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中国小康社会的小康体育及其体育人口急剧增加;活动的多样化、科学化;管理和组织形式的生活化;社会体育产业的扩大化及体育制度法律化等多元化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力发展经济,全面提高体育人口数量;大力加强群众体育健身场所建设;加强依法管理,切实抓好《纲要》的组织实施;突出抓好学校体育、老年体育工作;大力发展农村体育和社区体育;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工作的科学化进程等。  相似文献   

2.
(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需稳步增长。从农村居民收入情况来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34元,1989达到602元,1997年超过2000元,2001年达到2366元,1979年到2001年平均每年实际增长7.3%。农民收入水平实现温饱有余,部分地区已实现小康。从城镇居民看,城镇居民收入加速增长,200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比1989年增加了5484元,扣除价格因素,  相似文献   

3.
曾红 《华章》2009,(10)
随着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展开,我国人民的生存方式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休闲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对全面小康的涵义,休闲体育的特点,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休闲体育与全面小康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小康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给社会体育发展带来的契机.结果表明:经济实力增强将为社会体育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更加激发人民参与社会体育;人口结构的改变将扩大社会体育参与人群;闲暇时间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将更有利于社会体育的开展;生活环境的改善将为社会体育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法规制度的完善为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在“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高等教育趋向大众化的背景下,研究高校体育对全面建设小康城市中的准确定位有重要意义。作者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探讨了高校体育在促进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将高校体育在全面小康城市建设中定位在:为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合格的培养建设者;高校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建设,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提高了城市的品味;促进了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高入口健康水平;提高城市人口的体质水平;培养心理耐受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性;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等;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对南阳城乡全面小康的进程和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进程分析发现南阳城市和农村全面小康的差距一直在增大,从指标的变化看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最快,其次为经济发展水平,变化最小的是人口素质水平。南阳城乡全面小康的进程和发展区域差异明显。按全面小康水平,把南阳的12个县市分为四个类别,在此基础上提出南阳城乡全面小康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深刻地阐述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内涵,明确指出总体小康是一种低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小康是小康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两的过渡具有历史必然性。立足全局、锁定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新世纪头二十年必须完成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社会体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手段,也是人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途径,本文欲从概念、社会体育的历史发展、功能和目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来论述社会体育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小康体育是介于不发达体育和发达体育之间的、大体上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体育,其发展具有多层次性,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对体育还存有不正确的认识,群众体育锻炼方法缺乏指导,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因此,需要从制度创新入手,重塑体育发展的微观基础,开创非公有制体育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对甘肃省全面小康进程及存在困难进行了预测与分析 ,提出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小康水平,是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实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描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21世纪前20年我们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研究认为,统筹城乡发展从社会环境、经济条件、交通条件、体育基础设施等方面为农村体育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使农村体育发展面临体育生力军丧失、体育参与主体改变、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挑战;应从打好体育发展基础、合理规划发展蓝图、培养新的体育参与主体、打造体育特色项目和发展农村体育产业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世代追求的理想社会,是我们党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快我国经济建设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注重协调发展,促进社 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4.
肖毅 《闽江学院学报》2007,28(5):119-122
采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阐述了体育的内涵;分析了社会体育健身性的功能、参与对象的全民性、运动时间的余暇性、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和广阔发展的可行性的特点;探讨了社会体育可持续发展理想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不断增长的体育人口等条件,预测了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社会体育必将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并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社会体育将进一步普及化,更加科学化和全面走向社会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从生命的起源与发展,人类生命的可持续发展与运动的辩证关系等方面,探讨生命在于运动的哲理,从而对运动有更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女性继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继续教育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全社会都要重视与扶持女性继续教育。女性也要注重自我继续教育。国家政策的制定、社会舆论的导向都要给予一定的倾斜,以鼓励与激发女性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使之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这一战略价值目标的提出,既科学阐明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又深刻把握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规律,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人的发展,要从考察人的劳动入手,把对人的考察放入历史的进程。最初的社会形态里,由于分工不发达,人的活动是浑然融合的,人与自然对象性条件的自然一体性,使人的发展境界呈现一种“圆满境界”;随着分工的发展,这种圆满被打破,导致了人和劳动的片面发展,造成了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与人类个体高度片面发展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发展的水平。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它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十堰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存在着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三个问题。应该看到,十堰市建设小康社会有较多机遇,也有许多不利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应分三个阶段完成,应把握好经济发展、民主与法制建设、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四大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