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教材具有极强的思想性和感染性,是学生认识男女性别社会特征的重要的渠道。尤其在小学阶段,他们在这段时期所接受的性别文化,对他们一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他们会以教材中接受的男女性别文化来形成自己的性别特征,并将之运用到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2.
王芳 《教学与管理》2010,(3):150-151
性别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近当代以来,男女平等似乎基本得到实现。诸多数据表明,男女接受教育的机会日趋接近,女性择业的层次也逐步提高。然而这些只能说明显性的性别偏见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消除,社会文化中还普遍存在着对两性的传统看法。思想品德教材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之一,必然反映出主流文化对性别及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儿童角色游戏的社会性别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咏 《教育导刊》2005,(3):11-14
一、问题的提出 在女性主义研究中,与表示男女两性生理差异的"性别"(sex)相对,用"社会性别"(gender)表示社会基于男女两性差异而赋予他(她)们的不同期望、要求和限制.社会性别反映了社会文化对男女差异的理解,反映了社会文化对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的约定.因此,社会性别是社会文化积淀形成的结果,由此便形成了一定社会的性别文化.社会性别文化是一定社会中的男性或女性在社会文化中所共享的群体特征、行为方式、社会作用及象征意义等.从社会性别文化的角度去考察社会现象,是一种指向性别平等和性别公正的观念和思维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研究意识.  相似文献   

4.
<正>性别差异:性别有"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之分。前者指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差别,后者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这里指的是男性班主任和女性班主任的一切非生物方面的差异,主要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方  相似文献   

5.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性别偏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比较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男女角色数量、男女职业类型、男女角色形象的基础上,揭示出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性别偏见。  相似文献   

6.
欧燕飞 《考试周刊》2011,(43):47-48
无论在古希腊罗马的神话还是社会中,异性与同性之间的性爱都广泛存在,同性之爱更是古希腊罗马十分推崇的文化实践和独特的文化现象。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在古希腊罗马中存在的另一个群体——拥有两种性器官的个体。这种特殊群体的存在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一种有趣而又独特现象。这种拥有两种性器官的个体被称为"两性人"、"阴阳人"或者"雌雄同体",他们不属于男女中任何一方,但是却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他们的存在折射出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性别理想,是一种超越男女性别的独特存在。  相似文献   

7.
性别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近当代以来,男女平等似乎基本得到实现。诸多数据表明,男女接受教育的机会日趋接近,女性择业的层次也逐步提高。然而这些只能说明显性的性别偏见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消除,社会文化中还普遍存在着对两性的传统看  相似文献   

8.
教材选取的人物作为学生的参照群体,对学生接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形成人格特征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人物选取中存在着"去农化"、性别失衡及少数民族人物偏少等偏失,不利于学生平等职业观、平等性别观及中华文化认同的形成。应通过加强中小学教材理论研究、完善中小学教材的编审制度及修订教材等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禅宗文化就其总的性别倾向来说,具有女性性别倾向,但其自身内部亦存在着阴阳互补关系。而恰恰是这种阴阳两性倾向兼有的性质,使得男女两性在解悟和接受禅宗文化时各有所取,侧重不同。当代男性文学创作较为鲜明地体现了禅宗文化阳刚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儿童读物、小学语文教材是我国青少年性别偏见形成的重要源泉之一.我国过去使用的教材存在性别偏见的现象,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云南省小学普遍采用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材.本文尝试对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性别角色进行统计分析,并和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后,发现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较为注意男女平等现念的传播,在课文插图中注意男女性别的搭配,以一男一女为主的画面多次出现,是一大进步.并且教材还兼顾了插图和故事性课文两者中的男女数量的搭配.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的言语活动中,男女不同的性别身份似乎使得他们的语言贴上了性别的标签。语言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许多国家和社会中,男性与女性所使用的语言是有区别的,男女言语的性别差异主要集中在语音、语调、词汇、句法以及言语交际等方面。这些差异折射出语言使用者的社会心理、民族民俗心态、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由于它不是语言自身所具有的天然属性,  相似文献   

12.
本选择苏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教材为研究对象,从课中出现的男女角色数量、男女性格特征两方面调查分析,力图揭示语教材所展示的性别化理念。  相似文献   

13.
禅宗文化的性别倾向对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禅宗文化就其总的性别倾向来说,具有女性性别倾向,但其自身内部亦存在着阴阳互补关系.而恰恰是这种阴阳两性倾向兼有的性质,使得男女两性在解悟和接受禅宗文化时各有所取,侧重不同.当代女性文学创作较为鲜明地体现了禅宗文化阴柔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教材中的性别偏见一直为国内外许多学者所关注。本文以中外教育专家合作编写的《仁爱版英语》教材为研究对象,对教材中两性出现的频次,男女公众人物的不同数量,性别角色,和带有性别色彩的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教材中仍然存在性别不平等与性别刻板现象,并对政府部门、编写者和教师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受西方女权主义思想理论的影响,笔者发现国内外的各种教材中普遍存在着性别倾向问题,当下,新课程改革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了解新课改是否关注性别偏见问题,本文以中外教育专家合作编成的《仁爱版英语》教材为实例,通过统计教材中男女两性出现的频次,分析带有性别色彩的教材内容,发现新课改下编写的教材依旧存在着性别偏见问题,以此提出消除性别偏见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性别文化观念影响着男女两性数学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女性和男性的不同心理、生理特征和数学本身的学科特征,并没有造成两性数学能力差异.促进数学能力性别平等的对策有:继续扫荡“传统性别观”的残余,加强女性的数学教育,建构性别平等的社会性别文化.  相似文献   

17.
汉语和英语在构词、语义、语用及言语交际行为上都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性别语言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男女语言行为的要求发生变化。语体差异是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决定了女性语体特征的形成。社会文化语境会直接影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语用的差异反映了男女两性社会地位的差异。从社会文化语境层面来看,性别词语、闪避词、委婉语及女性规范化语言等句法语用特征均体现着女性语体独特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试论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从狭隘的男女性别二元对立的哲学思维走向多元差异的性别身份立场,重建审美形态的性属特征,追问两性存在的历史与社会状况,建构健康和谐的性别意识形态和文学性别审美意象,在形式文本和历史文化、社会机制中扩展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课程是一种复合文化,教材则是课程文化中重要的文化要素。本文从性别文化的视角,对高中语文教材进行文本分析,挖掘文本隐含的性别信息,以揭示语文教材所展现的社会文化传统和性别文化理念,并提出科学性别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有关艾滋病传播的预防工作是极其复杂的,它要求我们创造一个人们可以自由了解自己性取向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们能够寻找收集所需要的信息,能够得到人们的理解,接受适合他们的服务(而不是被拒绝).能够被列入社会文化、知识的范畴(而不是被排斥在外)。对于男女同性恋,双性恋以及跨性别人群来说,要阻止艾滋病在他们中间的传播,首先需要停止对性取向和性身份的歧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