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案]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 帅:数学源自生活.生活中有些数是精确的,有些数是近似的.请小朋友们认真读一读书中为我们提供的这几条数学信息,你们能找出里面的精确数和近似数吗?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6~97页。教材简析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和"试一试"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学习求近似数的方法。第一道例题是通过两组数据的比较分析,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用精确的数来表示,初步认识近似数。  相似文献   

3.
6“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是《生活中的数据》一章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务必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精确度的意义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值.例如,4613172四舍五入到百分位或精确到0101的近似值是46132,这里百分位或0101就是近似数46132的精确度.再如,计算某一圆形泳池的面积时,根据需要,可令结果精确到011m2.以上精确度都是事先规定的.还有些精确度是由度量工具决定的.如常用的刻度尺的精确度为011cm.若用它量得的书本长度为20135cm,则20135前面的3个数字2,0,3是精确的,是根据刻度读出的;而后面百分位上的5是估计值.注意46131…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2页~23页。教学目标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6~9的过程,认识并会写6~9,掌握6~9的顺序。2.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初步的数感。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够运用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4.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5.
徐燕玉 《考试周刊》2014,(15):83-84
所谓数感就是认识客观事物与数时树立的一种意识,是人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知和领悟。本文主要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挖掘生活资源、构建数学活动、加强估算和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等方面引导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其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培养和建立数感。  相似文献   

6.
《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数感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处理与解释。可见,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一、结合实际,建立数感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中要充分利用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  相似文献   

7.
数感是学生的一种数学素养,是能够“数学地”思考问题的重要标志。教师只有尽量创设生活情境、注重动手实践、鼓励大胆猜测和重视问题解决,才能让学生在交流中感知数感,在操作中领悟数感,在猜想中发展数感,在应用中深化数感,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每个人的学习生涯都少不了数学这门课,但在许多人印象里,数学却好像是数学家们在演算纸上花费心思展开的一场智力游戏,对普通人来说显得有些高深甚至遥不可及。于是,数学一度几乎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词。事实上,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尤其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一定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给孩子们一双"生活的眼睛",让他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所谓数感,就是指人们对数的一种感知能力,数感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一个人数学水平的高低,也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一、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让数感无痕渗透数感是一种对数的感知能力,而在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数,这是学生形成数感的重要源泉。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师要善于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达到在教学中无痕渗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数感是小学数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具体论述应打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让数感根植于生活中,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渗透数感的踪迹。  相似文献   

11.
韩姝 《当代教育论坛》2005,(11X):114-114
一、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由于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培养“数感”要把数学教学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人手,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建立良好的数感。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82~83数学乐园。二、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数学乐园这个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在此之前,学生已认识了0~10这些数,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已具备了一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材料,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为此,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1.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充分感受数学来自生活。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消除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隔阂,在教学时找准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把熟知、亲近的生活数学带进课堂,让数学课堂真正地“活”起来.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第二节“中位数与众数”这一课程的设计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灵活处理教材,努力挖掘数学与学生生活、与社会现实的联系,让学生动了起来,让课堂活了起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源于生活的数学的价值与魅力.一、巧设生活情境,构造数学模型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紧密联系生活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我以“虚假招聘”的生活题材为情境,将学生带入数据的世界——招聘经理说:我公司员工收入很高,月平均工资为2000元.员工A说:我们好几人月工资都是1100元.员工B说:我的月工资是1200元,在公司算是中等收入.假如你是...  相似文献   

14.
<正>【设计理念】《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解决数学问题中一种有别于精确计算的重要策略。本课以生活情境作为问题的切入点,以探究"四舍五入  相似文献   

15.
数感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数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流,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周围的事物,还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学生数感的培养应在认识数的一开始就进行,并在学习数的运算、问题解决、实践体验中不断巩固。建立数感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的概念,并掌握一定的数学运算技能,从而更好地走进生活中的数学。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七节.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准确数和近似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近似数的两种精确度表示;学会根据预定精确度取近似值.过程方法目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情感态度目标:欣赏准确数和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近似数的两种精确度表示:根据精确度取近似值.难点:有效数字的概念;由近似数确定它的精确值的取值范围;带有数量单位的数的精确度的确定.3学情分析…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一门语言精确,理论严谨的科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传授对象的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利用身边生活中的事例,使数学知识直观化、通俗化,使之贴近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作为一名  相似文献   

18.
数学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必须用语言来表达.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抽象程度提高,特别是采用字母和各种符号表示数和形的各种关系后,数学语言以其精确、简洁、通用等特点,已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数学用最少量、最明确的语言传达最大量、最准确的信息;用最抽象、最概括的语言传达普遍存在的矛盾、规律,没有含糊不清或产生歧义的缺点.因此,数学语言成为全世界最广泛的语言,成为唯一科学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过去的小学数学大纲中从未出现过“数感”一词。《数学课程标准》不仅将“数感”列入学习内容第一条,而且将“数感”的表现形式罗列出来。这是新的数学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内容,值得研究和探讨。一、数感的本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发觉,面对同一个数学情境,有些学生反应迅捷,思路简缩;有些学生苦思冥想,姗姗作答。这实质上就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现象——数学气质。在前一种数学气质中,学生总是自发或自觉地倾向于通过直接的数学棱镜  相似文献   

20.
数感是人对数的一种感悟,是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10个核心概念之一。它是数学课程的目标点,更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数感的建立,不会像知识、技能的习得那样立竿见影的,它需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积累经验,逐步形成的。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一、注重结合生活,培养数感数学来源于生活,数感的培养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