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曹翔云 《科学教育》2007,13(3):78-78
据估计,一克反物质与正物质结合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世界上几个最大水电站发电量的总和。科学家预测假如利用反物质推动太空船,六星期到达火星将不是梦想。1反物质的发现1930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提出电子有两种,除了有带负电荷的电子外,还有带正电荷的电子,这两种电荷恰好一正一反,带负电荷的电子叫正电子,带正电荷的电子叫反电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电子只有一种,所以对狄拉克的预言半信半疑。没想到两年以后狄拉克的预言得到了证实,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在实验室果然发现了反电子。后来人们陆续又发现了反质子、反中子等等各种各样的反…  相似文献   

2.
1930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提出电子有两种,除了有带负电荷的电子外,还有带正电荷的电子,这两种电荷恰好一正一反,带负电荷的电子叫正电子,带正电荷的电子叫反电子。  相似文献   

3.
宇航新方案     
制造反物质推进器反物质是什么呢?它们的质量与它们所对应的物质相等,但组成它们的粒子电荷正负和物质粒子相反。例如,电子的反物质是正电子,质子的反物质是反质子。物质我们肉眼能够看得到,但是反物质必须运用特殊的仪器才能观测得到。虽然宇宙中的反物质的存在还在理论研究中,但是在人工条件下,人们在粒子加速器里得到了反物质。1932年人们发现了正电子即电荷为正的电子的存在,1955年人们制造出了第一个反质子即电荷为负的质子。  相似文献   

4.
所谓“守恒”就足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为依据;寻找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总数绝对值相等,复分解反应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离子化合物及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几个连续或平衡反应前后某种微粒的物质的量相等作为解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运用实恒法解题,实际上是利用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某些特定的量保持不变(如:化学反应前后遵循质量守恒、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离子反应中反应物所带电荷总数与生成物所带电荷总数必然相等、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等)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电子的发现,不仅使人类对电现象有了更本质的认识,还打破了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的观点.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与质量的比值叫荷质比,简称比荷,是带电微观粒子的基本参量之一,荷质比的测定在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是研究物质结构的基础.电子的荷质比是由英国的物理学家汤姆生在1897年于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在对“阴级射线”粒子的荷质比的测定中首先测出的,在当时这一发现对电子的存在提供了最好的实验证据.而就现在看,测定荷质比的方法很多,我们分别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粒子,它的质量、电荷量都和电子的相等,但它带正电荷,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反物质。正电子的产生和湮没使人们对基本粒子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文着重介绍了正电子的理论预言过程和实验发现过程及深远意义,并说明了正电子的物理性质及其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8.
龙芸 《培训与研究》2008,25(8):23-25
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粒子,它的质量、电荷量都和电子的相等,但它带正电荷,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反物质。正电子的产生和湮没使人们对基本粒子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文着重介绍了正电子的理论预言过程和实验发现过程及深远意义,并说明了正电子的物理性质及其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失去电子的总数与得到电子的总数相等,即化合价升高的总数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相等,对于离子反应来说,反应前后的电荷总数相等.利用该规律可对氧化反应方程式进行配平及有关氧化反应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李辉 《广东教育》2006,(3):37-39
化学反应的本质只不过是原子间的化舍与分解,即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因而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从反应中发生的电荷改变情况研究可见,既然反应前后物质均呈中性,所以非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呈中性,非氧化还原反应中阴、阳离子电荷总数应相等,而在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的总数应相等。  相似文献   

11.
1930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提出电子有两种,除了有带负电荷的电子外,还有带正电荷的电子,这两种电子恰好一正一反,带负电荷的电子叫正电子,带正电荷的电子叫反电子.  相似文献   

12.
四位获诺贝尔奖的美籍华人科学家李政道,物理学家,1926年生于上海。因与杨振宁发现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同获1957年物理奖。杨振宁:物理学,物理学家,1936年出生在美国,祖籍安徽合肥。1957年与李政道同获物理奖。丁肇中:物理学家,1936年出生...  相似文献   

13.
丁国圣 《考试周刊》2010,(48):184-185
一配平原理:化合价升高的总数等于化合价下降的总数,即得失电子守恒。反应式等号两边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即电荷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即质量守恒。  相似文献   

14.
磁有南极和北极,电荷有正电荷与负电荷;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与磁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呢?它们之间可不可以相互转化呢?这激发了许多科学家的探索欲望.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终于发现了电流的磁效  相似文献   

15.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所带正电的电荷跟核外所有电子带负电的电荷相等,原子处于不带电的中性状态.当中性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时,原子核所带正电的电荷跟所有电子带负电的电荷不相等,物体就带了电.用摩擦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在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对电子束缚能力较弱的原子核失去电子,从而该物体带正电,而另一物体由于得到这些电子而带上等量负电.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后,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后,有机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这种用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摩擦起电.电荷之间相…  相似文献   

16.
一、配平原则 1得失电子守恒——还原剂化合价升高的总值等于氧化剂化合价降低的总值。2.电荷守恒——反应方程式两边所带电荷的总值相等。3.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相似文献   

17.
揭示物质之谜的一场竞赛刘家伟,陈敏全世界的物理学家正在为下一个高能物理前沿领域建造加速器。三大洲的高能物理学家正在一项了解为什么宇宙主要由物质组成的竞赛中你追我赶,奋力争先。虽然一度假定物质与反物质数量相等的理论已被修正以适应这一不对称现象,但物理学...  相似文献   

18.
等电子粒子是含有相等数目电子的微粒,如果等电子粒子中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相同电子数则该粒子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一般有相似的结构和某些相同的性质。等电子粒子常见于推断试题中,而等电子体常见于信息题当中,主要为利用等电子体的性质推断分子的结构与性质。现就有关等电子粒子与等电子体常见考查知识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何文周 《中学物理》2012,(10):64-65
例1 在xOy平面内有许多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从坐标原点O不断以相同大小的速度v0不同的方向射入第一象限,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0.
1919年美国物理化学家IrvingLangmuir提出:原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的分子,结构相同,物理性质相近,称之为等电子原理.相应的物质互称为等电子体,例如N2与CO,CO2与N2O,互为等电子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