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诗歌教学中,通过充分展示和把握诗歌的时空观念,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意识,使学生进入想像的殿堂。诗歌的艺术形象无不是在特定时空里的艺术形象,它的存活永远离不开时空的土壤和家园。一旦离开了时空因素,艺术形象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时空因素既是一般想像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诗歌艺术想像的前提和基础。可以说,有时空才有想像,有想像才有诗歌艺术。而艺术想像就是由时空支撑起来的一片灿烂的星空。要想进入这一片灿烂的星空,我们只能沿着时空的路径慢慢地攀登。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只有好好把握和展示诗歌的时空,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  相似文献   

2.
任何诗歌的境界都以时空形式存在,既表现为一种时间流程,又表现为一种空间展开,构成诗歌内部的时空结构。这种时空结构受诗人情感支配,并由具体的时空意象作为建构载体,最终指向诗歌意境的创造,使整个诗歌作品成为一个整体和谐运转,令人涵咏回味不已。  相似文献   

3.
联想与想象作为一种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可以打破古典诗歌与学生之间的时空距离,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想象,能够超越时空,激发人的思维活动。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只有激发学生的想像力,才能把诗歌所描绘的场景还原、再现,才能把学生的心灵和诗歌的意境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振动,才能使学生的情感与诗歌所表现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才能对诗歌深远意境的体验更加丰富。同时学生的想像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既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动机上的“想学”,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思维上的“能学”,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会学”。初中有60首古典诗歌的教学任务,诗歌教学是重点更是难点,年代久远,时空跨度大,要想真正领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需要每个参与者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存,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多层次、多角度地品味诗歌。笔者在诗歌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想学”,并培养学生的“能学”和“会学”能力,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很好地体现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情感交流,送学生一双自主学习、自由飞翔的翅膀。  相似文献   

6.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想象力高、情感丰富、语言凝练等特点,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这种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能充分体会到古人的意趣与思想。但是,由于时空的局限性,学生在诗歌学习的过程中难以产生共鸣,认为诗歌学习较为枯燥,有畏难情绪。本文提出了以下三个方向:视听结合、情绪调动以及开放教学时空,旨在解决诗歌难理解、易枯燥的问题。在文中,笔者也以自身的教学经历为例,充分说明上述方式的可行性,阐述了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中,最大限度地实践上述理论,从而真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们在诗歌教学课堂中参与进来,徜徉在词韵歌赋之中,感受诗词文化之美。  相似文献   

7.
本从时空设计和时空对比两个方面,援引典型的作品,对汉语古典诗歌时空因素的艺术布局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正诗歌是充满时空张力的艺术世界,在方寸天地中,诗人"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融合现实时空、历史时空和心理时空,将空间扩展延伸甚至再创造,使诗歌云蒸霞蔚、气象万千。这就给我们读懂诗歌造成了不小的障碍,而高考诗歌鉴赏也经常就时空来设问。因此,关注和把握诗歌中的时空往往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是鉴赏诗歌的密钥。一、时空的对比诗歌往往通过时空的对比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对比  相似文献   

9.
综观文学研究者就诗歌赏析提出的种种技法.可用“披文人情,知人论世,感悟妙语”来概括。然而,这一法门对于学力尚浅、古代文化知识储备极少的当前中学生而言,仍未免过于抽象和模糊.何况当下的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时空因素不利于学生去体会诗词中的真实情感.更无法体味以“含蓄、凝练、跳跃性”著称的诗歌语言。致使当前学生“读诗色变”.根本无法与古代诗人形成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
诗歌语言高度精练,内涵丰富,时空跳跃大,而学生又接触较少,教学中多数教师感到乏术,难得要领,故而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一首诗歌同教一篇散文、小说无甚差异。课堂上,教师常常讲得眉飞色舞,而学生真  相似文献   

11.
古典诗歌的形象多解性、情感含蓄性、语言跳跃性以及时空的久远等因素成为鉴赏者准确把握其“诗情画意”的瓶颈。教学中,教师费力、学生耗时,却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如何走出这种尴尬的境地呢?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在理解领悟诗歌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认识和体验,进行课内课外、天上人间、古今中外超越时空的联想和想象,使诗歌的文字符号变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有助于学生拓展思路、活跃思维,有助于学生进入欣赏的更高层次——在“采菊”(欣赏活动)的悠然中,窥视“南山”(诗歌内容)的幽远之态,从而为学生鉴赏古诗打开了另一扇窗…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诗歌现存一百六十余首,诸体皆备,题材多样,审美观照呈现出散发式的多维状态,其诗歌在审美艺术上取得极高成就,在时空形态方面尤其有着显的创造,构建起一个新颖而完美的时空审美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运用时空关系构筑诗歌意境,是近体诗客观存在的现象,可以说近体诗无一首不涉及时空概念的。本文从时空与传统文化、近体诗中的时空表现以及时空结构与意境创造三方面入手探讨了这一文艺现象。  相似文献   

14.
诗歌教学中,"做活诗人,做活时空,做活诗声,做活诗情,做活诗脉,做活诗言"就会做活诗歌教学。诗歌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诗情画意,"情"就是诗情,"景"就是画意.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因此对诗歌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的技巧、方法做一些探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九叶诗派的知性品格,来自诗人们知识阶层文化出身、中西诗歌哺育经历和特殊时代现实激发的合力完成。九叶诗歌具有鲜明的时空意识、思辨性和多向度特质,对戏剧化结构与隐喻性结构的探索,连同“思想知觉化”的语言倾向都令人过目难忘。在立足中国文化传统、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手法、积极投身时代洪流的同时,九叶诗歌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创新,最终耸起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一座高峰,并且成为一种丰沛的审美资源与深刻的思想资源,可以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16.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超越时空,形式多样,不同程度地再现了自然与社会生活.它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有利方式。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我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用现代诗改写《水调歌头》,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诗歌是文艺星河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它因记录着诗人思想的光花;饱蘸着作者感情的琼浆;剪辑着特定时空下的人事风光。又因其文字的凝练简约,表达的隽永含蓄,往往使学生对其内容的准确把握带来一定的障碍。这样,若再施以注入的教法,不要说领略韵味,仅理解就味如嚼蜡。因此,在诗歌教学中,突破  相似文献   

18.
时空艺术是诗歌艺术表现的一种重要手段,李颀的送别诗《送魏万之京》通过静态时空与动态时空交错并举、物理时空与心理时空的闪转腾挪、宏观时空与微观时空的相互比照,为诗歌创造了一个交错融合的时空背景,抒发了自已对挚友离去的依依不舍,同时表达了对好友积极进取的劝勉。本诗是李颀熟练运用时空艺术的典型。  相似文献   

19.
英汉诗歌创作往往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展开的,而时空的有序性能使诗歌具有一定的语篇衔接功能。文章探讨时空连接手段在英汉诗歌中的运用,阐释时空连接手段对诗歌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的作用,并以此拓展人们欣赏诗歌的审美视角。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既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动机上的“想学”,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思维上的“能学”,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会学”。初中有60首古典诗歌的教学任务。诗歌教学是重点更是难点,年代久远,时空跨度大,要想真正领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需要每个参与者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存,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多层次、多角度地品味诗歌。笔者在诗歌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想学”,并培养学生的“能学”和“会学”能力,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