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秀玉,三联书店原总编辑,一位追求图书个性的出版家.她退休后做的第一本书,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日前在上海召开的"畅销图书营销研讨会"上,董先生谈了自己的做书过程.  相似文献   

2.
"严阵以待"意思是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迎击来犯的敌人(严:严整,这里是"使严整"的意思).语出<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三年>:"赤眉馀众东向宜阳.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陈(同‘阵')以待之."例如<明史·成祖纪二>:"六月甲辰,阿鲁台伪降,命诸将严阵以待,果悉众来犯."吴伯箫<响堂铺>:"以一团埋伏在响堂铺迤东神头河南的西岸,封锁消息,严阵以待."李国文<月食>:"那股偷袭的匪徒,看到这支严阵以待的队伍,犹豫了一阵以后,别转马头跑了."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空穴来风"的讨论 2000年上半年,<中国新闻出版报>曾就"空穴来风"这一成语的用法刊登了两篇观点截然相反的文章.第一篇文章认为,"空穴来风"近似"事出有因",<文汇报>上的一则标题<普京语惊四座并非空穴来风>中的"空穴来风"用错了.  相似文献   

4.
"正式行文"这一概念自从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政府各部门)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中第一次出现之后,未见有任何法规性文件或补充意见等对之作出解释.<兰台世界>2009年7月上半月发表的何世龙<何谓"正式行文">一文(以下简称何文),在一定程度上对"正式行文"作了阐释,对于"正式行文"这一概念的认识起到提醒作用,同时也呈现出它的学术价值.但何文存有某些未尽之意,亦似有某些疏漏或误解,在此一并提出以作补正.  相似文献   

5.
偶翻<申报>的<自由谈>,想起了张资平.此公在上一世纪的三十年代,曾经以三角四角名噪一时.他办了个乐群书店,出版<资平小说集>,还主编<乐群>月刊,在刊物上登出广告,声称要"搜印全集以飨读者",俨然是文坛巨子.鲁迅先生在<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一文中说:将<张资平全集>和"小说学"的全部精华提炼出来,"那就是--△".真是鞭辟入里,一针见血!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人的生活方式、理念虽然广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但是仍然遵循着传统的家庭婚姻生活模式,因此,婚姻家庭剧是电视剧的主打产品.在反映婚姻家庭生活的电视剧中有不少是直接以婚姻为名字标识的,如<结婚十年>、<新结婚时代>、<晚婚>、<金婚>、<中国式离婚>等,几乎包含了"婚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7.
1944年9月5日,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县石峡峪烧木炭时,不幸牺牲.9月8日,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毛泽东发表重要讲话.9月21日,延安<解放日报>以<警备团追悼战士张思德同志毛主席亲致哀悼>为题,全文发表了毛泽东的讲话.9月22日,新华社播发了这篇新闻,各根据地的一些报纸先后作了转载.就这样,张思德的名字与"为人民利益服务"联系在一起,传遍了全国.1953年,这篇讲话以<为人民服务>为题,收入了<毛泽东选集>,在党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成为不朽名篇.  相似文献   

8.
记者在新闻报道上署名,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要对所署名发表的稿件的真实性承担责任.在工作中接触到一些同行,发现他们发表批评报道时经常不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如去年4月7日<21世纪经济报道>上的<安徽当涂粮库空置调查>所署记者的名字王小东,去年11月6日该报刊登的<太湖一线治理报告>所署的记者名字刘语,都是用了化名.<江南晚报>的不少记者采写的批评报道都用一个叫"金勇"的化名在报上发表……笔者在媒体从事了十多年的批评性报道,多次遭到无理纠缠,也萌生过要在稿件中署化名的想法,但后来还是坚持采用自己的真实姓名.我对此有过-番思考,愿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9.
庄电一 《今传媒》2007,(2):54-55
2006年11月7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我采写的长篇通讯<"马铃薯博士"的马铃薯"情结">.这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并不认为,这篇通讯就算写得好了;这篇通讯,也不是我自己最满意的一篇.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欧美国家流行的"社区报"受到我国新闻界的关注,吸引了业界和学界去研究探索.2001年8月10日,作为全国城市社区传媒试点的深圳<南山日报>打出"社区报"的旗号,同城<龙岗日报>也很快跟进;2004年2月8日,号称"中国第一张社区报"的<巷报>在吉林省长春市推出;2004年3月,<华夏时报>第四次改版时调整都市报定位,号称要打造"中国第一份商圈社区报";长沙<东方新报>也在2004年下半年开始社区报探索.  相似文献   

11.
喜爱恐怖小说的读者都知道"773"这个诡异的数字,随着<我遇见了我>、<三减一等于几>、<天惶惶地惶惶>、<三岔口>、<阿丝地狱>、<后湖鬼戒>等一部部恐怖悬疑小说精品面市后,773系列丛书也成为了中国本土恐怖小说的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12.
"走,还是留" 说到人,许多有鼻子有眼的生动"场景"或"段子"在西安报业同仁中被反复描述或口口相传: --凡讨论西安报业,都绕不过张富汉和刘东明这两个名字,可在1997年之前,张富汉只是陕报大院里无足轻重的一个.他在早先的<三秦都市报>作副总时,曾提出学习<华西都市报>模式的思路,但种种因素,最终选择"出走".  相似文献   

13.
2004年6月,作为"PHP新书"之一,PHP研究所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聪明人的说话方式愚蠢人的说话方式>.初版首印2万册.到了2005年3月,已经重印34次,发行150万册.仅仅9个月的时间,这本书就突破"百万册畅销书"的大关. 用心宣传促销 <聪明人的说话方式愚蠢人的说话方式>的作者樋口裕一,主持日本著名通信修改指导垫"白蓝塾",被誉为"小论文之神",是文章指导第一人.  相似文献   

14.
南北朝时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403-444)在著名的古代小说集<世说新语>中讲了一个故事,说东晋的蔡谟(他因被授以司徒,坚不肯就而被免为庶人)在江南见到一种状似螃蟹的蟛蜞,弄来烹煮了吃,吃后腹泻大吐,狼狈不堪.他后来把这件事告诉他的朋友谢尚.谢尚说:"阁下一生劝人博学苦读,自己却连<尔雅>也未读透."他的意思是指<尔雅>中本有"蟛蜞"条目,说明那不是螃蟹,是吃不得的.  相似文献   

15.
最近从<燕赵都市报>上看到一篇<未上天先自焚(肩题)合肥市一架自造飞机滑行时被烧毁(主题)>的报道.这则消息说的是一飞机爱好者用汽车和摩托车配件,花了一个月时间,自造了一架重达200多公斤的简易飞机在滑行时起火,被烧得面目全非的事.消息虽然新闻要素齐全,交代的十分清楚,文字语法上也没有多大的问题.然而,遗憾的是,读了之后,让人总觉得心里不舒服.笔者认为,问题就出在肩题"未上天先自焚"这一句上.虽然作者在制作这一标题时费了点心思,写得也比较新颖幽默,然而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缺乏"人情味",没有"幽默"到地方上.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各种关于<红楼梦>的书籍频繁出版,据不完全统计,除各种形式的<红楼梦>文本外,2004年以来出版的关于<红楼梦>的图书在140种以上,单是2005年前十个月就有六十余种.这种"红楼"出版热潮在学术界和大众读者间形成了新一轮的"红楼热".2005年中央电视台10套"百家讲坛"栏目关于<红楼梦>的讲座更是由于得天时地利,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轮的"红楼热";出版界紧随这一社会风尚,大量出版关于<红楼梦>的图书,一时间出版界、图书市场、读书界和媒体热热闹闹.对这一现象如何分析,记者在市场调查的同时,采访了相关专家,以察其实.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酒的故乡,传说在神农、黄帝时便有了酒.据<太平御览>记载:"神农耕而作陶".而陶是用来盛酒的;<抱朴子>载:"黄帝造酒泉法.以曲米和成丹药";<素问>载:"黄帝命作汤液酒醴以为备."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中推知,约在六千年前,人工酿酒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8.
左雁君 《青年记者》2008,(12):74-75
从今年1月31日至2月28日,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南方周末>通过对新闻资源的组合与策划,对"雪灾"作了一系列报道:<雪压中国>,<让历史记住这一"年">、<雪问中国>和<雪立中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理性,正义、良知、爱心,使得万众一心抗雪灾的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契约,先后交足了近38万元购房款,可事隔一年后兴冲冲准备搬进新居时才得知,房子被开发商"一女二嫁",卖给别人了.煦房者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开发商合同欺诈为由,请求"退一赔一",但没得到支持,后以<合同法>索赔,他能获得双倍赔偿吗?  相似文献   

20.
史记 《传媒》2008,(1):76
<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12月11日第31期发表了一篇<"嫦娥"照片可能错了>的文章.文章认为,"嫦娥一号"发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存在差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