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琪 《中国记者》2013,(1):74-75
2012年,陆续有实习生在本刊实习。这些未来的"新闻人"带来了高校新闻学子们的疑问和困惑,其中最集中的就是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的关系。由此,本刊特组织了这样一场对话。新闻教育教什么?——记者眼中的新闻教育  相似文献   

2.
顺利地进入新闻单位,成为一名记者或者编辑,几乎是所有"准新闻人"孜孜以求的梦想. 但现实告诉我们,近五年来,真正的新闻科班生,能够挤进新闻阵营就职的几率不足三成.  相似文献   

3.
朱国良 《新闻实践》2007,(12):58-58
作为一个新闻人,看到这样的消息,眼睛会为之一亮:重庆市一改"政府发布、媒体公布"的新闻发布惯例,推出"定点、定时、定人"的自主新闻发布制度,并且规定对媒体不得"无可奉告",在新闻发布会上,媒体记者可以提任何与主题无关的问题,而作为政府新闻发言人原则上不得以"无可奉告"来应付。在我的记忆里,这是重庆市委书记提出"在二版找我"后,重庆市在新闻改革中的又一亮点。这一改革体  相似文献   

4.
职业不同各有高下,本无意贬新闻官抬新闻人,可"5·14"事件以来,一些以理性自诩的新闻人对公众的训导,仿佛拙劣之新闻官. 倒是有官员以平等沟通而非教训引导的口吻投书西文报章,赢得了一定的理解与尊重,仿佛高明的新闻人. 面对公众表达"反藏独、爱奥运"意愿的各种自发行为,即便被有的人视为一贯僵硬说教的媒体,也作出了这样的评价:爱国热情令人动容,民意表达不客忽视.  相似文献   

5.
有人称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为"囧"时代,以表达自己的无奈无助、郁闷愤怒、甚至悲伤崩溃.在"囧"时代,新闻人"努力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的着力点放在哪儿好呢?笔者认为,媒体要能敏锐地意识到读者的新需求,在及时提供事关读者长远利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的政策解读、现象分析、演变趋势之余,更深层次地贴近读者、服务读者,用真情抚慰读者心灵,帮助读者调整心态和行为,积极适应时代的变化,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最近,"天涯论坛"贴出一篇博客文章——《一个记者的忏悔》,一个名叫朱光兵的"前新闻人"坦白自己曾在两年时间内写过80多篇假新闻,其中一些还被国内多家媒体转载。  相似文献   

7.
诺言与真实     
新闻的真实为所有新闻人所追求。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媒体的表现却让人有理由怀疑:一直以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为傲的美国媒体是否是一直戴着面具的伪君子?本文选取的两个人物皆出自当今美国的顶尖媒体:近乎疯狂地制造虚假新闻的《纽约时报》记者杰森·布莱尔,对新闻真实性要求近乎苛刻的《洛杉矶时报》的记者索尼亚·纳扎里奥。似乎他们中的哪一个都难以真正代表美国新闻人,但从他们的事例中人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判断:媒体对真实的追求从来都是社会对诚信的追求的镜子。  相似文献   

8.
不论是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具体到新中国的新闻史方面,1958年远远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年份来形容它,一颗颗连起码科学常识都不顾的诸类"卫星"的升空让这一年显得无比沉重.而"卫星新闻"背后的媒体与记者究竟扮演什么角色,专业的新闻从业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维品质?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这对曾经"带着镣铐跳舞"的中国新闻人,无疑也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媒体大检阅.国内媒体在这次特大灾难报道中把蓄积了几十年的新闻理想释放得淋漓尽致,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了地震灾区的真实情况,赢得了国内外广泛赞誉.其间,中国新闻人也用实践谱写了一曲中国媒体新闻创新的交响乐章.  相似文献   

10.
保积红 《传媒》2021,(10):33-34
在新媒体时代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网络移动传播成为社会传播的重要方式,传统广电媒体受到了新媒体不同程度的冲击,传统广电媒体纷纷通过开辟互联网新空间,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开始了融合新媒体的探索之路.山东广播电视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讲话精神,部署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以闪电新闻客户端为首发平台,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全力打造渠道丰富、覆盖广泛、传播有效、可管可控的传播矩阵,加快"主力军"向"主阵地"挺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国内广电媒体的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范式.  相似文献   

11.
"湖南的新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扎实过、贴近过;湖南的新闻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激情过、勇敢过!"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北京电视台一名记者杜撰的"纸馅包子事件"令新闻界为之蒙羞,其恶劣影响严重伤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假新闻始终与媒体如影随形,"纸馅包子作为有良知的新闻人,我们在为此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变,中国的新闻事业也经历了诸多波折和挑战,社会变革进程中的新闻人,经历了什么?又有些什么感悟?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变,中国的新闻事业也经历了诸多波折和挑战,社会变革进程中的新闻人,经历了什么?又有些什么感悟?  相似文献   

15.
由于新闻从业人员拥有双重身份,即"新闻人"和"社会人",由此,大众对他们存在着两种角色期望。当这些角色期望发生对立时,也就出现伦理评价的冲突。因此,在新闻活动中,新闻从业者所秉持的职业伦理标准,有时与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社会伦理标准存在着错位现象。本文试就新闻伦理中的真实性要求与社会伦理的评价之间平衡展开讨论。一、规避两种伦理冲突的理论探讨1、从新闻事实的传播过程来看,新  相似文献   

16.
☆在许多新闻人传统的思维中,媒体的主要功能就是主动地向受众传播信息,而受众只有被动地去接受这种信息的传播。事实上,媒体与受众的关系是双向传播的关系,也就是说受众对媒体存在着逆向传播的现象。对此,朱金平在《受众对媒体逆向传播之探析》一文中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范以锦 《传媒》2011,(9):59
《世界新闻报》"窃听门"波及范围广泛,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强烈关注。作为新闻人,我们经常讲维护新闻的真实性,需要认真反思的是,应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以诚信的手段来追求新闻的真实,还是用非法的手段追求真实?强调以正当的方式追求新闻的真实,是不是就是对新闻自由的限制?笔者认为,在这些问题上如果模糊不清,就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8.
17年来,"任仲平"文章风生水起,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曾经八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特别奖或一等奖,堪称"宝塔尖上的明珠".它以超大的篇幅、超长的写作时间、广泛的选题、独特的论述方式以及普遍的"论述框架"获得了新闻界认可,有网民称它为现阶段的"政治读本".从"任仲平"申报和获得中国新闻奖的结果来看,任仲平文章无疑属于新闻评论的范畴;然而从形式、思维、内容、操作理念以及操作模式等来看,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它是借助大众传播媒体实现政治意图的一种"理论文章",而非"新闻评论".对于这种以传播效率为第一要求的文体,我们在模仿它的同时,是否可使之更加"短、实、新"呢?  相似文献   

19.
正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异军突起和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新闻大战从传统媒体蔓延至全媒体。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新闻从业人员想尽一切办法抢抓新闻事件,争夺受众眼球。在此过程中,如何从采访时就领先一步,抢夺新闻"第一落点",成为所有记者们追求的目标。这其中,有很多成功的经典案例,也有许多失败的教训。作为新闻人,笔者也曾从事过社会新闻、文体新闻等的采写,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不  相似文献   

20.
所谓"准电视摄像师",是指对即将从事电视摄像行业的人员的形象称呼.由于现在新走上电视摄像岗位的人员绝大多数足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因此,本文即用"准电视摄像师"代指那些正在高校学习电视摄像的莘莘学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