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与法学的边缘学科,应分属于经济学范畴和法学范畴,可以定位为理论经济学或应用法学,在不同范畴内有各自的研究特点。法律经济学课程的设置是呼应国际性“法律经济学运动”的必然结果,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以经济学的方法、原理及观点来分析法律问题,实现了经济与法律的有效融合,较好地解决了法学院学生不懂经济,经济学院学生不懂法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2.
反思与重构:证据法学理论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理论关于证据法学乏理论基础存在着“一元论”和“二元论”之争,尤其是关于“认识论”和“价值论”在证据法学理论基础中的地位问题,也历来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主张。在程序正义理论日益成为诉讼法学主流理论的背景下,理论上有贬低“认识论”在证据法学理论基础中的地位的趋向,这是不符合证据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事实以及证据法学的学科特点的。只有将“认识论”和“价值论”同时作为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才能真正建立科学、合理的证据法学。  相似文献   

3.
证券监管既是经济学问题,亦是法学问题,在经济分析法学和社会法学的思想中有其法学的理论基础。从法律意义上讲,证券监管指国家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依法进行的监督和管理。证券监管的法律制度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的公法与私法的融合法,属于经济法的范畴,其法律价值主要表现为秩序、效益和公平,它是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强心剂。  相似文献   

4.
从法理学角度讲,正义是法律制度所要实现的最高理想和目标,也是人们用来评价和判断一种法律制度具有正当根据的价值标准。由此可见,正义是法的基本价值,也是最高价值。法引导社会正义,社会正义促进法走向文明。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是为了维护公正和正义的事业,因此,法理学应把正义作为其永恒的主题:立法应充分体现社会正义的要求,司法应切实保障社会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法学高等教育的目标在于造就社会栋梁之材,培筑社会正义之基,因此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行教育体制与教育环节上的变革,才能培养出足以担当法律正义实践者与社会生活调音师角色的“崭新法律人”。中国社会是典型的变动中的转型社会,自20世纪末以来持续的大学扩招、研究生扩招以及学位教育的多元化,使法学与大学中的其他专业一样面临着教育资源日渐匮乏、教育水准趋于下降的窘迫状况。目前不少前辈学者已在呼吁开启中国法学教育体制的“二次革命”以重塑现代新体制。我们先明晰一下法学高等教育的涵义:从受众来分,它包括针对在…  相似文献   

6.
解读法经济学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文献多以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强而有力来解释法律经济学的兴起,但这不足以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在向包括法律、政治、社会等其他社会科学的进军中唯独法经济学的成果最为丰富的原因.通过比较,发现法学和经济学在研究主题和分析方法的共通性这一性质,可较好解释为什么在社会科学的互动中,只有经济学与法学的互动最为成功.此外,如再加上经济分析方法的特色和优势,则足以阐释经济学与法学的互动主要是以前者进入后者所呈现而不是相反.因此,上述因素的综合才能为法律经济学的勃兴提供较为令人满意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法经济学,既不同于传统法学研究,也与经济学研究进路和目的相区别,它是从经济学角度对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的一种跨学科研究。法经济学的核心是以效率为指标去解释、分析法律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正式生效,修正案将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降至12周岁。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是近年来频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和校园暴力事件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下调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扩大刑罚的适用范围,属于法经济学上的“通过提高惩罚成本来降低犯罪率”。本文将从法经济学的起源和学科观点出发,分析法经济学视角下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并提出完善我国有关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惩治法律体系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教育法学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20多年来开展的教育法学研究,从过于偏向对教育立法成果的研究而轻视对教育法制现实问题的探讨,到深入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重视教育主体权力的研究,使教育法学研究从本体论和方法论诸方面提出了进行整体思考的价值取向问题。教育法学是“行为法学”。教育法律规范从产生到实现的全过程,实质上是教育价值法律化与教育法律价值化的转化过程。对教育法律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既是教育法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教育法制实践的呼唤。当前,对教育法学研究应持的取向是:既要研究“文本中的教育法”,也要研究“行动中的教育法”,这一研究价值取向的转变,是教育法学理论研究之必需,也是中国教育法制实践的呼唤。  相似文献   

9.
效益是经济学和法学共同追求的价值。在法学研究中引进经济分析方法对法律制度和在法律规则之下的人们的行为进行成本与收益分析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通过对缺陷产品召回制度若干问题进行法律的经济分析,提出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应采取分散立法模式,并从界定缺陷产品的范围、惩罚力度、鼓励自愿召回等方面完善我国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三大法学流派对西方法理学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将法律看作是主权者的命令;新自然主义法学强调法律的道德性、公平、正义理念;社会学法着重法律在社会中运作的效应。法律的价值存在就在于价值所反射出主体的多元化和需求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法律基础”教学必须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基础”教学必须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观。这是法学教育解析正义这个不可或缺的使命所要求的。因此,在“法律基础”教学中要注意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多方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以法律意识的培养为根本的法律教学联接法律与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实现正义(这是法学的最高价值目标)的过程中降低成本,是法学一个古老的追求。而正义和成本都是在人的演化过程中,为了生存和繁衍所发展出来的概念。连接了正义和成本也就连接了法学和经济学。  相似文献   

13.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如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物权制度亦以伦理上的正义性为生命,目前关于物权法是否违宪的争论其实也涉及物权制度的正义性问题。自亚里士多德以降的伦理学或者法学传统往往将正义区分为分配正义、交换正义与矫正正义,因此,当人们在探讨某一(些)制度或者行为是否具有伦理上的妥当性时,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概念法学受到了法律学人的质疑和批判。但与其说是理性反思和批判的结果,不如说是对西方法律文明演进过程进行分析所得结论的移植。在我国法内正义与法外正义、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冲突时,应以何者优先?回答不宜以“恶法非法’’为由.否定实在法的效力。面对法律权威、法律信仰尚待确立的中国法治现状,认真对待概念法学是法律学人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曾经的“热专业”遭遇“冷就业”,法学毕业生“滞销”已成为近年不争的事实.在以往的研究中,多从削减滥招规模、合理设置学科专业等来尝试解决法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现有的就业僵局既成,很难在短时间内明显改观.引导大学生树立宽泛法律工作理念,“大法律”是破解日成僵局的法学就业现状之新钥.“大法律”之“大”,一是“大”在观念上,首先要树立“大法律”就业观念;二是“大”在竞争力上,引导学生丰储技能以扩大社会适应性;三是“大”在广度上,拓宽就业路径至各类“非诉”职位.以“大法律”理念为指引,转换传统思维定式,将法学与关联领域有机结合,以达到法科大学生最终充分就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效率与公平——法律价值目标的判断与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价值是法律正义的基础,是法律价值判断的终极性尺度,虽然经济学理念的引入使得法律价值判断中的效率观念日趋彰显,但是,笔依然认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惯用话语形式不能适用于法律的价值判断当中,在公平与效率的价值抉择中,正确的选择应当是而且只能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相似文献   

17.
《资本论》是一个有着特定叙事结构的理论文本,而其特定叙事结构在比较全面的意义上开显了马克思的正义思想.首先,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论叙事并非只是阐述了一个一般的认识论步骤,更深刻的问题在于,马克思凭借这个方法,开辟出批判的哲学视野及超越英国经济学传统的政治哲学问题域,从而为阐发正义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看,通过对洛克以来一脉相承的理论传统中不断凸显的权利原则予以“抽象肯定”并“具体否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资本批判”维度上作出了正义判断,并由此厘定了“基于平等的正义”逻辑.更进一步说,由于马克思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叙事中来考察政治哲学问题的,所以归根结底,《资本论》中“基于平等的正义”指涉的乃是生产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层面的问题,这决定了无论是作为其前提的权利,还是作为其实质的平等,都是与自由主义正义理论判然有别的.  相似文献   

18.
一、法律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活动 法律教育,是以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法律角色为主要目的.法律角色,是指从事与法律有关工作的人员的总称,主要包括法律家(法官、检察官、律师)和法学家(法学研究人员和教师).法律角色对于实现法律所蕴含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正义"等代表人类情感与信仰的价值在社会体系中的实现具有主导作用.因此,法律教育既具备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活动的特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作为一门特殊的以法律为教育内容、以培养法律角色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它以追求自身的人文价值为主要宗旨.  相似文献   

19.
法经济学是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目前,我国部分高等学校的法学院开设了这门课程.法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分析方法、最优化与激励分析方法及实证研究方法为法学研究与法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对具体法律问题分析时引入上述分析方法,将会使学生掌握一种思维的技巧,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法学方法与法律方法是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中两种重要的方法,通过两者方法对法律条文及现实生活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解释,研究,进而法学研究能够前行,法律发展也符合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本文即是通过法律与伦理、道德因素之间的关系及法律如何在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实现正义的角度对两种方法进行理解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