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宋瑜 《今传媒》2014,(7):168-170
微电影的流行与青年群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文化特征和传播特点与当代青年的社会性格和文化行为模式相契合微电影在与青年文化的良性互动中取得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使得传统电影艺术借助青年文化的力量获得现代化的"重生"。本文试图从对当代青年文化性格的分析入手,将微电影作为一种青年流行文化现象展开探讨,分析青年群体对这一文化形式产生消费需求的内在原因,全面了解微电影与青年群体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而更深入理解当代青年文化的内涵与能动力。  相似文献   

2.
青年是重要的社会读者群,当代青年的阅读心态作为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断面,是具有特殊生活阅历的青年一代精神性格的折射,也是商品性文化生产的直接副产品,所以,它已成为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柳珊  谢舒心 《新闻大学》2021,(5):106-120
随着传播技术与社会生活的深度互嵌,互联网己然成为中国青年群体寻求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渠道.本文以21世纪中国青年"地下"说唱族为对象,通过线上、线下的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立足于他们在"我群"与"他群"之间游走的矛盾生存现状,从认同、共享与践行、权利、义务四个层面来解读其文化公民身份建构过程,进而力图搭建起中国青年群体与社...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社交网络的普及以及外来文化的输入,"丧文化"对于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通过深入剖析"丧文化"产生的原因、传播机制及对青年群体所带来的影响,就"丧文化"对青年成长和社会造成的冲击与影响进行反思,并提出几点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伏静怡 《东南传播》2021,(10):27-30
传播媒介深度嵌入乡村社会之中,小镇青年通过影像实践在积极建构自身话语的同时也塑造着新的"地方"文化和认同.本文从小镇青年这一群体的媒介化实践框架切入,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小镇青年是如何将地理实体与人们的想象联结起来,建构自身主体性的同时,帮助乡村完成文化失落地到文化根源地的转身.  相似文献   

6.
"知识工程"是以发展图书馆事业为手段,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目的的一项社会文化系统工程.图书馆实施"知识工程",对青年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星座文化是互联网线上线下流行的一种文化现象,在青年群体中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和很强的参与度。星座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流行反映了他们自我认知、人际交往、信念系统等心理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因社会的压力和传媒影响的共同作用而成。文章从新媒介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星座文化如何迎合青年的需求,探究青年社会化过程中对星座文化依赖的心理与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8.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强则民族兴、国家强.近年台湾的"反服贸"和"反课纲",香港的"占中"和"反政改",其中极端分子表现出的极端行为,以及标榜的极端口号和主张,令人为之愀然和痛心.他们恣意妄为,目无法纪,置公众利益于不顾,盲目为人利用而不觉,甚至抛弃中华传统美德,侮辱打骂父母,引起社会公愤.他们高呼民主却远离人民,扬言革命却拒绝改革.他们言行中反映出的殖民情结和皇民心态,如果任其滋长蔓延,将来他们执事掌权、治理政事,民族、国家和社会将会置于何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将何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张潇艺 《传媒》2022,(3):48-50
近年来,"青春化"表达逐渐成为文化遗产类电视节目面向年轻受众传播传统文化、塑造国家认同的重要手段.文化遗产类节目通过视觉符号的重构,打造青春化影像景观;采用多元叙事方式,打破心理隔阂;完成价值重塑,使青年群体与古老文化间形成情感共振等方式不断进行"青春化"的创作转向,获得了青年观众的认可,增强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电影中呈现的青年的分析,本文认为"青春"和"青年"的概念是浸透着各种文化政治的且被各种社会政治力量解读的话语。以《青春之歌》和《世界》为主要分析文本,笔者梳理了社会主义革命青年向新时期青年的电影呈现的变化。笔者认为电影文本中所呈现的"青春"已经超越了"年轻人"的生活经验和实践而成为现代中国文化政治的最主要的一个隐喻。而这种文化政治,同样建构了我们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主导的"现代性"的认知。最后,本文将指出"青年"作为一个抽象的且理想化的符号对中国文化政治和中国现代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亲属称谓泛化作为一种交往策略长期存在于中国社会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语言的不断更新,"爸爸"的泛化已然成为一个传播学和语言学事实。"爸爸"泛化的语言实践包含了当代青年对商业社会文化逻辑的认同、对现实生存状况的无奈控诉以及青年群体内部微观的权力操演。剖开"爸爸"这一文化符号,能寻觅到中国父权文化逻辑的肌理,也能窥探到青年共享的现实困境、化解策略以及戏剧化的表达风格。"爸爸"背后退缩型主体的投降姿态和传统权威体认值得当下社会警惕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葛优瘫"表情包的走红,"丧文化"逐渐成为2017年的热词。随后,丧系文字、图片和影视人物频频出现在朋友圈和微博上,引发了丧文化群体的强烈共鸣,成为青年群体中一种独特的亚文化风格。这种风格是通过"拼贴"和"同构"的手法,运用丧系文字、图片和影视人物,达到了对现实社会中困境的想象性解决,是青年人对挫败的自嘲,是对"心灵鸡汤"的温和抵抗,他们以此达到释放压力和宣泄情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传播媒介深深嵌入乡村社会中,并改变传统乡村的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建构着新的社区文化。文章以媒介研究的实践转向为路径,采用网络民族志研究方法,探讨乡村青年是如何统合新旧媒介进行媒介实践活动,媒介在乡村抗疫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并在实践中又产生何种主体关系与文化。研究发现新旧媒介彼此交融混搭,甚至传统媒介被重拾,两者共构为一种社会文化"传播力"。青年并未被媒介结构反制,他们发挥创造力与能动性,成为抗疫行动的主体。媒介实践是一个互动过程,它不仅是再现或描述现实,更是对现实世界的形塑与建构。  相似文献   

14.
闫庆文 《东南传播》2021,(10):145-148
亨利·詹金斯笔下的"参与式文化"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被赋予新的意义,主流文化的能动性逐渐凸显.场景、权力、圈层和语言共同铸就青年观众的参与式互动逻辑."新主流"电视剧是主流文化与亚文化抵抗、收编、融合,近期达到和谐的产物,它顺着青年观众的逻辑,依托流量、圈子、社交媒体,主动化身为电视文本解构-建构者,与青年观众共同"游猎".这不是主流价值观念对青年观众的单方面"收编",而是其与青年观众的一场平等"对话",是达到读者与作者"共赢"的精明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丧文化"是以90后为主的青年群体在网络空间中通过多媒体符号,营造出的一种集体消极、颓废、自我否定、自我解嘲的文化形式,它是青年亚文化在网络时代的新形式,反映出当前青年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和戏虐心态。青年"丧文化"的风格符号主要包含了图文表情、网络事件和商品消费。以"丧文化"为代表的网络青年亚文化,表现出大众共创、游戏心态、商业塑行等新的风格转向,弱化甚至消解了传统亚文化理论倡导的"抵抗"和"收编"。新媒体时代的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并非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在与主流文化的交流、协商中逐渐发展,通过与主流文化的协商对话,参与社会文化的版图重构,为了解当今时代的文化提供了多元的、开放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凡尔赛文学"指的是先抑后扬、明贬暗褒式的低调性炫耀话语体系.在网络新媒体的助推下,"凡尔赛文学"从亚文化圈层迅速扩张,成为当下社会一种无法忽视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符号化、自我矫饰、形大于实是"凡尔赛文学"最为明显的文化表征.与此同时,青年亚文化群体通过戏谑的姿态消解阶层冲突与身份焦虑."反凡尔赛文学"的抵抗性生成昭示着青年亚文化群体在与主流文化的抗争中寻求属于自身的话语塑造与话语表达方式,用一种温和的反叛方式完成自身的话语体系和情感诉求.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图书馆的文化关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倍受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他们虽有父母,却从小生活在父母不伴左右的处境中,他们虽有父爱母爱,却无法时刻享受,他们生活在一个"爱似乎很近却很遥远"的世界里.本文就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以及他们对文化的需求进行分析,论述图书馆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留守儿童开展文化扶贫和关怀.  相似文献   

18.
戴文红 《新闻界》2007,(3):47-48
青年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新生力量,新农村文化建设对其素质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文化载体的媒介,农民和城市居民当前在资源享用上存在巨大的差距,媒介的农村传播远远不能满足青年农民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必须对青年农民媒介消费的观念、行为以及潜在的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突破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媒介传播的"瓶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地区通过历史积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性格,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巨大.从新闻学研究角度说,人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因此,人的性格不可避免地对整个传播过程产生影响.中国人与西方人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作用下,形成了迥异的文化性格,对中西新闻传播价值取向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深入研究其差别有助于新闻传播实践更好地进行,尤其是进入全球化及网络化传播时代后,其重要性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5,(16):65-7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多元文化格局的演进与互联网文化的勃兴,伴生出层出不穷、此起彼伏的青年亚文化新形态。年轻人凭借对于新技术的掌握和对现代性价值的适应获得了在主流文化中更大的话语权,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体社会文化价值创建的过程中去,表现出更富杂融性、多元性、虚拟性、流动性的新特征。本文以网络字幕组为研究对象,从产消合一的迷文化生产、崇"恶"又尚美的狂欢旨趣、身份的流动混融与球土化生存之姿三个方面透视展现新媒介环境下青年亚文化群体新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