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内容1.学生使用北师大版先锋英语2B。基于学生经过了一年半的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学习效率较高、进度较快,为丰富学生的语言学习,在课时充足的基础上,教师自行补充了本单元《Which season do you like?》,需要四课时完成,本课时为第四课时。  相似文献   

2.
基于标准的促进学习的课时学习价要求以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将课程标准特别是内容标准部分分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课时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套课时学习评价工具,建立学生学习评价档案,实时分析、评价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并从长远上指导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阅读教学如登山,第一课时是山脚,第二课时是山腰,第三课时是山顶。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能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传统的第一课时有以下几个步骤:审题—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了解内容—划分段落等。传统的第一课时教学的结果往往过于单调,对于教师而言,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重任全部放在第二、第三课时讲解有点困难,学生也早就对这样枯燥乏味的方式了如指掌都,毫无  相似文献   

4.
针对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教学中,步法移动教学课时少、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等现状,就网球教学课时分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步法移动与击球技术相结合的教学课时,不仅能够减少学生击球失误率、大大增加学生回球的连续性,而且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热情。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评价机制应该是基于标准的评价,而要实现对学生的课时学习的评价则需要对课程标准进行量化和分解,结合学习要求、学习资源和学生实际等进行课时学习目标的设定.下面我们选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条内容标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来说明如何分解课程标准,确立课时目标,并实施有效的课时学习评价.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的第一课时非常重要,它是引导学生初次接触课文,顺利走进文本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教师在第一课时要通过有效阅读和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有计划带领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在分层次组织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的过程中注重词语教学,进一步夯实语言基础。阅读教学中第一课时的有效性,能够促进第二课时的顺利进行,能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相似文献   

7.
将零课时教学模式应用到口译课程教学中,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英语专业两个班进行为时一个学期的口译零课时教学,结果表明,将零课时教学模式应用到口译教学中,不仅不会影响学生语言技能的习得,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诺言技能,这种模式可以作为解决目前口译教学中课时少、输入少等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听力零课时教学模式是以心智主义认知论为理论基础的,在高科技条件下依托网络进行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它有课程有教师无课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选择听力内容、自由掌握学习进度和灵活安排学习时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实施听力零课时教学模式,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健全语音材料库,做好学生的测试与评估工作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工作.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作为学生学习课文的首要环节,是学好第二课时的基础。教师唯有把务本、求真、有度作为第一课时教学的首要目标,才能在此基础上真正提高第二课时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常见这样一种语文课堂:第一课时安排读书、写字,读书的要求是做到正确流利;第二课时安排讲解课文。据笔者观察,这样的课时安排,使学生在第一课时为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要求而反复朗读,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最终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丧失在初学阶段;而第二课时的讲解建立在第一课时反复朗读上(反复的朗读使学生对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成了对第一课时的简单重复,只是在程度上有所深入而已。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丧失,课时效率低下的现状。为此,笔者提出了“朗读要求立体推进”的观点,意在通过文本本身,激发并长久维持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高课…  相似文献   

11.
张华丽  李娟 《地理教育》2024,(1):49-51+65
单元重构教学是发展学生高阶地理思维的重要组织方式。本文依据地理新课程标准,从培养地理思维为指引,统整初中地理教材相关资源,从确定学习单元主题、重构学习单元结构线索、重组课时学习活动实践表明,学习单元重构有助于学生整体理解学习单元的内在逻辑关系,培养其整体建构能力;课时学习活动重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现学生的地理思维进阶。  相似文献   

12.
正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能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能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现结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第一课时的教学,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感受。一、让好的开端成为奠基石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第一课时,学生刚刚接触一篇新的课文,能否拨动  相似文献   

13.
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文本,能帮助学生打下语文知识的坚实基础,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4.
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它既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更是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能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义基础,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么第一课时如何设计才能取得高效呢?  相似文献   

15.
周盛 《英语辅导》2014,(1):83-85
英语写作从来没有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主体,写作教学也从来没有在思想上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写作成为学生失分最多的项目,写作困难,已经成为不容争辩的事实。本文主要研究一种有学习任务、无教学课时,以过程评价促进学习的新教学模式——"零课时"教学模式。在不改变原有课时的情况下,明确学习目标,加大课后写作训练,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同时对该校2011及2012级理工科学生在英语写作课程实施了"零课时"教学模式的运作之后,并对其中200名左右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而总结出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名家视点在课时学习标准中,凡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综合、分析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都要认真地进行监测,这种监测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述的。另外,要结合学习内容有机地进行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除了以上列举的例子外,我们在制订课时学习标准和监测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课时学习标准是一节课学习的导向,它指导着整个学习过程。而学生学习水平的监测也应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师应依据学习标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监测、不断地评价,始终把握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课时学习标准的…  相似文献   

17.
"零课时"模式中的"支架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目的是消除"零课时"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茫然感。在一个学期的听力"零课时"中引入"支架式"教学实验,结果显示,教师通过输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为学生搭建"支架"能帮助学生自觉地对学习进行计划、监控和评估,能使其在听力中树立策略意识,提高听力水平,从而较为顺利地展开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8.
常见这样一种语文课堂:第一课时安排读书、写字,读书的要求是做到正确流利;第二课时安排讲解课文.据笔者观察,这样的课时安排,使学生在第一课时为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要求而反复朗读,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最终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丧失在初学阶段;而第二课时的讲解建立在第一课时反复朗读上(反复的朗读使学生对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成了对第一课时的简单重复,只是在程度上有所深入而已.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丧失,课时效率低下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实现“双休”后,给小学教学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教学课时减少了六分之一。而由于我国教学课本课时改革没有跟上,使我国六年制小学课本内容及教学大纲要求没有减少和减轻。加之小学都是年龄只有十几岁以下的小学生,他们没有自我控制能力,增加休息日,他们难以做到自我控制玩耍而自觉在假日学习。他们整个所学到的知识都是靠课堂上的40分钟所接受的内容,这样,减少了他们课堂学习的课时,势必影响学习质量。但减少学生的课堂课时,另一方面则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即以最少的时间和体脑消耗得到最好的学习结果。因此,实行双休日,减少课堂课时教学,改变现行的不合理的教学结构,使学生的学习从记忆学习转为理解学习和掌握学习,是使学生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授课方式必须被改变和改革。零课时听力就是对传统听力课的补充和创新。零课时听力不是淡化听力的重要性,而是改革听力的学习方式,把学习主动性真正交给学生。零课时听力的成功实施,必须依靠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校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