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告是新闻媒体有偿刊播的一种商品信息,同时,广告也具有新闻信息价值,它和新闻信息一样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潜移默化起着巨大影响作用,因此,借助于新闻媒体的广告宣传也是一种新闻舆论。如果不把握现代广告的本质特征,在实际工作就很难避免盲目性,广告就可能出现舆论导向错误,剖析近一个时期广告宣传中出现的一些偏差,笔认为有这样几个方面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
浅议广告新闻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舒允 《新闻传播》2005,(11):26-27
只要稍加注意目前的新闻传播媒体,有心人即可发现广告新闻化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纸质媒体中尤以都市类报纸为甚,电子媒体中尤以广播为最,而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广告新闻化现象也越来越多地见诸网络。广告新闻化的运作者也由此提出了一个新名词——广告新闻,又称新闻广告。广告新闻,按其运作者的话来讲是一种带有广告性质的经济型信息,也就是一种与经济有关的新闻。而广大受众目前在媒体所见的广告新闻化,实际上只是借用了新闻的外在表现形式,本质仍然是广告,既然是广告,则根本不能与事实等同。  相似文献   

3.
“双重出售”是报纸经营管理学范畴的一个词汇,它的含义即在报纸的销售过程中,一方面,报纸的新闻版面(包括一些副刊稿件、娱乐材料)等可供出售;另一方面,报纸的广告版面也可供出售。新闻版面的告知对象是读者,读者愿意购买新闻版面,是因为新闻版面上有其欲知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广告版面的出售对象是广告主,广告信息的诉求对象仍是读者。广告主愿意购买广告版面,  相似文献   

4.
美国传播学家本巴格迪坎说,"新闻广告"是一种介乎新闻和广告之间,是广告客户用来创造购买情绪的东西。在《传播媒介的垄断》中也有这样的叙述,"新闻广告"没有明显的广告标志,而且具有一定的新闻形式,从而具备了一定的权威性和可  相似文献   

5.
自从有了报纸,也就有了副刊。传统意义上的副刊,指报纸的新闻、评论、广告之外的其他版面,它是一张报纸的必要补充及重要组成部分。涉农类报纸,除了新闻、评论、广告以外,都有副刊。那么,  相似文献   

6.
在上智大学进修的时候,也选修了“广告论”。在日本,广告是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播信息的手段。报社的经济来源有一多半靠广告,广告同新闻一样,是报纸不可缺少的内容。我想,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广告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重要,新闻教育也不能不涉及到广告学。于是,选了这门课。教员百濑伸夫先生是一位客座讲师,中等个儿,蓄一脸大胡子。百濑是日本第一大广告公司“电通”的职员。当时,“电通”在世界各大广告公司中也居领先地位,它有5,571名职  相似文献   

7.
广告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不知不觉中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近年来,广告经营行为介入新闻业务的势头很猛,出现了大量“广告性新闻”,不但受众对此颇有微词,也给媒体形象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何保证新闻舆论宣传的正确方向、杜绝“广告性新闻”的出现,也成为社会各界各界面临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8.
广告本身就是信息,是有偿、有责任的信息。大多数踢广告又是通过新闻媒介发布的。这就注定它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就要求新闻战线上的记者、编辑必须认真学习广告法規,才能避免在新闻采访、编辑、发布过程中,违反《广告法》与新闻纪律。某县一乡办小厂,将氮磷钾三种化肥混合,美其名目:“配方配料”。到某新闻单位做广告。由于没有三证(生产许可证、质检证与合格证)。广告部未予办理;转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广告在我国的新闻媒介上大量出现。广告与报道、评论、版面,并称“四大新闻手段”。但对广告的理论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这里,作者提出一些意见,供有兴趣的同志研究参考。广告从形式上来看,可分为两大类:纯粹文字广告与文字配画面(如电影电视广告和报刊上的带图广告),配音乐广告。无论哪一类,都有一些共同的写作特征: 广告通过新闻媒介传播信息,是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统一的一种特殊的文字载体; 广告属于信息的范畴,真实性同样是它的生命,事实同样是它的本源。新闻要有“五要素”,广告也必须具备这五个要素。此外,广告与新闻一样,同样担负着促进社会  相似文献   

10.
新闻广告,通过新闻的形式来做广告,完全是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比起赤裸裸的广告来,更令人厌恶。不管什么样的广告.以广告的面目出现,直接告诉你那是一个广告,要不要看随你,你可以喜欢.你也可以讨厌直接跳过。但“新闻广告”就不一样了,它是以新闻的面目出现的,让读者以为是新闻,看下去才发觉原来是一则广告。广告是真君子或者真小人,但“新闻广告”就是十足的伪君子了,  相似文献   

11.
新闻广告是依托新闻形式而作的广告,是一种崭新的广告形式.新闻广告有着独特的魅力,它与新闻报道有着本质的不同,应该给新闻广告以生存空间.当前新闻广告存在的混乱不是广告本身的过失,而是新闻界一些"害群之马"的腐败行为使然的.  相似文献   

12.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广告则是广告主有计划地通过媒介传递商品或劳务的信息,以促进销售的一种大众传播手段。广告和新闻的传播都是信息传播。信息传播的特点,是以人为始点,又以人为终点。广告与新闻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其写作方法也完全不同。一、关于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从本质上看,它既不是主观的随意生造,也不是纯客观的自然事实的罗列,而是社会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准确、全面、辩证的如实描绘。无论是具体事实还是概括事实,都应该实实在在、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13.
当今新闻的竞争实质上是新闻策划能力的竞争。同样,在广告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广告的策划也越来越倚重对新闻的理解和运用,谁能够将新闻策划和广告策划有机地结合好,谁就会在广告战中取得先机。也就是说,策划广告也需要一双新闻眼。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新闻线人"的利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 《青年记者》2003,(10):19-20
每晚打开电视收看湖南经济电视台的《经视新闻》,都会看到这样一条插播广告:“在南京、上海,许多人成为新新职业者——新闻线人,如果您有重要新闻线索,请拨打新闻热线……,一经采用,即可获得丰厚稿酬。”我们在杂志上见过征集稿件的广告,在报纸上见过征求读者来信的启事,也在屏幕上见到一些新闻机构公布自己的热线电话和电子信箱。虽然前两者也给予一定的报酬,但与新闻无关;而后者虽然是新闻栏目,但它并不允诺有现金奖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讨论新闻学的科研项目时,有人把“广告新闻”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这未始不可,它既新——总是在广告之后出现的一个品种;又很尖——大家对这种新闻颇多评论,甚至各执一词到了相持不下的地步。新而尖的新闻体裁,如能上升到理论,写成论文,当然也就是一项成果了。我并不是对广告新闻的理论探索发生兴趣。我只是想窥测一下:它的出现与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有无关联。虽然这题目也不小、不是千字杂文所能说得清楚的。从来,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是有稿费的。即  相似文献   

16.
广告与新闻混杂挑战传媒公信力--对三家报纸的抽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报纸在广告传播中存在着大量广告与新闻混杂的现象。这种混杂现象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报纸的广告版面或专版上,采用新闻报道和专题报道的形式安排广告,人们难以辨别到底是广告还是新闻。本文称之为“新闻式广告”;二是在报纸的新闻版面上的新闻报道中隐藏着明显的广告内容。一般的受众会认为它是新闻报道,但就其本质而言是以商业推销为目的的广告,本文称之为“广告式新闻”。无论哪种类型都模糊、混淆了广告与新闻的界限和区别,引起了传播误导。  相似文献   

17.
克隆广告     
“电视开关一开,广告满眼飞。通俗高雅各异,共同把己吹。不见观众喜上眉梢,但见广告屡出新招。未见观众乐陶陶,唯见广告抄抄抄!呜呼,克隆滔滔!” 广告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电视剧中有插播,娱乐节目中有插播,甚至新闻中有插播。广告无处不在。然而不可否认,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它早已变成包装商品的美丽“外衣”,正因它的美丽,才有了广告艺术。深思一下,我们看到的广告都是艺术吗?我无法恭维广告策划的水平,当没有好创意时,便去克隆其他广告。这样看多了,肯定会觉得单调,艺术也就失去了美丽。 广告老师曾讲:“中国没…  相似文献   

18.
广告与新闻是传媒赖以生存的两大支柱,两者有严格的界限,同时又互有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对广告与新闻之间的区别与关联的探讨,让媒体及广告业在远离有偿新闻旋涡的前提下寻求策划活动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高广告活动的效果。新闻与广告之不同点一、两者对真实性要求的标准不一。事实是新闻的源头,没有事实也就没有新闻,事实同样也是广告诉求的基础和依据,但两者对真  相似文献   

19.
李欢 《今传媒》2011,(7):140-14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告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传递商品信息的同时也肩负着社会价值观的培养,广告收益已成为许多商家或媒体重要的收入来源。其实广告和新闻显然不是同一个事物,有着很明显的区别,但很多媒体在播放广告时,却大量采用新闻形式,给广告受众带来不良的影响与危害,甚至会误导受众使其上当受骗,其危害性呈现在很多方面,这促使我们对广告新闻化做出深刻的思考并提出相应的与治理方案,众多方案中对媒介素养分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也是一个治理其不良现象出现的长久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董鲁晓 《新闻世界》2009,(8):132-133
植入式广告作为一种新型的广告营销模式,在引入中国后逐渐得到应用和发展。本文选取电视剧《丑女无敌》作为分析范本,着重探讨其对植入性广告的运用,分析植入式广告的营销传播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