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鲁铨 《新闻窗》2013,(2):37-38
电视作为现今社会的主导媒介,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习惯,这在少数民族地区更是显得尤为突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程度、作用和形态发生着快速的变化。电视媒介在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起便利的通道。近些年来,贵州作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省份,这种文化传播现象显示出了种种的势头和趋向,我们在被改变的同时,也在积极地融入这种趋势中,以自己的力量保护自身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探讨,不能仅从媒介自身及其与政治等意识形态关系的方面去展开。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经济环境、城市化水平、跨境民族的特殊结构形态、受众的区域性特征、东北文化的独特构成、特殊的语言环境等方面,极大地影响着东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态势和发展。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媒介生态的研究必须突出新闻传播与社会诸系统之间的整体关系,才能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属性和特征做出完整的评估和把握,为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地区媒介素养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龙 《当代传播》2011,(3):121-123
从文化的角度考量少数民族地区媒介素养,不难看出,其该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息息相关.如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对信仰文化的重构,对生态文化教养的培育等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4.
简论绿色媒介生态与媒介生态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绿色媒介生态"内涵与特征及其与媒介生态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大众传播媒介在与少数民族文化紧密结合的同时,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传播媒介也在遭受着市场经济功利思想的影响。因此,相对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要想在媒介的影响下保持多样性和少数民族文化媒介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我们就必须要正视和研究媒介生存现状。  相似文献   

6.
于德山 《新闻界》2005,(3):97-98
对比来看,中国目前文化产业发展并不具备西方文化产业发展相同的背景、条件。西方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受到人文学者的强烈质疑与批判,但是其根基却得到西方近代社会体制、工业文明、经济发展与实证主义等思想观念的逻辑支撑;即使是西方人文的批判思潮,本质上也不是“异质化”的,而是更多地基于资本主义思想或与其一脉相传。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讲,我们可以认为所谓的西方人文批判思潮作为一种独特的力量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见证、监督、框架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景龙 《新闻窗》2008,(3):102-103
中国是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国,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或群居、或散居,其居住区域占据了大半个中国。如何在民族聚居区创建和谐社会,关系到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地位,关系到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8.
进入20世纪以后,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娱乐方式趋向多样,很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危机,传统文化后继乏人,这方面的文字材料很少,亟待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挟持和保护。本文分析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重大意义,以及它的保护现状,强调了培养会说民族语言、会写民族文字、具备民族心理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是一项特殊的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3,(19):9-15
本文选取了《贵州日报》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内容分析发现,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宏观背景下,媒介的少数民族文化建构被置于商业语境,大众传媒积极参与到各种差异化符号的挖掘、包装与传播的实践中,打造了与众不同、赏心悦目的少数民族文化景观。大众传媒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参与建构影响了人们的主观真实的形成,而行政力量的介入进一步推动了主观现实的"客观化",旅游开发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媒介真实、主观真实、客观真实交织与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论少数民族的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晓华 《新闻界》2005,(3):123-124
大众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社会而言,媒介是沟通社会、交流思想、传播文明的最有效工具;对个人而言,媒介则是个人了解外部世界、与外部世界沟通的必经通道。从这个角度上看,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也是媒介时代。  相似文献   

11.
12.
民族文化传播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方式。本文在对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政策变迁的梳理中,一方面进行了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归纳与总结,认为我国民族文化传播政策的变迁有两个特点:典型时代特点、发展对外传播;另一方面提出个人对于民族文化传播政策的相关思考,在我国新媒体发展迅猛与媒介融合的关键转型期,给民族文化传播的后续保持与研究提出可参考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在整合社会以及传播主流价值观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依托当前数字媒介生态环境,探究红色文化在当前以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为传播渠道的环境下,其传播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组成了社会主义的大家庭。历史告诉我们,民族团结决定着国家的兴衰:因此,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既是全国各民族群众的共同愿望,也是党和政府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15.
《新闻前哨》2011,(3):22
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若干意见》,此前,我省先后提出了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决策,出台了有关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些都是推动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大部署。在当今信息社会,文化信息传播环境是一个地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  相似文献   

16.
优化民族地区媒介生态,除应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外,还要通过政策引导,合理配置媒介资源;媒介要营造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团结的氛围;加强媒介自律;建立合理的媒介运行机制与市场;加强媒介之间的有序竞争与合作等.  相似文献   

17.
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意味着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留下的足迹,它将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连接起来,显示出了民族的连续性和生命力。作为侗民族文化灵魂三宝的大歌、鼓楼、风雨桥正是该族历史发展进程的最佳见证,尤其是侗族大歌,其“以歌为媒、以歌传情、以歌见证民族发展轨迹”的方式使其成为侗族人民最具生命力的文化象征,侗族因此也被誉为“最善于唱歌的民族”。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电视、报纸、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也相继走进村寨的各家各户,媒介中不断重复展现或宣传的现代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价值观念无不冲击着侗乡人的价值观和生活观,  相似文献   

18.
《媒介竞争与媒介文化》向我们展示了作者头脑中的文化地图。我们不妨把这本书当作是一部对媒介现状与问题的索引,按照这些索引,我们将会对社会时弊产生更多的深省与反思。从于丹热引发的对精英文化大众化的争论,到时下艳照门引发的对网络传播道德底线的探讨,都在向我们昭示媒介文化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撞与交织,也通过大众媒介平台得以彰显。人们一方面希望精英文化不再专属于精英人群,而能成为雅俗共赏的公众话语;另一方面人们又容易受到星、腥、性的引诱。于是,通俗一不小心,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播的博彩化与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生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闻传播的博彩化是指新闻传播与有奖参与、抽奖等博彩活动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当代新闻传播中富有意味的新现象。曾几何时,新闻传播在中国是极其严肃的政治宣传活动,容不得半点“杂质”。而新闻传播的博彩化则表明某些异质化内容已渗透其中。目前,中国当代新闻传播的博彩化倾向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电子化时代的来临改变了纸质媒介的生态空间。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今媒介发展的显著特征和重要趋势。报业在与电子和数字化媒体竞争中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顺应媒介大融合的发展趋势,开发和建立包括电子、数字媒体在内的多元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