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芦荻 《华章》2012,(33)
中国舞蹈以肢体言语为媒介,注重抒发内在情感,是中华民族抒情文艺的重要组部分.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范畴.它是华夏抒情文艺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本文以意境理论的成熟形态——王国维的意境理论为视角观照中国舞蹈,从而探求中国舞蹈的古典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2.
中国抒情文学独特的艺术概括方式有意象、意境、抒情母题等;艺术概括具有浑沌特点;解读中国抒情文学需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用中国文学独特的体味、感悟等方式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3.
意境论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独创的一个美学理论,文学意境以它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成为抒情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作为抒情文学的主要形式,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很多富有意境的作品。本文以童庆炳主编的《文艺理论教程》的文学意境理论为依据,以稼轩词为例来分析其鲜明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4.
论小说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长期以来,它被偏狭地运用在抒情文学当中, 很少有人用它论及叙事文学。这不能不说是对意境的美学价值的毁损、因此,要通过对叙事文 学小说的意境及其创造问题进行讨论,以光大意境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抒情学独特的艺术概括方式有意象、意境、抒情母题等;艺术概括具有浑沌特点;解读中国抒情学需要了解中国化的“天人合一”,用中国学独特的体味、感悟等方式解读本。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是一种诗歌文化,中国诸艺术形式有着诗化的趋势: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诗词,抒情化的叙事,意境化的描写,创作的主情性.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朱自清的散文特别是早期散文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景美情浓的描写抒情,二是诗画交融的意境创设.朱自清先生用画家的眼睛,诗人的情怀来写景、叙事、抒情,独特的审美情趣构成了朱自清散文特有的韵味.  相似文献   

8.
京派女作家是学界长期疏略的女性书写群体.她们以叙事性为本体,将小说的叙事艺术与中国抒情写意的文艺传统相结合,不仅“把人事和梦两种成分相混合”,而且融和了诗歌、绘画、音乐等的审美基因与表现技法,推呈出一批与京派男作家同中有异的抒情写意小说①.它们在意象、象征与意境的营造方面崭露出新颖的审美特征,堪称现代诗化小说的另一范式.女作家其他体式的优秀小说也常蕴含着抒情写意的诗化成分.  相似文献   

9.
抒情:中国戏剧结构主体 中国戏剧,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重在抒情也长于抒情的戏剧.中国戏剧拥有特殊的抒情手段,它始终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叙事和抒情是文学艺术的两大要素.中国戏剧像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戏剧一样,包含了多种艺术手段,但是在这多种艺术手段之中,却只能有一种手段是它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作为“剧诗”的古典戏曲文学,它追求的是意境化的戏曲效果,戏曲之意境较之诗之意境有其个性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戏曲意境的写实化、自然化和抒情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意境是中国文艺美学所特有的概念和范畴,它可以体现在文学、音乐、绘画乃至戏曲等的一切文艺创作中。而在文学方面,它主要体现在抒情性的作品中,包括诗歌和散文。 当然,因为意境有特定的文化渊薮,所以并非一切抒情作品都能创造意境;在题材上,它有一定的限度,大都以寄情于景、托物言志的题材为主。 意境的创造及其理论的形成可追溯到很远。在先秦时代的庄子、屈原的作品中,已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诗歌,习惯上较多地采用融情于景和营造优美意境的方法,较含蓄地表情达意;而外国诗歌则较多地将笔触伸向人的内心世界,直接、热情奔放地表达感情。徐志摩学贯中西,他的《再别康桥》兼收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方法和外国诗歌的抒情方法,并将他们完美地统一于自己的作品中,铸就了《再别康桥》的高度的艺术性。一、对中国古典诗歌精髓的吸收:融情于景,营造完美的意境(一)精心选择意象,营造完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13.
一、欧阳修对中国文学的巨大贡献 欧阳修是我国宋代杰出的文豪,在我国文学史上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诗文形成了中国独有的表现意境,是抒写人生感受的抒情文学。它彻底摆脱了六朝诗歌影响下宋代文学的浮靡之风。例如:  相似文献   

14.
废名乡土诗化小说展现了缤纷多彩的诗化艺术世界,他以营构意境,诗化散化的文体特点,改变了抒情小说的模式,扩展了作家的审美视野,更重意境和审美,拓宽了抒情小说的文体。其叙事策略主要采用了淡化情节、营构意境,自传倾向、抒情叙事,儿童视角、情感内倾,打通文体、诗化散化等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5.
“意境说”是一个最具民族特色的经典概念和审美范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诗论教学的重点.意境理论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为“意境”说的形成时期,主要是唐朝;第二时期为“意境”说的发展时期,主要是宋朝;第三时期为“意境”说的成熟时期,主要是近代.“意境”是抒情型文学作品的审美理想,是情景交融的、寓含人生哲学意味的、具有张力的诗意空间,它具有三个审美内涵: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境的生成需要读者的参与和感悟.“意境说”教学的落脚点在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让学生运用诗歌的“意境”理论来分析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16.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书法艺术运用笔墨纸砚,以文字作为艺术表现形式,通过书写,在组织安排点、画、线、形的间架结构、节奏旋律、气势变化等方面,抒情写意,营造意境,使其具有一种含蓄蕴籍之美.中国书法所包含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思想的精髓之一.  相似文献   

17.
我想,诗化小说和以前常说的浪漫抒情小说还不太一样。它的独特之处,不在于优美的文辞、丰厚的抒情、浪漫的故事,而在于其文本的构建是出于一种感觉、一种情绪,将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置于某种意境、氛围之下,并形成与中国古典诗学相通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8.
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相对于传统诗文,更具有浓郁和鲜明的审美特征。该文重点论述了词的形体美、音乐美、抒情美和意境美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意境是中国古典艺术独创的一个范畴。它是中国抒情艺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它体现了华夏民族独特的生存状态与审美追求。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剖析,必将揭示中国艺术独特的感知方式与审美追求。同时,也将加深我们对中国艺术内在精髓的体悟。  相似文献   

20.
受强大抒情传统的影响,中国叙事性文学作品常常在展开叙事的同时营造意境,借助于意境画面的延伸和扩展来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文章将其称为"叙事性意境",认为它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情"、"景"和"事",三者交融互生并通过动作序列的组合推进叙事,同时又依靠不同动作序列间的意象唤起读者的想象来完成意境的建构。文章结合具体作品分析了其对中国当代叙事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