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本单元考点本单元包括政治常识第一课和第二课内容,这两课内容分别从不同的层面阐述我国的国家制度。国家制度是一个国家用宪法、法律确认和规定的国家性质(国体)和国家形式(政体)两方面的总和,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法定规范,因而是政治常识的主体知识,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2006年江苏卷考试说明对本单元知识的考核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2.
咸春华 《新高考》2006,(10):16-23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一、考点简述(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考点要求(1)了解民族的基本特征(2)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及实行这一基本民族政策的原因和意义2.重难点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思想道德素质(一)政治素质1.政治常识:初步了解基本的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知识;了解马列主义、毛泽乐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我国国情的有夫知识和国际国内政治生活中的常识。2.政治态度;拥护马列主义、毛泽乐思想、邓小平理论;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热爱中华民族,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具有民族回结意识。3,政治表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利益和荣誉。(二)思想素质1,世界观:初步…  相似文献   

4.
现行高三《思想政治(政治常识)》教科书将“我国的国家制度”这一知识体系分成上、下单元来组织教学内容,这就是高三政治教科书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由于国家制度问题是《政治常识》的基础问题和中心问题,因而这两单元在全书中起着开篇立论的作用,既是教材的重难点,又是高考的热点。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反映学习过程中《政治常识》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难学,或者学了书本知识后,始终头脑里无法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清楚,思维比较紊乱。怎样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这一学习难点及困惑呢?采用以下步骤和策略来指导学…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     
一、明确考核要求 ,夯实基础。  掌握基础知识是搞好备考复习的前提 ,而高考需要掌握的知识都包含在《考试说明》中 ,所以考生一定要学会运用《考试说明》。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 ,这就需要用心去写、去记、去理解 ,在全面复习2 0 0 1年《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经济常识》36个考点、《哲学常识》2 1个考点、《政治常识》4 3个考点以及时事政治考点的基础上 ,对《考试说明》中点明的考点中的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夯实基础 ,就要准确理解基本概念 ,全面把握基本原理 ,深刻领会党和国家重大的…  相似文献   

6.
新端《政治常识》系高三年级政治教材,填补了多年来高三政治教材的空白。它围绕着国家、民主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和宗教、国际关系和国际组织等当代青年所关心、感兴趣的又是现实的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科学的基础知识,是我们正确观察和分析当代社会重要政治现象、参加社会政治生活必须具备的  相似文献   

7.
一、从试题结构看考点分布时事政治政治常识哲学常识经济常识单项选择题国内:第1、2、3、6题外交及国际:第4、5题第7题: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第8题: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第9题:议会制共和制特征第10题: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第11题:民族政策,共同繁荣原则第1...  相似文献   

8.
钟涛 《新高考》2006,(9):8-13
一、本单元考点本单元在政治常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材分别从马克思主义有关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基础知识入手,重点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作用、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及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等内容。2006年江苏卷考试说明对本单元知识的考核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9.
高三《思想政治》由前言和五课内容组成。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其达到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时可按下列六个方面重新组合: 一个“主题”。即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知识网络可概括为: 两个“原则”。一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即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二是联合国本身及会员国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三对“制度”。即资本主义国家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制度、民主制度和政党制度。无论是国家性质(国体)、国家职能、国家政权管理形式(政体),还是各种民主制度、政党制度,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区别主要在于:一是阶级性质不同,这主要是由国体  相似文献   

10.
本框讲述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基本理论,是帮助学生学好政治常识,形成正确观察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判断政治是非的能力,增强政治责任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理论基础。国家的属性、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等知识比较抽象,与经济  相似文献   

11.
沈雪春 《新高考》2005,(6):56-57
2005年高考政治大纲标明了2005年高考政治涉及的167个知识考点,其中《经济常识》部分56个,《哲学常识》部分67个,《政治常识》部分44个。与2004年高考政治大纲相比,稳中有变。“变”处主要表现在,新增8个知识考点,6处知识考点表述调整,2个知识点被删去。面对“大同小异”的考试大纲,广大考生应该确立“顺应变化,固本强基,和谐发展”的复习策略。  相似文献   

12.
大学制度改革的法治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当前我国逐步走向法治社会的过程中,实现大学制度改革的法治化,是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学制度改革法治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度改革重大决策的法律化和大学与政府关系的法律化。前者指以法律形式来表现政府的重大决策,通过法律程序制定政策,实现政策制定过程的科学、民主、公开;后者指明确大学的法律地位,在法律上规定大学与政府的有关权限职责,使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构筑在法律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3.
本框讲述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基本理论,是帮助学生学好政治常识,形成正确观察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判断政治是非的能力,增强政治责任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理论基础.国家的属性、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等知识比较抽象,与经济常识、哲学常识联系不紧密,距离学生的学习生活比较远,加之高中学生学习时间紧,初学时难度自然很大.笔者就怎样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上的难点,提高学习兴趣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国家构建过程就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完善过程,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完善则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西方民主政治建立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基础之上,我国国家权力的民主化也需要民族国家形成的基础。现阶段,我国一些基本国家制度还没有建构好,过分强调国家权力民主化会导致社会政治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民族》是初中地理《人口与民族》的第二节内容。内容包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民族政策。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谈谈对这节课的设想。一、教材1.教材简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民族数目、主要少数民族、各民族的分布、民族政策四个知识点。本节内容是中国地理的总论部分,它为后面学习区域地理打下了基础,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观念,并从理论上阐述了我国的民族政策,以加深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2.教材的重点、难点:民族是构成一个国家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民族…  相似文献   

16.
【考点扫描】本考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国家的性质和职能,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家职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命题趋势】国家制度是近十年高考政治命题的重点之一。首先,从命题的知识分布看: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家职能、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国两制”在高考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其次,从命题三要素(情景、立意、设问)看:命题选用“情景”时代性强,大多数是考查记忆和理解能力的;命题…  相似文献   

17.
清朝作为我国近代版图的奠定时期是新疆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新疆是我国广阔边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关系着国家的繁荣稳定,决定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针对新疆民族政策发展历程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因此,从清朝治理新疆的政治体制、法律制度、经济政策及宗教管理四方面系统地研究了清朝治理新疆的民族政策,以期为新时期新疆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学习政治常识的一把钥匙王柏阳"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革命导师列宁通过分析政治与经济的内在联系而作出的一个深刻而又科学的论断,也是政治常识的基本原理,它贯穿于教材的始终。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系统地学习政治常识的基本内容,深刻理解党...  相似文献   

19.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但从正式提出以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政策到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最初确定为国家的一项政治制度,到定位于国家的重要政治制度,再到定位于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却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文章分阶段详细地分析了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变化的过程及背景.  相似文献   

2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民族地方的任务就是建立和发展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反对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和民族分裂。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维护祖国统一,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互助和合作;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前提和条件,而后者则是加强前者的基础和核心。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少数民族出身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各族人民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