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初,列宁从俄国民族斗争的实际出发,撰写了《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一文。列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澄清了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者在民族问题上散布的谬论和制造的混乱,批判了他们鼓吹的超阶级民族文化反动谬论,为解决俄国民族问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列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澄清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者在民族问题上散布的谬论和制造的混乱,批判了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者鼓吹超阶级的民族文化的反动谬论,为解决俄国民族问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著中,思格斯对一夫一妻制家庭的起源和本质及其历史发展所作的分析和论述是异常深刻的。其中对两种不同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所作的区分,不但深刻地揭示了历史上形成的(即私有制社会的)一夫一妻制的本质,而且科学地展示了婚姻家庭制度的未来发展的远景,回答了当时人们对未来婚姻家庭状况提出的种  相似文献   

4.
1884年出版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以下简称《起源》),是恩格斯研究远古人类社会的名著,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光辉范本。虽然读起来似觉枯燥,但却是治史者的必读教材。它不仅揭示了原始公有制社会产生发展以及家庭、阶级、  相似文献   

5.
一百多年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发表他的“现代社会主义主要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一个多世纪以来,这部光辉的典范著作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不断地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指导我们去探索研究。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中,恩格斯始终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论战线斗争的需要出发,从对剥削者进行阶级教育出发,在广泛吸收了当时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详细的资料、深刻论述了人类社会从私有制、家庭、氏族和国家一步步的发展历程,有辨证的、历史的、唯物  相似文献   

6.
关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若干注释的商榷李长林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名著。列宁在《论国家》一文中,曾高度地评价了这部著作,认为:“其中每一句话都是可以相信的,...  相似文献   

7.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根据人类学经典之作《古代社会》和马克思就此书留下的笔记所著。在书中他对摩尔根有关社会进化的动力、路径的略显唯心的说法进行更正;基于私有制线索完成了对现代阶级社会的批判性解读,为摩尔根朴素的唯物思想做进一步阐发和补充;在对人类文明社会之后进行预言时和他达到精神默契,并为其找到唯物主义科学的可靠依据。从《古代社会》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理论发展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8.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是恩格斯关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进行科学探讨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专著,其中作者用了将近一半的篇幅来阐述关于氏族和国家起源问题,在大量历史史实以及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得出阶级、国家是历史的产物,它按照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运行,不以任何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9.
分工概念是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恩格斯认为,用分工的观点最容易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虽然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产生分工的基础和直接原因,但分工是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间环节,并且是私有制、阶级与国家等历史过程的实现形式。分工导致了对偶制家庭向专偶制家庭的过渡,随着分工的发展,私有制、阶级与国...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中和国家学说的重要文献。《起源》的发展,无论对于唯物主义历史观,还是对于历史学和民族学,都是一个划时代的新成就。坚持和发展《起源》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研究史学、民族学的方法,是历史赋予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的观点和方法,从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角度,对《蒙古秘史》和《古代社会》的结构、内容等方面进行粗略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蒙古秘史》的历史内容和哲学价值。这对于拓展蒙古学的研究领域,深化秘史学的实际内容,探索蒙哲史的新课题,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从《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到晚年给布洛赫等人的书信中,对历史唯物论的阶段与国家学说、历史规律性问题和意识形态诸形式和反作用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使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家庭、私有制、阶级、国家是最复杂、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由于科学发展的局限,更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在这些涉及剥削阶级根本利益的问题上被搞得混乱不堪。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下称《起源》)写作並发表于马克思逝世的翌年。当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的遗稿中发现马克思在1880年——1881年曾对美国进步科学家摩尔根1877年出版的《古代社会,或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的研究》《下称《古代社会》)一书作了详细摘要和重要批注后,便决定据此写出一部专著。正如恩格斯所说: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执行遗言”。在这部著作中,他利用摩尔根的实际材料和某些结论,从研究人类原始社会发生、发展和瓦解的过程入手,分析了家庭、私有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蕴含丰富的思想内容,一方面把人自身的生产纳入社会生产系统中,使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贯穿原始社会与阶级社会,进而阐明了两种生产理论;另一方面恩格斯探究女性受压迫的私有制根源,并强调女性解放只有通过变革私有制、参与公共事业及推动家务劳动社会化才能得以实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蕴含的两种生产理论及妇女解放思想对于推动新时代均衡两种生产发展,深化社会性别平等实践、改变传统家务劳动的低质观念,以及完善生育配套支持措施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一家庭史学崛起的缘由虽然家庭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61年瑞士学者巴霍芬发表的《母权论》,以及稍后面世的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等宏文巨著,但作为新社会史一部分的现代意义上的家庭史学,则是在20世纪下半叶以后兴起的。  相似文献   

16.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它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以有关社会历史现象和人类早期社会发展的翔实史料为依据,考察了原始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特殊发展规律,阐释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本质及消亡的历史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乃至马克思主义整个科学体系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力作,深入学习这一著作,对正确认识原始社会的基本状况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等问题,深化对历史唯物主义、整个马克思主义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从《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到晚年给布洛赫等人的书信中,对历史唯物论的阶段与国家学说、历史规律性问题和意识形态诸形式和反作用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使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1884年,恩格斯发表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引用该书出自人民出版社1972年单行本,只注页码)一书,“这是现代社会主义主要著作之一”,(《列宁选集》第4卷第43页)它历史地考察了国家发生、发展和不可避免地要消亡的历史,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被列宁誉为“研究国家问题”的必读的教科书而广为推荐.(同上)在《起源》发表一百周年的时候,重温这部经典著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写于1884年3月底至5月26日两个月间,同年10月在苏黎世出版问世,至今整整一百周年了。《起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宝库中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在这本书中,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地阐明原始公社制度发生、发展以及它被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指出阶级社会的一般特征;论证婚姻家庭关系在不同社会经济形  相似文献   

20.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恩格斯详细论述了其国家观的人民主体性思想,通过阐释人民在物质生产中推动国家历史发展,在阶级斗争中促进国家变革,在公共利益需求中影响社会发展,在追求自我解放中推进国家历史走向等思想,揭示了人民在国家产生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同时,恩格斯从物质生产、政治统治、公共生活、人的解放等维度对资产阶级国家人民主体遮蔽现象进行了无情批判,勾勒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理想图景。恩格斯国家观的人民主体性思想彰显了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为新时代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提供了原则遵循,为“人民至上”的经济道路、“执政为民”的政治理想、“美好生活”的社会图景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