月出台的《物权法》首次在立法上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定性为用益物权的一类加以规定,流转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的量要组成部分则成为目前讨论的热点。但是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妇女的合法权益却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甚至出现较多权益缺失的现象。本文试图在分析这些现象的基础上以求寻找合理的救济。  相似文献   

11.
从西方女权社会主义者对男女不平等原因的论述,分析当代中国妇女问题。本文认为造成中国当代妇女问题主要表现层面是男女不平等问题的原因,不是阶级、政治的,而是经济的原因、是男权统治传统积淀到今天而形成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意识。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中期,“妇女回家”与“贤妻良母”的讨论在报刊流行一时。主张妇女回家的多为男性,而反对妇女回家的多为女性。回顾此次论争,考察论争发生的背景及两性观点的歧异,促使人们对女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13.
"大陆花嫁①"政策是"满洲②移民"政策的重要辅助工具。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后出于政治与军事目的,再次提出了向"满洲移民"的计划,并且从1932年开始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屯垦病"的出现使其濒于破产,为了解决该问题,东宫铁男提出了"大陆花嫁"计划,号召女性到"满洲"去。于此同时,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出现了"昭和恐慌",经济疲敝,为了摆脱贫困状态,受到日本(政府欺骗性)宣传的影响,部分日本农村女性渴望到达"满洲",开拓自己的新天地;此外,由于媒体的影响,日本女性对于自己的过劳的生活状态不满,开始渴望获得自由,获得美满的家庭生活,因而选择奔赴"满洲"。随着日本的战败,这些来到中国东北的"大陆花嫁"最终沦落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4.
"剩女"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现象,然而"剩女"的出现并非偶然。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剩女"出现的原因除了女性自身过度追求完美和失恋阴影的固着心理外,还有男性方面的男性中心、认知偏差与过度自卑,以及社会舆论对"剩女"的期望压力和刻板印象。解决"剩女"问题的有效途径主要有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提倡"姐弟型"婚恋和社会的理解和宽容。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写作女性不再认同传统男性中心文化创造的"女性神话",她们不约而同地在她们的小说文本中召唤出不甘于男权压抑,并对封建男权、父权表现出强烈反抗精神的"疯癫"女性。写作女性在具体的性别权力关系中对"疯癫"女性的书写,正构成对传统文化书写中"天使"女性的深刻讽刺和无情解构。  相似文献   

16.
女性的思妇身份是男权中心文化的一种强行规定,其中体现着男性主宰女性的意图。《诗经》时代的女子还较少礼教束缚,有着较大的活动自由,她们的生活空间也相对广阔,情感状态也多有波折,内心世界自然是立体多变的。同为思妇,她们并不同于后世女子,一味地围绕着丈夫缠绵悱恻,诌媚不已,她们有更广阔的情感寄托,也有自信的情感基础。因而,《诗经》中的思妇之“思”,其实应该是女人之“爱”,而不单纯是无主体人格的单相思。  相似文献   

17.
《诗经》中部分诗歌为女性所作,它们是研究文学萌芽时期女性作品的宝贵资料。但鉴于《诗经》中大多诗篇的作者并无可考,今人只能从诗作本身判断其作者是否为女性,并将此类诗歌定名为“女性口吻诗歌”,以区别现已通用“女性诗歌”之概念。以诗歌所反映的生活内容、诗中所用的词汇等判定《诗经》中的女性口吻诗歌,并兼及其在《诗经》各部分的分布。  相似文献   

18.
“恩怨”问题,是伦理学无法回避的问题。面对“恩怨”有三种价值应对模式,六种价值表现形式。本文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探讨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其联系。理解和把握对待“恩”与“怨”的价值模式,对于达到人际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六·二”配备是古巴女排对传统“四·二”配备阵容的创新 ,是国际排坛对阵容的一种新的称谓 .分析“六·二”配备的内涵、特点及要求 ,结合古巴女排的赛场运用做一比较 ,提出了中国女排短期内不便运用此阵容的建议 .  相似文献   

20.
“自传性”成为五四女作家“女性写作”的途径,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女作家的“自传性”小说是真正的“女性写作”。文章用女性主义的眼光对五四女作家的“自传性”小说进行研究,探究其蕴涵的女性意识,有助于我们更直观、真实、深入的认识五四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