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常想让自己成为不落俗套的人,但事实证明我并不是一个脱俗的人。当我穿上一件新衣服,首先想到的是别人会怎样评价它,它会让同学觉得太土吗?它会让阿姨们觉得太新潮不适合学生穿着吗?而往往忽略了自己也应有审美观。当我冬天上街准备戴口罩时,又常常会想街上戴口罩的人多吗?别人会笑话我吗?而常常忽略了口罩只是用来防寒挡灰的,而不是什么会让人笑掉牙的老古董。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师》2011,(11):16
<正>编者按:孩子"入园难",更难的是入好园;幼儿园缺教师,更缺的是好教师。但,何为好?何为不好?不好、好与更好差多少?没有标准谁都难以明辨,甚至连教师自身也会迷茫。而定这个标准有那么急迫吗?答  相似文献   

3.
戒尺,是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当今世人见过此物的虽然廖无几人,但大都从自己的长辈那里听说过它。因而知道它是早年间上学的孩子们最为惧怕的一件东西。 然而,此物虽然早就难以寻觅,但它的变种却仍时常可见。不是吗?在一些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动不动就动“戒尺”的现象还少吗?前些日子,某小学的老师给全班50多名学生每人三巴掌,社会舆论一片哗然。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4.
如今,教师们经常会接触到行动研究这个概念。但对什么是行动研究?怎样做行动研究?很多老师还是心存疑惑,我们在做教师培训时,也经常听到类似的问题。其实,行动研究不神秘也不困难,它潜在于教师工作的各个  相似文献   

5.
影响     
影响实在是一种强大又难以把控的东西,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而越是这样的东西越要小心谨慎,不然很容易在影响中迷失自我。你害怕别人对你的影响吗?你常常施加给别人影响吗?很少有人会思考这种无厘头的问题,更不会对身边无穷多的影响抱有警惕之心。影响,是指对周围人或事物产生的作用。拆开来看,"影"就是影子,"响"就是声响。影子和响声都是难以捕捉和察觉的东西,摸不到,算不清,影响也是如此。影响对人的作用常常是潜移默化的。外界  相似文献   

6.
快起来     
找到你了,原来你躲在这里!起来啦,哥!快起来嘛……你不是说好要带我去湖边游泳的吗?还要抓虾呢!快起来啦,你看阳光多好,满地碎碎的光斑,我们把它拾起来吧!怎么还不起来?是累了吗?睡得好香哦。怎么?又梦到考试了吗?为什么把眉皱起来?还是胃病又犯了?哥,看你消瘦了好多,你是真的累了吧。那么,就在这清凉的树阴下休息一会儿,我自己乖乖地玩,我不闹。我去把换下的衣服都洗了吧,你好好睡一觉……啊,哥,你的书被风吹起来了,你的梦也会飞翔吗?快起来$湖南怀化市三中@杨璇子  相似文献   

7.
时下,满堂灌的课少了,启发式的课多了,而学生大胆质疑的辩论课,却依然是凤毛麟角,甚为鲜见。学生大胆质疑的辩论课为何难得一见呢?从教师一头来看,原因恐怕主要是这么两个:一是怕学生课上提出了疑义,会旁逸斜出,节外生枝,难以按部就班地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二是担心自己会在学生提出的疑难面前卡壳,有损教师的面子。以上顾虑乍看似乎不无道理,而细究起来,又都难以站得住脚跟。  相似文献   

8.
重申"行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良华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5):76-79,37
行动研究在不同的情境中不同程度地被误解和滥用.行动研究追求以系统的科学方法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但行动研究的出现又常常被误解为科学方法的反抗.行动研究恰恰是克服这些困难的系统而科学的研究并显示出参与、改进、系统和公开等精神,而不是"随意性的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9.
真的懂了吗?     
成人学生一般都比较持重审慎又自尊,这就会使他们在课堂上即使不懂也不会轻易提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习惯插入这样的问话:怎么样?懂了吗?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不懂的学生一般是不会做声的。教师千万不要听  相似文献   

10.
探究式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指的是教师通过发现、思考并摸索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得出问题解决办法的过程.探究式专业成长又分为教学反思和教育行动研究两种具体途径.教学反思具有一定的特点和意义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教师在教学反思时有一定的具体要求.教育行动研究有利于加快教育研究模式的变革,是一种具有公开性和系统性特点的探索活动,它包括问题研究、案例研究、合作研究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先看例子: 1.你想与世纪同行吗?若不具有现代文化知识或一技之长是难以跟上时代步伐的。 2.你看过《史记》吗?若司马迁没有超人的毅力,能在受腐刑后完成这一历史巨著吗?我们决不能因一时失意而放弃对目标的追求。 3.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这三个例子具有设问句的基本特点,这些问句有问有答,由问题引出答案。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设问句。第  相似文献   

12.
进入青春期后,同学们的情绪变得更加丰富,有快乐、兴奋、狂喜,也有忧愁、苦闷、沮丧———回答下面的问题,测测你的情绪是否稳定:1.你是否经常觉得别人在注意你的言行?2.你是否总是难以集中注意力,心不在焉?3.有时一个思想在你脑中反复出现,你无法打消它,对吗?4.即使遇到发愁的事,你也很少失眠?5.生活中,你是否总能发现愉快的事?6.面对很难的事,你是否会发抖、出汗?7.你常常毫无原因地感到无精打采和疲倦吗?8.如果你在许多人面前出了丑,你很容易忘记它吗?9.你是否常为噪音烦恼?10.你是否常常为一点小事变得很激动?评分标准:1、2、3、6、7、8…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水能灭火,是因为水又湿又冷吗?那么煤油也是又湿又冷,你试试用煤油来灭火吧。同样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用水洗涤,难道仅仅因为水是液体吗?你把衣服放在水里,看它能不能变干净?把日常生活中这些简单而又难以理解的问题想得津津有味,然后娓娓动听地向我们讲述的人,是前苏联杰出的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米·伊林。米·伊林,1896年生于乌克兰,1953年逝世。米·伊林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爱科学实验,童年时期曾仔细观察和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观察天空和星象。对于普希金等著名作家的作品,他也爱不释手。9岁开始,米·伊林就写了很多有关…  相似文献   

14.
如今,词语教学似乎已被大家淡忘.论述阅读教学的文章铺天盖地,但谈及词语教学的是微乎其微;进行阅读研究的活动接二连三,但研究词语教学的是凤毛麟角.由于缺乏引领,不少教师词语教学陷入误区:或者是束之高阁,不加处理;或者是简单从事,一读了之;或者是长篇大论,过度讲解;或者是小题大做,故弄玄虚……到底如何使词语教学回归本源,使它变得精彩起来呢?  相似文献   

15.
教师常常惊异于青少年学生玩电脑游戏时的轻松和娴熟.教师对此有过指导吗?没有.学生完全是通过自己主动摸索和反复练习而获得这些技能的.  相似文献   

16.
作文批改是令许多语文教师感到头疼又无奈的一件事,费时多不说,收效亦甚微.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对一篇作文读、圈、点、评,直至写出总评,平均耗时也要10分钟,而发到学生手里,是怎样一种情形呢?许多学生都是翻一翻,看一看,内心根本激不起一点波澜.反过来想一想,即使认真看,像作文中一些"书写认真,表达明白,注意修改"等评语对学生又有多少用处?面对这种费力而无效的批改方法,我们不得不反省一下,而研究高效省时的批改方法,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批改作文的实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你想写出不一般的作文来吗?你知道在写作前应该做些什么吗?在写作进程中又应该怎么做呢?写完后还要干些什么呢?听一听老师的讲解吧,也许你从此就有不一样的感受了.  相似文献   

18.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的开篇句,大多数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即:学习并时常温习,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但如今重读此句,我却有些不惑。  相似文献   

19.
鳄鱼猎人的冒险起点站 虽然我堪称鳄鱼专家,但我也会时常陷入这样的疑问:鳄鱼、狮子、狼、大白鲨……这些号称动物界铁嘴巴和金刚牙的家伙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杀伤力?鳄鱼是其中最厉害的角色吗?它们制胜的关键和上下颚的咬合力的关系有多大? 带着这些疑问,我踏上了环球之旅.不同于那些要饱览世界风光的背包客,我手拿测试棒,深入虎穴狼群的行动中,更多了几分紧张和刺激!  相似文献   

20.
<正>当自己是学生时,常常用"夜深人静,昏黄的孤灯下,还在伏案批改作业"来形容自己的老师,觉得那是一种崇高和伟大;当自己成为教师后,常常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认为那是一种标准和境界。岁月悠悠,年过一年,学生也一届一届地毕业了,自己也有了那么一点可圈可点的成绩。然而,心里时常感觉缺点什么。教育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自己有教错了什么吗?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不断地反思着、探索着、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