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着力引导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深化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高考综合能力测试“3+X”是高考改革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将在全国逐年执行广东高考改革方案“3+大综合+X”,这对教师来说,是个比较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着力引导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深化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根据教育部的部署.我省从2001年开始参加“3+理科综合”的高考改革,至今已经四年。经过这四年的试验,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学生都意识到理科综合在高考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由轻视理科综合变成把理科综合看得与“3”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3.
高考“3+X”改革方案确定教育部决定向全国征集有关试题本刊讯教育部最近确定了高枝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将在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录取方式四个方面进一步改革,以使高校招生考试制度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能力结构的要求,引导人才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新形势,教育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急需进一步完善,以着力引导全面提高人才的素质和创新精神。为此...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研究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的试卷命制问题?这既是高考改革的需要,也是中学教学改革的需要。为主动适应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引导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人才全面素质的提高,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在包括科目设置、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录取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中,以考试内容的改革为重点。《光明日报》99年3月2日登载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消息:“高考内容的改革主要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着力引导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深化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根据教育部的部署,我省在2001年将参加“3+X”的高考改革。面对“3+X”考试,这对我们物理教师来说,是个比较严峻的挑战。面对“3+X”考试,我们将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7.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1 影响命题指导思想的因素。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三项原则。鉴于高考是为高校选拔人才的考试 ,“三个有助于原则”中自然有两项涉及高校。然而 ,值得注意的是“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放在了核心的位置。它表明高考改革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 13条明确指出“高考科目设置和内容的改革应进一步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同时 ,也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高考改革已经启动,高考和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联动,已经成为高校人才选择和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本体上来讲,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并成为一个必要环节,是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应有之意。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可为"的。同时,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也有"难为"窘境。针对高考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可为"和"难为"二维张力中应有所"立场"。这体现在: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我国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旗帜必须鲜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必然会经历理论和实践上的"冲突",这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面对高考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应积极反省,自我调适,不断走向"理性化";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将是一个复杂、逐步融合,且"前途光明"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邹军 《考试周刊》2014,(34):159-160
即将出台的"高考改革总体方案"将高考模式明确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明确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好每门课程,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充分开发个性潜能,发展学科特长等。作者在此大背景下就"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思考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10.
即将出台的"高考改革总体方案"中关于高考模式明确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也明确了"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好每门课程,并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课程,充分发展个性潜能和学科特长。"等。笔者就此大背景下就"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思考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考能力、考素质、考应用已成为数学高考的主旋律.因此,无论从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出发,还是从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出发,深化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是永不衰退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考内容的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要求"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相似文献   

13.
进入高考改革的深层次,高中教育与高考改革息息相关。示范性高中在高考方面似乎要冒更大的“风险“,然而同时又应该是高考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不少的视线还是盯着示范性高中升学率这道“风景线“,但是,高考改革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基本观念:升学率不再是学校惟一的“光荣榜“,也不再是“应试教育“的代名词,更多的关注是高考如何考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高考“指挥棒“正逐渐引导高中教育向综合素质发展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方向迈进,这是更深层次的改革。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说,是国家对人才规格的期望值,对学校办学与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高校招生考试改革,重点在于改革价值取向和内容体系。在改革的价值取向上,必须注重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树立多元的智力观和人才观,构建多维度的人才评价制度、多元化的高校招生录取制度;在改革高考的内容和体系上,必须探索和建立起一套能够全面考核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的高考内容和体系。  相似文献   

15.
高考在选拔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高考重视知识立意的考核与中学素质教育目标却不相符合,近年来推进旨在"引导素质教育良性发展"的高考改革。考试内容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促进检验素质教育发展成果载体。高考形式改革,是平衡消除素质教育改革发展与高考指挥棒的矛盾的手段。以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真正发展为目的发挥现行高考模式的积极作用,正视存在的弊端,从完善制度和人才观入手,积极探索高考改革发展规律及走向。  相似文献   

16.
高考改革与素质教育是近年来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常谈常新的问题.作为连接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高考承担着正确导向中学素质教育和为高校选拔高素质人才的双重任务.在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高考如何改革,将对中学教学和大学人才选拔的质量产生影响.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指出:"在一定意义上,招生考试的改革甚至比中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更为重要.如罘考试改革不先行,必将阻碍中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始于1999年新一轮高考改革"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这一指导思想势必对素质教育的实施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考改革与素质教育是近年来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常谈常新的问题。作为连接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高考承担着正确导向中学素质教育和为高校选拔高素质人才的双重任务。在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高考如何改革,将对中学教学和大学人才选拔的质量产生影响。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指出:“在一定意义上,招生考试的改革甚至比中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更为重要。如果考试改革不先行,必将阻碍中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始于1999年新一轮高考改革“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这一指导思想势必对素质教育的实施产生…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教育部发出通知决定向全社会征集高考“综合科目”试题,同时征集高考语文、数学、外语等单科试题。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自1977年恢复以来,在改革中发展并逐步走向完善。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新形势,面对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加大教育贡献力度的迫切要求,教育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相应地,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必须坚持改革,主动适应时代的特点及其对人才素质能力结  相似文献   

19.
高考试题的素质测试和导向作用──兼评1995年高考上海化学卷庞关今年高考前夕,适逢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正式成立,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多层次人才的选拔工作将继续通过高考这种竞争方式来完成.因此,对高考制度的改革、对高考命题的深入研究,使其逐...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高考英语改革不断发展,高考英语考查内容和方式发生一定程度改变,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方式来应对高考英语变化。英语是高中文化教育的基础内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科目。目前,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需要对英语教学进行创新改革,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人才素质的综合培养奠定基础,促进我国素质教育不断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1.新高考英语概述2014年新高考政策的改革,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尤其是高中英语教学方案受到更多师生的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