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谣言在网络上的传播日益增加,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从江苏省人民医院"艾滋门"事件到山东省东明县化工污染致60%人口患甲状腺肿瘤事件,还有近来因日本地震而引发的抢盐风波,受众的从众心理、窥私心理等复杂的心理状态推动着谣言从发布、轻信,增添到扩散成为焦点.①网络谣言若得不到正确引导与控制,会对受众、各类组织乃至公众人物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谣盐"属于同类流言的再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1年3月16~17日在我国发生的抢购碘盐事件,属于同一类流言的循环再现.就具体的抢盐事件来说,是谣言,但流言≠谣言.英文原词"rumor"翻译为中文"谣言"不准确.  相似文献   

3.
从“抢盐危机”看微博与谣言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涛 《今传媒》2011,(7):52-53
微博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了庞大的用户数量,但话语权在得到平等的同时,同样导致了话语权的滥用,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之后,极有可能引起整个社会秩序的动荡和不安。但其在"抢盐风波"过程中所扮演的双向角色却值得我们思考:既是谣言滋生和蔓延的温床,同时又是成功辟谣的利器,本文以2011年3月的抢盐事件为例,就微博在谣言传播方面的功过是非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谣言是一种未经证实的新异性信息,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这种人际传播的舆论形式与人们的心理有着密切联系.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突发9.0级大地震后,位于本州岛福岛的核电站发生爆炸并出现核泄露,我国境内大量流言泛起,引起了民众不必要的恐惧和不安,进而在南部沿海、甚至一些内陆城市引发了“抢盐”风潮.本文分析了此次“抢盐”风波中谣言产生传播的过程和心理机制,以求抑制谣言.  相似文献   

5.
2011年虽然仅仅过了几个月,但发生了两起轰动全国的荒唐事,对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而这都是谣言惹的祸.第一则谣言发生在2011年2月10日,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发生雪夜万人大逃亡事件.另一则谣言则是发生在日本9级地震后的几天,在中国上演了一场轰动全国的抢盐潮.  相似文献   

6.
受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恐慌"影响,3月16日下午起,一场"抢盐风波"也在衢州市上演。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衢州日报领导高度重视,采编人员快速反应,迅速介入,勇于担当,有效给予舆情以正面引导,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解疑释惑,粉碎谣言,安定了民心。16日晚,衢州日报编辑二部一版责任编辑上班前,得知市区联华、沃尔玛、东方等超市以及西区小便利店市民排队抢盐的情况后,立即赶到办公室,第一个在报社业务QQ群发出"衢州城里市民排队抢盐,赶紧,要稿子"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申辰 《青年记者》2013,(2):25-26
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引发核泄漏危机,随后几天内,"抢盐风波"在我国爆发,又在大众媒体的权威信息发布、食盐恢复正常供应之后迅速平息。而此种近乎疯狂的抢购行为,源自环境危机事件带给人们的恐惧心理。本文采用深度访谈法(访谈对象共10人,均参与了抢盐)对该事件中的人际传播进行分析。"抢盐风波"背后民众的恐慌环境危机是大范围的,对公众生活乃至生存有极大影响的危机事件。在环境危机面前,人类的应对措施显得相当无力,因此环境危机事件带来的恐慌,范围更广、程度更强、流传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8.
路鹃 《当代传播》2012,(5):89-91
在近年发生的大型公共危机事件中,由于手机短信传播谣言而导致负面效应扩大的现象一直存在。手机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形态,兼具大众传播的广度和人际传播的深度,成为危机传播管理必须直面的媒介力量。本文以2011年日本福岛核辐射引起的"抢盐潮"为例,分析手机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传谣机制,并据此提出谣言控制管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虎雅彬 《今传媒》2011,(7):48-49
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大凡伴有谣言,本文以2011年3月14日在我国出现的群体性"抢盐事件"为例,探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谣言的传播生成机制和消解策略。  相似文献   

10.
2011年3月16日,由于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危机,有谣言称日本核辐射会污染中国海水导致以后所产食盐无法食用,而且吃含碘的食盐可防核辐射,从而导致了席卷全国的“3·16”抢盐事件.本文在对“3·16”抢盐事件进行解析的基础上,从传播学角度解读此次谣言的成因,进而提出新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赵芳 《新闻爱好者》2011,(20):135-136
关于"抢盐"事件,最早一条新闻出现于2011年3月16日凌晨2:36——搜狐网转载的《东方早报》的一篇文章《美国人开始抢购碘化钾》,说的是美国人抢购食盐的事。但是没想到的是却给中国人提了个醒似的,有个别心怀鬼胎的人也利用这篇新闻开始散布食盐能防核辐射的谣言,并且这个谣言迅速在全国散布开来,17日上午,全国各地开始发生"抢盐"风暴谣言能迅速在全国散布开来也是有原因的,日本9级大地震  相似文献   

12.
日本核辐射危机发生后,因为人们轻信"碘盐能预防治疗核辐射"的传言,引发了席卷国内多个省市的抢盐风潮.这是检验大众媒体在突发性危机事件中传播力、引导力与公信力的一次实战演练."抢盐"风波让我们反思,媒体为什么在突发事件中的引导力那么微弱?专业化的传播机构为什么在民众的口口传播面前那么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13.
辛文娟 《新闻知识》2012,(1):29-30,20
近年来,我国频发各种突发灾难事件,随之滋生的灾难谣言涉及范围广、传播迅速,威胁到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乃至国家的政治稳定.本文以日本震后“抢盐事件”为例分析灾难谣言产生的缘由、传播的一般模式,探讨新媒体时期灾难谣言的控制和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4.
苏学良 《新闻世界》2011,(5):240-241
在口头传播时代,谣言作为一种社会信息的反馈就已经存在并发挥作用了。本文以最近发生并已平息的"抢盐"事件为例,着重分析谣言是如何越过时空、知识背景、职业等诸多障碍,得以广泛传播并导致一系列看似不合理的集体行动的。对谣言的演变以及社会语境进行深入考量,有助于增强对谣言的疏导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近日,有不少网友在大楚网报料平台上反映,在宜昌城区超市买不到食盐,还有人传言说“食盐要涨价”.6月10日记者采访得知,宜昌市目前各种食盐供应充足,只是上市的新品种食盐价格略高.(荆楚网,6月11日) 关于抢盐的谣言,近年来就发生过好几次,如2011年日本“3·11地震”引发核泄漏事件后的抢盐闹剧,2012年4月兰州发生的抢盐事件等.  相似文献   

16.
吴云 《新闻实践》2003,(4):28-29
羊年新春,由于非典型肺炎及部分市民误信谣言等原因,广东部分群众盲目抢购有关药品和食用醋、米、油、盐等商品,造成醋、米、盐等商品一时紧销,价格异动.与此有关的话题,也成为公众热点.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力控下,新闻媒体以其肩负的社会责任及时正本清源,引导舆论,事件很快得到平息,市场秩序和市民生活恢复正常.本文剖析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茂名电视台三级电视台对"米盐醋风波"的系列报道,试谈媒体如何提高视听公信力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赵芳 《新闻爱好者》2011,(10):135-136
关于"抢盐"事件,最早一条新闻出现于2011年3月16日凌晨2:36——搜狐网转载的《东方早报》的一篇文章《美国人开始抢购碘化钾》,说的是美国人抢购食盐的事。但是没想到的是却给中国人提了个醒似的,有个别心怀鬼胎的人也利用这篇新闻开始散布食盐能防核辐射的谣言,并且这个谣言迅速在全国散布开来,17日上午,全国各地开始发生"抢盐"风暴谣言能迅速在全国散布开来也是有原因的,  相似文献   

18.
前段时间的"抢盐风波"在当前中国的社会舆论场域中影响巨大,整体舆情指数为94.2分,为极高值的范畴(舆情指数的最高值为100).该事件爆发和影响主要集中在2011年3月14日至17日这4天.  相似文献   

19.
张小燕 《传媒》2011,(8):51-52
黑色3月。日本9级大地震,借助人们的恐慌心理,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谣言"冲击波,其中又以"谣盐"最盛。在众多"体贴式"微博谣言之后,"补碘防核"最为打动人心。3月16日,中国各大城市百姓排队"抢盐"的队伍蜿蜒如长蛇阵,景象惊人。"微博算是新闻传播媒介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谭婷 《新闻世界》2012,(8):282-283
近年来谣言频发于诸多风险性事件中,它在这一危机情境下发展泛滥。不言而喻,谣言对个人、对集体、对社会都有着较大的危害性,它甚至会成为风险的信息源,引发恐慌,破坏正常生活秩序。本文以“抢盐湖”和“郭美美事件”为例,分析谣言的形成和发展,并试图从政府、媒介及公众三个角度分析如何控制谣言,以减少谣言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