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比较、分析列宁由“直接过渡”向“迂回过渡”的思想转变和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 粮收集制,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思想观点入手,着重揭示了《论粮食税》中所包含的一切从实际出 发,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观及由此衍生的诸如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允许贸易自由,发展和利用商 品货币关系、正确处理工农联盟问题等一系列丰富的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2.
列宁的退却策略是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策略思想.退却策略的精义在于以辩证的态度对待"强攻"和迂回、进攻和退却,通过进攻与退却、"强攻"与"围攻"的灵活转变,为最后的胜利前进创造条件.退却策略有着深刻的历史教益.在当代,退却策略对于科学理解如何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实现民族复兴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过渡时期理论是以发达资本主义为起点的直接过渡的理论。20世纪的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发生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并不违背唯物辩证法;但是,由于过渡的起点变了,就不能照搬马克思的直接过渡理论。落后国家不能直接而只能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列宁对马克思过渡时期理论的重大贡献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列宁十月革命后对俄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凝聚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实践上的艰辛探索和呕心沥血,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历了由直接过渡到迂回过渡的转变,其间提出的许多新思想,新理论,对我们推进改革开放进程,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概括苏联20年代党内两场重大斗争的基础上,指出斯大林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中,实现现了以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为基础的左翼反对派的诸多政策主张.本文认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以经典理论同迂回过渡理论的“揉合”为基础,以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殊矛盾和严峻的国际形势作为内外条件的产物.它的出现和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它的弊病只有经过曲折发展后才能被认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说明落后国家绕过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在前期必然是十分曲折的,但仍不能因此否定这是一条通向共产主义更少曲折、更少痛苦、需时更短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落后的俄国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经过“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直接过渡的尝试后,最终形成了以新经济政策为主要内容的迂回过渡理论。列宁过渡时期理论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启示:落后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或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始终尊重国情,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不能急于求成;社会主义实践中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防止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必须充分估计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性,时刻做好应对困难和阻力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尤其是探索诸如俄国这样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一直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关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列宁后期思想的发展始终贯穿着社会主义建设这条主线。早在1918年春天,列宁就意识到他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论述的巴黎公社分配原则在俄国这样“最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是行不通的,多次提出“我们应该研究走向社会主义这极端困难的新道路的特点”,以便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列宁在经济建设问题上的新思想,是在接受“直接过渡”,尤其是“战时共产主义”惨重教训的条件下产生的。其主要内容是: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商品经济,利用资本主义技术和管理为苏维埃国家建设服务;特征是渐进、“改良”。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对落后国家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列宁 1921-1924年农民思想演进中就充满了人文精神.从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意味着农民生存主体的回归;从共耕制到合作制体现着对农业迂回过渡中的以人为本;从经济政策到文化政策的转变蕴含着对农民发展的关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以此为借鉴,不断弘扬人文精神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线,以农民利益为本来实现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入手,论述并评价了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过程,分析了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列宁思想的嬗变。指出,在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和“直接过渡”的痛苦摸索之后,列宁毅然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改变了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  相似文献   

11.
十月革命揭开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时代大幕,列宁对这一崭新的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两种制度和平共处”和“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认真研究列宁在两制关系上的宝贵经验,有利于我们正确处理当今时代两种制度的关系问题,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在阐述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继承和发展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列宁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制”关系的基本思想,提出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整个历史时代,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马列主义关于“两制”关系的基本思想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资本主义的方法,指明了处理“两制”关系的方向,还勾勒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列宁真的提出过“一国建成”思想吗?》一文的批评进行了反批评,认为否定列宁在俄国国内战争结束以后,形成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即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思想是错误的,把列宁的“一国建成”思想混同于斯大林的“一国建成”论,也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发展而来的,社会主义必须继承、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用的东西,列宁十分重视国家资本主义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的作用。阐述列宁对国家资本主义的认识及其实践并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根本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许多人认为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持快速、激进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其实 ,这是对列宁思想的误解。因为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领导实施的“计算和监督”,是“非剥夺剥夺者”的措施 ,与此相关的思想是“非社会主义改造”的、渐进过渡的思想。虽然这一时期列宁领导进行了国有化 ,但他认为其目的是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 ,不是为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不能由此推断他持快速、激进过渡的思想。列宁自己曾说 ,他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思想 ,即渐进过渡的思想 ,可以追溯到十月革命胜利初期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列宁“利用资本主义”思想,是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核心与实质,是列宁晚年思想的重要理论特色。列宁新经济政策虽然在列宁逝世后被“斯大林模式”逐步中断了,但按列宁的本意,是需要整整一个历史时代的。列宁“利用资本主义”思想,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大贡献。邓小平称赞列宁新经济政策是个好“思路”。新经济政策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重要思想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7.
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现直接过渡思想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后,列宁实行了部分恢复小农生产和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政策的改革,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再认识并取得重大成果.半个世纪之后,社会主义中国也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开始了宏大的改革工程.在中国改革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则是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宝贵财富.中国的改革和列宁的改革在起点、内容、成效、主观性、指导思想方面都是不尽相同的.通过对两次改革的比较分析,可以总结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基本经验: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配套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必须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必须保持政策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以粮食税为改革突破口,创造性地运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成功地把社会主义与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结合在一起,大力发展商业,这一时期列宁资本主义观呈现出由偏激向温和、由直接过渡向间接过渡、由借鉴向创新的演进特点,这种演进不仅帮助经济文化落后的苏俄探索出走向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行道路,也对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及恩格斯逝世前对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反思,伯恩施坦以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的发展完善为基点,力图修正无产阶级原有的斗争方式以实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列宁在总结资本主义发展形势的同时批驳了伯恩施坦的这一理论,并结合俄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探索出一条东方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实现路径的理论。二人对社会主义实现路径的探索反映出当时东西方在社会主义问题上的两种不同看法,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比较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发。  相似文献   

20.
列宁初步探索了同俄国实际相适应的社会主义迂回过渡的途径 :有计划地利用国家资本主义 ,有计划地利用商品、市场等中间环节来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这样的精神和原则 ,在邓小平理论中也有深刻体现。这一点不仅对中国 ,而且对其他国家社会主义运动也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