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伟是个高一男生,但他从周一开始,说什么也不去上学,在家里已经呆了三天了。家里对天伟寄予了很大希望,他好不容易上了高中.不上学怎么得了?于是,家人亲友轮番劝说、教导,天伟就是不肯去学校。孩子究竟怎么了?家长着急地拨通了心理咨询专线:“听说您帮助了不少人,求您帮帮我们的孩子吧!”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我的儿子今年暑假开学应该上初三了,可是下学期还不知道应该让他去哪上学呢!初中两年给他转了三次学。他是一个爱捣乱的孩子,不好好学习,还扰乱课堂秩序,下课经常和同学打闹。老师都把他当做“不良少年”,已经三次让学校给退了回来。他自己也不愿意再在学校呆下去,一点自信心也没有。可是他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还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就这样不念书了,呆在家里,无所事事,真是让人提心吊  相似文献   

3.
婆婆练摊     
吴婷 《家长》2012,(5):42-42
几个月前,我们把乡下的婆婆请到城里,让她接送孩子上学。除了接送孩子时出门,其他时间婆婆都呆在家里。日子久了,婆婆便说呆在家中太闷。我和老公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又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4.
经营梦想     
他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户家里,小时候家里很穷,很小就跟父亲下地种田。在田间休息的时候,他望着远处出神。父亲问他想什么?他说将来长大了不要种田,也不要上班,他想每天呆在家里,等人给他邮钱。父亲听了,笑着说:“荒唐,你别做梦了!我保证不会有人给你邮钱。”后来他上学了。有一  相似文献   

5.
经营梦想     
他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户家里,小时候家里很穷,很小就跟父亲下地种田。在田间休息的时候,他望着远处出神。父亲问他想什么?他说将来长大了不要种田,也不要上班,他想每天呆在家里,等人给他邮钱。父亲听了,笑着说:“荒唐,你别做梦了!我保证不会有人给你邮钱。”后来他上学了。有一  相似文献   

6.
<正>【剧情简介】小E是一名初三学生,这学期开始常常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接受身体检查却查不出什么问题。他已经因“身体不适”陆续在家里休息了几个礼拜,父亲和母亲想劝孩子去上学,但是小E总说:“等我身体好了的时候,我再去上学,这也来得及,反正家里经济状况还可以,不是养不起我。”  相似文献   

7.
不少家长对我说:“我的孩子一天到晚总是忙忙乱乱,做事毛手毛脚,丢三落四的。”“我的孩子每天上学总要把一些学习用具落在家里。”“我的孩子平时挺聪明的,一到考试就是因为马虎,错好多题。”“我的孩子在家做点事也是摔坏这个,碰坏那个,真是让我们着急,怎么说他也不管用,怎么办呢?7”  相似文献   

8.
一位四年级的小学生沮丧地回到家里,猛地扑到母亲的怀里“哇”地大哭起来。他哽咽着说:“妈妈,老师说我是个笨蛋,他不要我去上学了。”那位母亲不禁一愣,片刻后,她坚毅地捧起孩子那流泪的脸蛋说:“孩子,你比任何一个孩子都强,我亲自教育你。”经过一番安慰,那个孩子很快破涕为笑,安静下来。这个孩子就是一生有两千多项发明,极大地造福于人类世界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他在被老师赶出校门之后,在家里跟母亲学完了小学课程。母亲“你比任何一个孩子都强”的话鼓舞了他,赋予了他自尊,成为他童年甚至一生的心灵支柱。爱迪生母亲的话是一句暗示。…  相似文献   

9.
最美的一觉     
包利民 《课外阅读》2006,(10):32-32
我读初中的时候,大哥早已辍学了,帮父亲去后山采石场拉石头。那时家里很穷,根本供不起两个孩子上学,于是大哥选择了放弃读书,他说“不如帮家里干活,把弟弟供出去!”  相似文献   

10.
强强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学习好,身体也好,才上五年级就已经长得快有妈妈高了。可令强强和父亲烦恼的是,强强的胆子特别小,他从来不敢一个人去上学,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连大白天妈妈叫他到楼  相似文献   

11.
《家长》2010,(2):6-6
“儿子刚出生时,大病一场,医生叮嘱我们要爱护孩子,不能让孩子哭。因此,孩子备受宠爱。3岁后,孩子跟着我们在虎门生活。他脾气倔强,不顺着他,他就不吃不喝不上学。去年,我送他去一所较好的私立小学读书,希望封闭式管理能教好他,谁知道他放学回到家,就嫌家里穷……”何女士哭诉道。  相似文献   

12.
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虽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却不是个爱学习的好学生。每天送他上学的时候,他都极不情愿地噘着小嘴,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偶尔,还要煞有介事地感叹一句:“唉!我要能像爷爷那样整天呆在家里看电视,那该多好啊!”那副无奈而向往的表情使我在忍俊不禁之余又多了几分忧虑。如果儿子能安分守己地坐在课堂里,我是不会去计较他每次考试是否能拿100分。本来嘛,六七岁的孩子就应当在玩具中度过他们的七彩童年。可是,儿子那顽皮的小脑瓜中常会蹦出一些“奇怪”的小火花,去任意诠释老师教给的词汇,类似“生活”、“下课”、“放学”这…  相似文献   

13.
内心的命令     
一位失足青年回忆说:“教我的那位老师开始时对我挺好,说有缺点不怕,改了就好。只是因为有一次我又犯了错误,被学校知道了,我觉得以前曾当着老师面表过决心,没脸再上学,便在家里呆了一星期。这期间,我盼望老师能捎信让我去上学,但一直没人来找我。我就这样鬼混下去了。”从这位青年的诉说里不难看出,他的老师对他也曾倾注过爱,“有缺点不怕,改了就好”,就是从爱出发的一种鼓励。但是显而易见,这种爱是  相似文献   

14.
翅膀 《家长》2010,(11):20-21
前日,朋友找我哭诉,说她正在上初三的儿子不想去上学了,天天呆在家里玩儿电脑、看小说,也不和父母说话。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正在为中考努力拼搏,自己的儿子却如此,她怎么能不心急如焚呢?  相似文献   

15.
《家庭与家教》2006,(11):51
前一阵回老家时,遇到一个姓包的农民,他说他的大女儿考上成都的一所外国语大学,小儿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学。我立刻就对这位黑黑瘦瘦的农民充满了敬意,问他“:你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好办法呢?”他笑一笑说“:我的办法和别人不一样,不是我教孩子,而是让孩子教我。”“让孩子教你?”我更来了兴趣。他说“:是呀,我小的时候家里穷得供不起我读书,要指望我教孩子,那只能是笑话,但如果我不管他们,由着他们瞎混,我又不甘心。想来想去,我想了一个好办法——等他们上学读书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他们一起学。他们每天从学校回来,我都让他们把老师讲…  相似文献   

16.
张淼  郝晓怡 《小学生》2007,(9):32-33
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不想呆在家里。于是,他对自己的妈妈说:“我要逃跑。”  相似文献   

17.
在路上     
中学时代,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他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里。家里很穷,他很小就跟父亲下地种田。在田间休息的时候,他望着远处出神。父亲问他想什么,他说将来长大了,不要种田,也不要上班,他想每天呆在家里,等人给他寄钱。父亲听了,笑着说:"荒唐,你别做梦了,我保证不会有人给你寄钱。"后来他上学了。有一天他从课本上知道了埃及  相似文献   

18.
一个男孩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心理咨询室。男孩的父亲一脸的愁苦:“马老师,您帮帮我吧———这孩子说什么也不想上学了,这可怎么办?”男孩已经14岁,我感到需要先和男孩进行单独会话:“你这个年龄正是读书的时候,大家都在学校里,你却不愿意去上学,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难。能告诉我吗?”“我从小就身体不好,胃有毛病,总吐,也可能是教室的空气缺氧。”说话间一副病痛的样子。就我所知,通常胃病不属于儿童,况且教室也不会缺氧到让人呕吐的程度。于是,我问:“现在如果不吐了,你愿意去学校吗?”“不愿意,到学校考试也考不好。就愿意在家里呆着,早起…  相似文献   

19.
丁刚 《中学教育》2007,(3):62-62
奥斯丁是我的一位美国朋友的孩子,6岁时就上了学。奥斯丁上学没多久,父母就发现了他的变化。不小心碰了妹妹,他马上就会说“对不起”。家里来了客人,他会像主人一样与客人握手,还要说一句“见到你很高兴”。坐车的时候,他还会提醒爸爸一定要系好安全带。一这些当然都是他在学校里学到的。  相似文献   

20.
南山秋 《小读者》2013,(7):69-70
如果家里有这样一个孩子,从小就喜欢捣动个“小买卖”;上学学习成绩平平:与同学格格不入;衣着邋遢,影响校容,让校长找到家里:甚至叛逆地出走。一定会有一些家长惊呼:“怎么让我摊上这样的孩子呀?”“这样的孩子我可怎么管啊?”让我讲一个美国男孩的故事吧。也许听完这个故事,你会重新审视你的孩子,说不定还会刮目相看呢。这个小男孩叫沃伦,出生于一个美国普通家庭。五岁那年,沃伦在自家门外的过道上摆了个小摊,向过往的人兜售口香糖。后来他又改卖柠檬汁,这次不是在自家门前,而是换到了地段更加繁华的拉塞尔家门口。拉塞尔是沃伦的发小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