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杨礼赞     
茅盾 《新作文》2010,(5):35-35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相似文献   

2.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相似文献   

3.
“主问题”的设计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感知美阶段、鉴赏美阶段和创造美阶段。以《白杨礼赞》为例:1.在初读阶段,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白杨树美在哪里?有的学生就说:“白杨树美在它的外形。它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有的学生说:“白杨树的干通常是丈把高,一丈以内绝无旁枝。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成为一束,绝无旁逸斜出的。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这不仅表现了白杨树的形美,而且也表现了白杨树团结、进取的神美。”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白杨树的形美,而且也认识了白杨树的神美,这为后文…  相似文献   

4.
调整语序,是指将一组打乱了顺序的句子重新梳理,排列成通顺、连贯的文字。要调整好语序,关键在于把握这些散乱语句的内在逻辑关系和文体的结构特点。下面就把解答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律诗等几种文体的调整语序题的技巧加以举例说明。例问)阅读下面文字,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人那是力争上游为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B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C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D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E它的宽大的…  相似文献   

5.
“《白杨礼赞》从白杨树的生活环境写到一排树、三、五株树乃至一株白杨树,从广袤的大自然收缩到特定环境的一点,这就是由面到点。这样写,是为了突出白杨的景美。 文章赞美白杨树,首先却用了大量的笔墨着力写高原景色。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高原是白杨生活的环境。着力写出环境的“雄壮:”、“伟大”,就烘托出白杨树的雄伟姿态。写出环境“单调”,表明条件不好,就显示出白杨树的性格特点——生命力强。作者这样烘托一番,才让白杨树“出场”。 白杨树一“出场”,作者就抓住白杨自身的“形美”进行由远及近的细致描写,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  相似文献   

6.
这学期备《白杨礼赞》一课时,对“朴质”一词,我查了《现代汉语词典》,发现“朴质”有两种读音,有两种释义。一、读pǔzhí(过去一般都读这个音),词义是“朴实直率”;二、读pǔzhì,词义是“纯真而没经过修饰的。”读音不同而意义也不同。那么,在课文中应读哪个音呢? 我根据“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象加过人工似的,……丫枝一律向上,……也象加过人工似的”(着重号系引者加)。“象加过人工似的”,说明它好象是天然生成的本性。因此,我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两个“象加过人工似的”句  相似文献   

7.
一、(1)赞美实在是不平凡的白杨树飞直抒胸臆)点明题冒雄伟、单调的高原景色:地田荒麦砒是是如的的荡黄绿坦二、(2一4)塑厦舅拿纂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展示背景引出主体11|||l火产、1.!llwel\三、(5一8)具体描绘和礼赞白杨树令人振奋的白杨树:傲然挺立哨兵似的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由干、枝、叶、皮来表现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用自然环境来说明树中的伟丈夫 —通过比较而得出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通过联想和象征来体现以树喻人揭示中心四、(9)斥责贵族化的楠木高声赞美白杨树}照应开头深化主题(文启煌)《白杨礼赞》板书设计@文启煌~~…  相似文献   

8.
阅读和写作时,我们把过渡段比作桥梁,是说它能把彼岸和此岸连接起来,使之畅通;我们把它比作纽带,是说它能把相关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使之完整。好的过渡段往往能使文章语气连贯,前后承接,牵引着读者有如渔人绿溪行,忽逢桃林而欲穷其林。试举几例如次: 一、连贯式: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相似文献   

9.
茅盾同志的《白杨礼赞》,是五四以来现代散文创作的珍品。它有着深邃的思想,高远的意境,和浓郁的诗情。人们说它是一首散文诗。将近四十年来,这篇作品之所以脍炙人口,交口称誉,我想,与它提供了艺术构思的辩证法的范例这一点,分不开吧。“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开篇就点出白杨树的“不平凡”。“不平凡”三字。倾注了作者的满腔热情,浓缩着作者的全部感受,他是多么急切地要把自己的最突出的感受——也是白杨树的最本质的特征,诉诸读者啊!再加上“实在”,意味着“不平  相似文献   

10.
白杨礼赞茅盾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相似文献   

11.
白杨树     
在我们学校操场上有一棵白杨树,笔直、粗壮的树干高过楼顶。我们仰起头来,才能看见它那大伞似的树冠。这棵白杨树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听一位老师讲《白杨礼赞》。老师看上去像孩子们的大姐姐,大概刚从大学毕业吧,其形象和话语都有很强的亲和力,说话的声音“如鸣环”,很悦耳。孩子们的配合似乎也很默契。你听——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老师把“不平凡”三个字咬得重重的,说道:这是本文的文眼。为什么作者先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呢?孩子们的手臂齐刷刷地举起来:那是白杨树赖以生存的环境,这样写就突出白杨树生长的“景美”。老师点点头,笑得很灿烂。那为什么要描写白杨树的干、枝、叶、皮?表现白杨树的“形美” !同样是手臂高举,对答如流。老…  相似文献   

13.
茅盾散文名作《白杨礼赞》是以赞美白扬树的不平凡为主线的。作者紧紧围绕这一线索,开篇就落笔扣题,赞美之情破空而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可是作者接下来并没有对白杨树进行描写阐发,艺术的回答礼赞的缘由,而是轻轻宕开一笔,用舒缓亲切的笔调娓娓道来,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辽阔的高原景色图。这是不是远离主旨的闲笔呢?否!假如没有这一段的烘托、映衬,白杨树这一艺术形象将会失去  相似文献   

14.
白杨礼赞     
角度之一:直接抒情,贯串全文。开头直接抒情:“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定下全文歌颂、赞美的基调。紧接着描绘白杨树生长的黄土高原的壮阔背景,在此基础上直接抒情:“那就是白杨树,……”接下来作者对白杨树的外形作了细致的描绘,又直接抒发感情;“这就是白杨树,……”然后又对白杨树的内在美进行描绘,并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它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最后作者直接抒情,把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推向高峰:“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教学过程与方法:以上教学设计可采用集体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一、由教师点拨启发: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是怎样用直接抒情的句子把全文内容贯串  相似文献   

15.
“点睛”,指在文章的关键处,用一个字、词或一两句,一二段话点明文章的中心。学会点睛,会使文章的中心突出、主旨得到升华、整体表达效果增强。怎样点睛呢?这里介绍十二法,供同学们在作文实践中灵活运用。一、开篇点睛。如《白杨礼赞》的开头: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这个开头,开门见山,铿锵有力,赞美之情破空而来,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学校操场周围,有三四十棵白杨树。老师说,它们已经快三十岁了。它们那苍劲挺拔的身姿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走进操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白杨树笔直、粗壮的树干和巨大的树冠。白杨树好高啊,比三层楼还高呢!白杨树好茂盛呀,那密密的枝叶向四面八方伸展。  相似文献   

17.
<正>乘坐火车往东北方向旅行时,俯在窗口观望沿途景色,总会看见铁路两旁栽种的一排排笔直的高耸的白杨树。这些树每株都挨得很近,密植成行,有的行短些,有的长些。看到这样的杨树,我总是很感动,由衷感谢那些辛勤的植树人;这么多的树都是一棵棵人工栽起来的,它是使大地绿化、保持生态平衡、造福人民的树。一行行的杨树从窗口迅速地移向后方,看多了,我发现一个难以理解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正>乘坐火车往东北方向旅行时,俯在窗口观望沿途景色,总会看见铁路两旁栽种的一排排笔直的高耸的白杨树。这些树每株都挨得很近,密植成行,有的行短些,有的长些。看到这样的杨树,我总是很感动,由衷感谢那些辛勤的植树人;这么多的树都是一棵棵人工栽起来的,它是使大地绿化、保持生态平衡、造福人民的树。一行行的杨树从窗口迅速地移向后方,看多了我发现一个难以理解的现象:每一行排头和排  相似文献   

19.
从孩子时代起,我就觉得:老家的白杨树,是一种风格特别的树。   在我们的村头,有几十棵白杨旗杆似的高耸在路旁,光滑而笔直的树干,深绿而丰厚的叶子,都干净得好像不沾尘埃。非常漂亮,非常潇洒,很有脱俗的味道。   当风向开始转,打从西方来,带着轻啸的尾音掠过原野。这时,季节刚跨上农历七月的门槛。七月,太阳的火焰仍然够红够热,大地仍旧葱茏,草木仍旧沐在夏日的欢愉中,白杨树,就已测知了秋的消息。白杨,一树翡翠的叶子,已经变了颜色,闪起银白的光芒,迎着风,哗啦哗啦地述说早来的秋讯。   别忽略白杨传送的讯息…  相似文献   

20.
感悟一棵树     
何小龙 《成才之路》2012,(17):100-100
正喜欢和树打交道的鸟,比树自由。鸟凭借自己的一双随意开合的翅膀,飞高飞低,走南闯北,阅尽山河壮美的景致。而树自从把根扎在一个地方,不管这地方是肥沃还是贫瘠,就再也不挪动一下步子,或笔直或弯曲地向高空生长。但鸟从没有嫌弃过树,鄙视过树,因为鸟知道,脚踏实地的树,有它不具备的品质,这就是实在、可靠。树不会轻易动摇自己确定的向上生长的方向,即便树从小被一阵阵大风扭曲了端直的形象,它的头颅———树冠,也始终是高昂着的,也始终要追随季节的脚步,为养育自己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