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明兵部左侍郎张海墓志疏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3年7月,在山东省德州市妇幼保健院施工现场,出土明代兵部左侍郎张海及其妻潘氏墓志两合,其中张海墓志史实丰富,为研究德州张氏家族及德州地方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正《李璧墓志》,北魏正光元年(520年)刻,清光绪年间于河北景县出土,一说宣统元年(1909年)于山东德州出土。今藏于山东博物馆。志石高85厘米,宽84厘米。魏楷书,33行,行31字。志阴字稍大,14行,行4至10字不等。志文书法欹侧峭劲,前人认为其字与《张猛龙碑》极为相似,且兼有《司马景和妻孟敬训墓志》之纵逸。  相似文献   

3.
出身自中古名门吴郡陆氏的陆逵,其墓志系"逆修",即为提前撰写。陆逵一生任官较多,最后官至德州刺史,但史籍无考。从其墓志可知,其事迹颇为传奇且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其中最重要的在于他见证并制止了不见载于传统史籍中的发生在邠宁镇与天平镇的两次变乱。尤其是天平镇的变乱——节度使乌重胤死后原郓州牙兵和支郡兵的变乱,实际上是原淄青系藩镇去河朔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结果,可以视为原淄青系藩镇对去河朔化成为中央顺地的反抗。  相似文献   

4.
随着六朝墓志出土数量的不断增多,墓志的书法艺术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相关研究亦随之越来越多.然而,关于墓志参与者(撰者、书人)的身份问题,学界仍是众说纷纭,究其原因,在于对墓志撰者、书人、刻工的具体分工认识不清.据出土墓志及相关石刻资料判断,六朝墓志在文字形成与刊刻过程中,确实存在撰者、书人与刻工的不同分工.在明了墓志书法参与者具体分工的前提下,再综合考察六朝士人参与墓志书写活动的可能性,以及自东晋至南朝墓志设置目的的变化,基本可以认定六朝墓志的撰者身份:东晋墓志的撰者多为墓主亲属;南朝墓志的撰者则由墓主亲属拓展至友人,其中皇室贵族的墓志甚至由著名文人担纲.而六朝墓志的书人情况,则较为复杂,应区别对待.如此,方能使六朝墓志书法的艺术价值得到客观定位与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所谓墓志,是古代埋在坟墓内的石刻。这些经科学发掘出土的墓志具有完整的文化信息。在洛阳出土的明代墓志中有许多记载妇女的墓志,这些墓志真实反映出明代妇女的生活状况及家庭贡献。  相似文献   

6.
闫丽环 《文教资料》2013,(10):84-85
所谓墓志,是古代埋在坟墓里的石刻,这些经科学发掘的墓志具有完整的文化信息,出土的明代墓志中有许多记载妇女的墓志,这些墓志真实地反映出明代妇女的生活状况及家庭地位。  相似文献   

7.
对唐代贾敦赜墓志拓本的重新释读和讨论,校正了以往对该墓志释文中的一些错误。并通过本墓志的释读,建立起一种对出土古代墓志志文的迻录规范。  相似文献   

8.
<正>【导语】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墓志比较少,因为陕西出土的碑比较多。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墓志大多都是从洛阳的邙山出土的,所以墓志上的书体叫洛阳体。这些墓志水平非常高,当年拓跋氏进入中原,从平成迁都洛阳以后,全部改姓为元,所以墓志回廊中元嵩、元桢、元遥等墓志都是皇家墓志。洛阳  相似文献   

9.
《洛阳新获墓志》收录墓志183通,其中隋唐墓志115通,占全书总数近三分之二。这一百多通墓志,大致反映了隋唐书法基本面貌。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隋唐墓志的书法价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订正了前人的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10.
栾玉皎 《文教资料》2012,(27):27-30
出土墓志作为研究古代语言文字、社会风俗、历史事件等的第一手材料,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其释文作为研究墓志内容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出土墓志数量繁多,释文中文字难免有些讹误,给研究者带来不少麻烦。本文试以《新中国出土墓志.上海卷》收录墓志为研究对象,对其释文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希望在刊误的基础上对墓志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德州是明清时期京杭运河沿岸的重要城镇,在永乐时就是全国最大的三十三个商业城市之一,与当时的北京、南京、杭州、苏州等城市齐名。由运河漕运与交通而引发的德州政治、经济、商贸、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城市的进步及变迁。德州由军事化防御城市向商贸型城市的转变,也体现了大运河综合性功能的发挥。而卫所、仓储、税关等国家政治性机构的设立,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了商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清诗纪事》是钱仲联先生最重要的学术成果之一。20年来学术界对《清诗纪事》与中国诗歌"纪事"系统、选诗与注诗、诗家与条目的编排等方面常有评论。同时,对《清诗纪事》中的诗人小传、诗作乃至文字与标点等进行纠误补阙,力求使之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13.
已故北京大学教授邓之诚先生所著<清诗纪事初编>,人们往往从一般历史学的角度去看待它,并且还有人对它的某些疏忽进行十分严厉的批评.事实上,该书是当代第一部清代诗歌文献学方面的专著,尽管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舛误,但在清诗研究的发展历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曾经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清初浙江西泠"蕉园诗社"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群体,然而现今学术界关于"蕉园诗社"成立时间、主要人物、存续时间等问题的认知,存在诸多分歧和疑问。事实上,"蕉园诗社"的成立时间大约为1665年。"蕉园七子"和"蕉园五子",分别为"蕉园诗社"前、后期的主要成员。"蕉园七子"的活动时间大约自1665年开始,至1669年结束,前后5年。"蕉园五子"的活动时间自1676年开始;1689年前后,"蕉园诗社"因"蕉园五子"的文学活动而达至其鼎盛时期;至1698年,"蕉园五子"因领袖人物徐灿的逝世而解体。与此同时,"蕉园诗社"亦随"蕉园五子"的解体而解散。因此,"蕉园诗社"前后存续时间为34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目前德州市化工企业从业人员的学历构成情况,结合德州学院化工技术人才的培养能力,拟定了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德州市化工教育和化工企业共同发展的规划,提出了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以来,知识分子不得不考虑怎样去把握和处理科学在社会和文化价值系统中的地位问题。胡适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发现"科学",提炼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指出科学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处于正统地位,只是由于材料的不当,才没有能够产生出如同西方一样的科学技术。胡适把"科学"安排进中国学术史,可能存在偏颇,但其苦心孤诣在于提升民族文化的自尊和自信。  相似文献   

17.
田同之是清代康乾之际德州籍诗人中的优秀代表。他的游历写景诗可以被大致划分为京德之旅、齐鲁之游、南游江淮、德州风物等四大板块。这些诗作地域特色明显、体式风格多样、游历路线清晰、文化内涵深厚,从而具有了多种美感价值、重要诗史意义、一定的历史地理学价值和历史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8.
赵令畤与苏轼的交往主要集中在元祐时期。从苏轼对赵的举荐和评价看,两人的关系相当密切,相知甚深。赵令畤元祐时期的仕途升迁得力于苏轼,而随后苏轼遭受贬谪,赵亦受到牵连。赵令畤的创作,特别是词的创作,受到苏轼刷新词风的创作精神的影响,从而体现出独立的个性与风格。  相似文献   

19.
加快推进济德一体化进程,积极融入省会城市圈,对于德州市实现跨越赶超具有重要意义。德州市紧紧围绕"五个一体化",在交通连接纽带加强、产业对接协作、科教文卫资源加快共享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产业特色不够突出、交通布局缺乏统筹规划等问题,德州应充分认识已有的比较优势,积极利用经济、规划、技术政策,多方面、多层次推进济德一体化向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