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媒公信力是传媒在受众和社会中长期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他不仅是一个事关媒介能否发挥舆论引导功能、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政治学概念,而且是一个事关媒体能否得到受众认可,从而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更好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学概念。这也是由媒体具有的事业和企业的双重属性决定的。有关影响  相似文献   

2.
影响媒体公信力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阅读提示: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传播系一项针对青年进行的媒体公信力情况调查显示,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对于传统媒体的信任度高,对于网络媒体的信赖程度低;中央级媒体信息的发布在青年学生中还有相当的权威性。青年学生对媒体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调查分析认为,社会风气的变迁影响了媒体的公正性和真实性;青年大学生特有的青春期的偏激和媒介素养的缺失也影响了他们对媒体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3.
马庆 《新闻前哨》2009,(11):53-53
媒体公信力,简而言之,就是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及其强度的集合体现。它是媒体品牌的重要构件,是形成媒体影响的高端指标。它也是媒体赢得竞争优势,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手段。研究表明,大众媒介的公信力与公众对媒体的期待有关。这种期待构成了公众与媒体间的信托关系。日而信托关系实现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媒体公信力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传媒的公信力,是传媒发布新闻、信息的可信度在受众中产生的影响力,也是传媒内在品格的综合反映。公信力是传媒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传媒的立身之本。提高新闻传媒的公信力,使舆论引导更加可信、可亲、有力,这是新闻舆论传播工作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5.
媒体公信力是指媒体赢得特定目标群体的特质和能力。媒体公信力是一种无形资产,是媒体长期发展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在现实当中,影响媒体公信力的因素很多,有政治方面的、经济方面的、文化方面的。多年来,记者影响媒体公信力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不是归咎为素质问题那么简单。从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着眼,把影响媒体公信力的记者因素概括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提高媒体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要提高公信力,必须要与党中央的决策步调一致.切实担当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重任。近年来.我国有的主流媒体的公信力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害,影响了主流媒体的权威力.这个问题不能忽视。一从理论上讲,“权威力”和“公信力”同属政治伦理范畴。试想.当一次次虚假的报道见诸媒体.媒体岂不成了一次次叫喊着“狼来了”的说谎的牧羊人.失去了诚信;当真实的新闻报道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拜金主义渗透到意识形态领域.媒体岂能赢得受众的忠诚度;当与构建文明社会相违背的低俗之风一旦充斥媒体.媒体的道德责任该由谁来承担;当不良广告的一笔笔收入成了媒体工作者的奖金.媒体工作者在获奖之后不也一步步蜕变为欺骗者的同谋?  相似文献   

7.
陈阳 《视听界》2013,(6):114-115
公信力是新闻媒体最有价值的内在品质,是一种被公众信赖的内在力量,也是媒体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没有公信力的媒体终将失去生命力,被受众所鄙弃。近年来,从国外媒体到国内媒体,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或多或少面临着公信力下降的严重威胁。星岛环球网2008年9月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受访者完全相信中国媒体的占5%,部分相信的占78%,完全不相信的占16%,其他占1%。受众中的绝大多数选择“部分相信”,重塑媒体公信力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李瑞芬 《新闻知识》2003,(11):28-29
在行政不作为案件频频被媒体曝光的同时,媒体不作为现象也开始引起大众的关注。简言之,媒体不作为现象表现为媒体因为政策等外部限制、利益得失或者自身价值取向等原因,对已经发生并且了解的新闻事实不报道、不评论,或者少报道、少评论;也就是常说的“冷处理”或者“失语症”。媒体不作为尽管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但会引  相似文献   

9.
媒体公信力是媒体赢得社会公众信赖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存在于媒体与公众的互动关系中.媒体公信力是受众在使用媒体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认识、体验与判断.受众对媒体的信任评价与受众使用媒体的期望的实现程度、需求的满足程度是直接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这一要求说明:城市新兴媒体是"舆论引导新格局"框架内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舆论引导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媒体的公信力是媒体在读和社会中长期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提高媒体公信力是媒体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进而整合社会:影响社会的重要手段。公信力也是衡量一个媒体的受众亲和力、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虽然影响媒体公信力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因媒体自律缺失而产生的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的炒作则是造成媒体品位低下招致受众怨言,严重影响媒体公信力的致命伤。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传媒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摆到了我们面前,那就是媒体的公信力正在下降。媒体公信力是指媒体在受众和社会中长期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它不仅是一个事关媒介能否发挥舆论引导功能,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政治学概念,而且是一个事关媒体能否得到受众认可,从而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学概念。由于媒体作用的日益突显,许多人都想通过媒体来影响受众,加强对媒体的控制。按照  相似文献   

13.
丁艳 《青年记者》2006,(4):24-24
香农说信息就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如果出现信息供求双方的不对称,不能引起受信人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消除或减少,那势必会使受众对传媒的公信力产生怀疑。度量信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信息流量的大小,据此我们分为三种情况来探讨信息流量对媒体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王东博 《新闻窗》2010,(2):123-124
新闻传播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受到执政者和各阶层民众的高度关注,以致成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上讲,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持。很难有强大的新闻媒体和国际话语权。而媒体承担着这一历史重任,就必须提升自己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5.
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是什么?是客观真实。这种真实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事实之真,即确有其事,确有其人,因为新闻本身就是事实的信息。二是指反映之真,也就是所报道的新闻不应比事实多一分也不能少一分,还事实之本来面貌。事实不真,谓之谣言,传播不真,谓之失实,二者均为新闻之大敌。①可以说,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所谓媒体公信力,指的是新闻媒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通过大众传播的渠道提供客观、全面、及时、权威的资讯而获得的凝聚在媒体上的普遍认同。②也就是指媒介为公众信任的程度,是媒介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说过,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萎靡不振。媒体的公信力问题不仅事关媒体兴衰,而且事关舆论引导大局。在充分分析影响媒体公信力因素的基础上,如何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媒体的公信力,从而避免媒体在自身发展和舆论引导中出现“萎靡不振”的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当前国内外的媒体公信力现状来看,研究如何提高媒体公信力问题很迫切。从国内学者引用的几份有关美国的媒体公信力现状的调查数据来看,有一个一致的结论,那就是美国媒体的公信力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一个数据是美国芝加…  相似文献   

17.
今年1月11日。中国报业协会在首届中国都市报发展高峰论坛上宣布,《北京青年报》等12家报纸获得“2009中国最具公信力都市报”奖项。媒体的公信力是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媒体赖以生存的根基。我认为,作为一个媒体,要想提升公信力,至少应具备真实、及时、客观、开放等要素。  相似文献   

18.
杨丽娟追星的悲惨结局,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震动。人们在问:是谁把杨父"推"入大海的?热议之后,《人民日报》以《谁害死了追星女之父》为题刊发文章,矛头直指"那些口水四溢的娱记和他们背后渴望吸引眼球、推高发行量的媒体老总",认为他们是幕后的用力最猛的推手。  相似文献   

19.
在有些人眼里,媒体公信力近似神话。事实上,我们对媒体公信力的认识亟待深化。  相似文献   

20.
“媒体不作为侵权行为”在国外媒体法律中是一个重要概念,但在国内这类的研究文章尚不多见。《论媒体的不作为侵权行为》一文,系统地阐述了“媒体不作为侵权行为”的概念,并从四个方面对常见的媒体的不作为侵权行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