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激励年轻记者编辑锐意创新,大众日报编辑部最近设立了大众青年新闻创新奖,奖励大众日报青年记者编辑的优秀创新作品和与新闻有关的活动.大众青年新闻创新奖为期五年,资金出自大众日报特派记者所获的奖金;诸城市去年设立"大舜文化奖",大众日报特派记者采写的消息<诸城农民迈进3公里社区服务圈>获得一等奖,获奖记者把奖金作为大众青年新闻创新奖资金,以激励青年记者编辑积极投身新闻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2.
农村大众报是中共山东省委主管、主办的指导全省农村工作的省委机关报,也是大众日报农村版,1950年5月15日创刊.  相似文献   

3.
三月底,笔者和大众日报特派记者组记者陈中华一起下乡做调查,来到济宁某县某村。见到村支部书记后,记者希望能开个小型座谈会了解情况,于是村书记用手机召来4人。能和村书记相熟的都是村里的能人,这4人.恰巧都是小企业主,一个贩运石材,  相似文献   

4.
农村大众报是大众日报的“农村版”,是一张四开四版的小报。自1995年以来,农村大众报进行了二次改版,从过去平淡的穿插咬合的复杂版式风格,到完全分割式的浓眉大眼的版式风格,再到电脑时代的现代风格,以其不断变化的新版式,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其中赞许者有之,哀叹者也有之。且不管别人怎么说,对于我这个农村大众报的版式策划者来讲,最深的感受是:版式的策划必须建立在设计理性的基础之上。 引起注意才能使读者阅读内容 农村大众报改版之初,我这个版式策划者说心里话,是没有什么底的。要想把几十年不变的版式进行改革,不…  相似文献   

5.
三月底,笔者和大众日报特派记者组记者陈中华一起下乡做调查,来到济宁某县某村.见到村支部书记后,记者希望能开个小型座谈会了解情况,于是村书记用手机召来4人.能和村书记相熟的都是村里的能人,这4人恰巧都是小企业主,一个贩运石材,一个做饲料,一个搞养殖,一个开小饭店.座谈中记者问道,感觉今年收入会怎样,石材老板说,活儿明显少了,收入肯定下降,饲料老板说,肉价-个劲跌,老百姓不愿养猪,饲料也卖不动,养殖老板说,我的鹌鹑蛋主要出口,现在出口形势不好.挣不到钱.记者问饭店老板,饭店生意影响不大吧?他瞪起眼反问记者:"我平时就指望他们去吃饭,那你说受不受影响?"大伙一阵哄笑.  相似文献   

6.
《传媒》2006,(4):F0003-F0003
“扳倒井杯”第六届记者论坛,2006年4月上旬在山东济南举行。本届论坛由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主办。《青年记者》杂志承办,山东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合办,大众报业集团的属媒体(大众日报、农村大众报、齐鲁晚报、鲁中晨报、半岛都市报、生活日报、经济导报、城市信报等)协办。大众网、人民网传媒频道提供网络支持。  相似文献   

7.
<大众日报>有个特殊的团队-特派记者组,成员都是从报社业务骨干中挑选出来,专门写"大稿"、干重活的.在这个精干的团队里,记者陈中华格外引人注目:52岁,既是高级记者又是一级作家,还曾是位老资格的媒体副总编.  相似文献   

8.
党报派驻各地的记者,是战斗在新闻战线前沿阵地的战士。2002年11月,新华日报编辑部向全省除省会南京以外的12个省辖市派出48名中青年记者,我有幸作为首批特派记者来到泰州。派驻记者如何打开局面?实践中我体会到,学会“高看一眼、深看一层”,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会求异思维2  相似文献   

9.
《青年记者》2009,(20):F0004-F0004
“卓达香水海杯第八届记者论坛”将于2009年12月3日-5日在美丽的滨海城市威海举办。 本届论坛由《青年记者》与卓达香水海联合举办,大众日报,农村大众报、齐鲁晚报.生活日报、经济导报、新晨报、鲁中晨报、半岛都市报,山东法制报、现代交通报、城市信报、《城色》、大众网、半岛网、鲁中网等媒体协办支持。  相似文献   

10.
卢伟 《青年记者》2010,(11):40-40
为激励年轻记者编辑锐意创新,大众日报编辑部最近设立了大众青年新闻创新奖,奖励大众日报青年记者编辑的优秀创新作品和与新闻有关的活动。大众青年新闻创新奖为期五年,资金出自大众日报特派记者所获的奖金:诸城市去年设立"大舜文化奖",大众日报特派记者采写的消息《诸城农民迈进3公里社区服务圈》获得一等奖,获奖记者把奖金作为大众青年新闻创新奖资金,以激励青年记者编辑积极投身新闻创新实践。下面,摘要发表6名获奖代表的获奖感言,看看他们都有哪些新闻创新的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1.
傅绍万 《青年记者》2017,(24):34-35
读罢孙巍交给我的书稿,感觉到它沉甸甸的分量和价值.可以说,在当前这个极其浮躁、新学新说迭起的时代,它为新闻清源头,为新闻工作者开心智,为有志于新闻工作的人提供方法,“授人以渔”. 在我就职大众日报的35年间,孙巍是大众日报的特色记者之一.说这个话,我有资格.因为这35年间,我一直没有脱离业务岗位.而且,从1992年到1996年,和孙巍一起干机动记者4年.和孙巍打交道,开始处理他的稿件,则是从上世纪80年代我在大众日报总编室做一版编辑开始.  相似文献   

12.
《青年记者》2007,(9):F0004-F0004
“第七届记论坛”,拟于2007年5月下旬在山东济南举行。本届论坛由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新闻工作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主办,《青年记》杂志承办,大众日报、农村大众报、齐鲁晚报、生活日报、鲁中晨报、半岛都市报、经济导报、城市信报、山东法制报、现代交通报、成长先锋、大众网等协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新闻队伍中,逾50岁的一线记者很少,经历过生死考验、处在癌症康复期却依然在一线奔波的就更是罕见.大众日报特派记者组的陈中华,就是这样一个记者.克服着难以想像的艰难,他以强烈的敬业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展现了一个大众报人的精神风貌,成为当前大众报业集团"整体争八强、个体上位次"生气勃勃风貌中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4.
我在农村大众报做记者10多年了,其中有三五年的时间主要做舆论监督报道。这期间为农民说了少许的话,做了更少许的事。开始做记者时充满“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豪情,如今面对着农民渴盼的眼神,自己只能心虚地安慰他们说:“也许是不能见报的,  相似文献   

15.
逄春阶 《青年记者》2007,(23):50-51
我加入大众日报特派记者组这个团队已整整一年。在编委会的正确指挥下,与同事们一起,先后参与了省"两会"专稿、现代农业路径探寻、强镇之路·南方采访札记、"一体两翼"区域发展布局解析、"喜迎十七大"等重点报道。写这些重头稿,对一个长期从事文化报道的记者来说,确实是个脱胎换骨的过程,有经验,也有教训。我的体会可以用宋代杨万里《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的诗句来概括:"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相似文献   

16.
"卓达香水海杯第八届记者论坛"将于2009年12月3日-5日在美丽的滨海城市威海举办。本届论坛由《青年记者》与卓达香水海联合举办.大众日报、农村大众报、齐鲁晚报、生活日报、经济导报、新晨报、鲁中晨  相似文献   

17.
我从1943年秋担任《晋察冀日报》特派记者开始,到1957年冬离开《人民日报》,绝大部份时间做的是记者工作。之后,有一年时间是在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从1958年秋天起,我长期在《文汇报》做点领导工作,到1985年离开岗位,一直有机会和记者的工作保持着联系。回顾从事40多年新闻工作的实践,最使我难忘的还是14年的记者生涯。那段时间,我写得较多的是人物方面的通讯、特写,文章的主人公大多是我国的工人和知识分子。全国解放后,我到北京、天津、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广电人,我做了二十几年一线记者,到过广电行业最基层,知道我们这些业内人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或许还需要一个空间或平台。2010年2月,我从摄影频道总监的岗位调整到当时的贵州省广播电视学会和贵州省新闻学会工作,对我来说这一切是陌生的、崭新的。有人说:"这回你可以轻松了。"我自己也曾想:"来到这么一个相对边缘的机构,应该没什么压力,不需要那么紧张了"。转念又想:"我们这些多年在一线工作的人,突然间松散下来恐怕也难以适应吧",思想的确彷徨过。刚到学会就赶上评奖的季节,我索性借着这个相对紧张的工作阶段给自己加压,从而保持住以往的工作秩序和姿态。  相似文献   

19.
我在农村大众报做记者10多年了,其中有三五年的时间主要做舆论监督报道.这期间为农民说了少许的话,做了更少许的事.开始傲记者时充满“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豪情,如今面对着农民渴盼的眼神,自己只能心虚地安慰他们说:“也许是不能见报的,但是来采访一下总会给对方点压力.你们可以多找几家媒体来啊!”伴着心虚的,是挥之不去的深深的无力感.特别是有一次采访对象被打击报复,腿被打断以后,面对着他,我的心虚里,更多了一些心痛.  相似文献   

20.
齐淮东 《青年记者》2007,(23):49-50
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针对媒体发展的新形势,结合集团实际,提出"全方位提升媒体的舆论影响力"的要求。大众报业集团各媒体对此展开学习研讨。本期刊发的是大众日报特派记者组的研讨体会。下期将刊发大众日报理论评论部的研讨专题,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