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娥皇、女英为帝尧二女、虞舜二妃,其事迹载在今传最古老的经典《尚书》、《山海经》、《孟子》、《楚辞》、《史记》、《列女传》六大文献系统及其他多种古书中。二妃与虞舜的感情故事,被称为"中国恋爱文学之祖"。文章谨对古书所见二妃名字、称号略作梳理。  相似文献   

2.
上古神话的记载多断简残章,神话在流传的过程中有严重的儒家说教性倾向,这对于考察神话原貌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以我国最早记载神话的史料《山海经》为主要依据,就(?)禹蛾皇女英神话演变过程中、儒家思想的渗透,从政治理想和婚姻道德两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奥尼尔的《琼斯皇》以“内米祭司恐惧”的原型母题、“死亡一复活”的原型模式、树种崇拜的原型意象构成了一个富有意蕴的神话原型体系,暗示了一条人类回归自我的痛苦而又充满希望的数赎之路。  相似文献   

4.
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文论界兴起,对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运用神话原型理论进行文学批评的实践也层出不穷。但是,文章认为,将神话原型批评只限定在运用“神话原型的交际作用”来找出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主题等是不够的,还应深入神话文本进一步探讨这种神话原型意象的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弗莱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为着眼点,通过阐明原型、原型的理解和"文学移位"等相关问题,结合传统文化中历史悠远的灵石崇拜情结,以具体的文学文本对该理论加以阐释,力求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指导下,对灵石崇拜的多种形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王亚琳 《海外英语》2012,(13):187-188
《宠儿》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丰富的《圣经》文化和黑人文化。在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中,神话原型的应用随处可见,这些原型都是黑人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分别从《圣经》原型和神话原型角度对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进行深层剖析,深刻揭示奴隶制度的残忍,有助于对黑人文化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挖掘出隐藏在文学文本最后的神话原型的意义指向。  相似文献   

7.
尧嫁二女于舜及象害舜欲得二嫂的传说中潜藏着远古时代丰富的民俗现象,隐喻着远古人们的生存经验。  相似文献   

8.
哈代在小说《还乡》中大量运用了神话原型,暗示人物的命运发展。本文通过神话原型视角,对《还乡》进行重新解读,重新揭示和发现哈代作品中的深层次意义,使这部经典文学作品焕发出熠熠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9.
精卫是中国早期神话中少数仅存活于士大夫精英文学中的原始意象之一。精卫填海的痴举使它的形象充满英雄气概,成为蕴含巨大精神内涵同时也存在多种解释可能的悲壮角色。它渺小的、绝望的努力与意志的决绝、恒久所产生的巨大反差,表现出强烈的复仇决心,而且传达一种普济众生的悲悯情怀,使它弱小的形象最终成为勇于同命运抗争、百折不挠的人格力量的象征,并不可避免地折射出不惜为信念牺牲的殉道者的悲壮色彩。当改朝换代的陵谷沧桑之际,精卫的形象就自然地成为不屈而无奈的遗民心态的象征,满含悲壮绝望的色彩和沉重凄怆的情调。这多重的精神内涵使精卫成为一个闪耀着特殊光彩的神话原型,隐现在后代的文学中。  相似文献   

10.
荣格和弗莱的原型批评为进行人类化和学深层结构的整体性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本认为,探究中国化精神内核,审察神话原型“天”的隐喻意义,至为重要。在此。力图追根溯源。透析远古神话中“天”的概念及其天人关系,提出对中国化的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11.
凯特·肖邦《觉醒》中女主人公神话原型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觉醒》是 19世纪末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一部颇具争议的小说。以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解读这部作品 ,可以发现 ,其中女主人公形象是“众生之母”的夏娃和希腊女神阿佛洛狄忒两个神话原型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化行为的最重要形式,它既是化的组成部分,又是化的重要载体。英汉两种语言因不同的化背景而产生了所指意义的不同,对一种语言的所指意义的理解,需非本族语的人从该种语言具体语境及化内涵因素上考虑,否则将造成交际的困难或失误。  相似文献   

13.
在特定的文化体系中,创世神话建立基本的文化原型:形象原型和思维原型,并借此在其所属的文化发展中发挥深刻影响。中国盘古神话和希腊混沌神话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系统,比较并揭示出其思维原型的差异性,及其对各自文化的表征性意义与内在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共时性角度来看,二者的差异是结构性的,盘古神话的"整体性"与混沌神话的"个体性"思维原型,必然导向以"群体"为本和以"个体"为本的文化差异;"人"的所指在其中也必然具有不同内涵并规约着各自民族文化性格的形成。从历时性角度来看,"叙述时态"和"价值向度"是主要的差异,并由此产生了中西文化体系的封闭性与开放性、以道德为标准和以原欲为动力、以"善"为人之本性还是以"恶"为本性,以及"崇古"与"轼父"、"实力"与"资历"等一系列文化发展的"二元对立"关系。  相似文献   

14.
荣格和弗莱的原型批评为进行人类文化和文学深层结构的整体性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本文认为,探究中国文化精神内核,审察神话原型“天”的隐喻意义,至为重要。在此,力图追根溯源,透析远古神话中的“天”的概念及其天人关系,提出中国文化的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15.
古代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它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但每个神话又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们的精神原型。这些古代神话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也可以说,神话故事就是古代人类企图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幻想故事。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争取族裔及性别的平等地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文学作品《女勇士》喊出了世间最强音。以短篇小说《女勇士》中"无名女人"为例来勘察希腊神话在汤亭亭作品中的嫁接,采用神话原型理论探索作家汤亭亭《女勇士》中的"无名女人"的三个神话原型——菲罗墨拉、美狄亚及盖娅和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力求多角度地理解作者塑造的无名女人的性格特点及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7.
短篇小说《抽彩》是美国女作家雪莉·杰克逊的经典之作。本文拟从神话原型的角度,分析作品中的神话原型框架,结论是:抽彩实质上是一种选择牺牲品的祭祀仪式,是一种牺牲一个生命延长其他生命的模式,小说利用这一原型折射出人性的异化和扭曲。  相似文献   

18.
原型批评理论是20世纪西方文论史上研究文学与原始文化关系的一种文学批评模式。它起源于英国,兴盛于北美。本文介绍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并试图概括其优点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女娲神话在中原地区流传很广,与之相关的民俗因逐渐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而被严格地遵从、承袭,因而也得以保留下来。从一些与神话有关的民俗事象中探视原始神话的原生状态,则可以从中寻求到一些民俗事象的“源”,帮助我们理解民俗心理和原始神话思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书写是美国华裔作家表达华人世界的一种手段。从最早的华裔踏上美国的国度起,华裔逐渐被标榜为野蛮、肮脏、劣等和温顺、勤奋、节俭。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逐渐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汤亭亭、谭恩美、赵建秀等新一代华裔文学家进行英文创作,其作品中蕴涵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引起中西方文坛的广泛关注。华裔作家在作品中热爱尊重中国文化的积极方面,同时又疏离了含有消极意义的中国文化。这些华裔作家对于中国文化既爱又恨的态度,决定了他们在其作品中改写中国神话,重建"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