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正确把握文言实词的含义是理解文言文内涵的关键。本文选取历年安徽高考试题,从文言文实词词义考查出发,列举考生实词理解错误的原因,进而概述考试中常用的实词词义分析的方法。一、高考文言实词词义考查考点分析在《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语文》中对文言文实词考查考点阐述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是重点考查内容。考试中对实词的考查一般有两类题型,一是选择题,二是翻译  相似文献   

2.
【知识梳理】 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是中考的一个重点,考查形式主要是要求理解常见的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同学们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即平常所说的“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义。复习文言实词,应重点注意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3.
文言词中一词多义现象极为普遍。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察,除了考查学生实词的积累情况以外,突出强调了判定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重点考查语言推断能力。所以考生在掌握足够量的实词以后,重点应放在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这一考点要求上,掌握理解推断实词词义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4.
<正>在各类测试中,文言文实词推断及句子翻译常常成为学生的短板,以下的方法可以使实词推断和句子翻译成为为学生的增分点。一、实词推断1.语境推断词义试题中实词考查的是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所以把握实词的含义,绝不能离开它所在的语境。仔细分析上下文的内容或根据上下文的提示,就可以推断实词的意义。如:1高祖迪,以元帅右监军·权济南府事务。《元史·列传第六十九》让你推断"权"的意义。这一句话里"高祖张迪"是人名,"元帅右监军"是官职,"济南府事务"是  相似文献   

5.
通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有强化考查文言词义、尤其是实词词义的趋向。实际上,掌握文言实词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高考不仅考查学生平时知识的识记再现能力,更注重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迁移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督导学生对文言实词静态词义的识记积累,更要注重发扬学生的创新精神,辨识文言实词的动态词义。下面这些方法在推断词义中比较有效。  相似文献   

6.
张建 《现代语文》2002,(3):23-23
言实词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其考查要求是“理解常见实词在中的含义”。这意味着考生一方面要积累常见实词,掌握其基本意义,另一方面还应当学会对具体语境中实词的词义进行推断。如何推断,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高考文言实词考察需注意两点:一是"常见实词",所谓"常见实词",它既包括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过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也包括一些中学生尚未接触到而传世名篇中却经常出现的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所谓"在文中的含义",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是一  相似文献   

8.
【考点说明】“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告诉我们两个信息 :一是“常见实词” ,主要指教材规定的340个实词 ,这是考查的范围。即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常见的古今异义 (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 ) ,单音词和复音词 (联绵词、偏义复词 ) ,一词多义 (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 ,常见的通假字 ,词类活用 (使动、意动、动词用做名词、名词用做形容词、名词用做状语等 )。二是“在文中的含义” ,也就是说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多义的 ,那么如何依据“语境”选择含义 ,也就是“在文中的含义”了。这是考查学生运用积累的文言…  相似文献   

9.
常见文言实词的考查是高考必考题。在此介绍猜解词义之法,掌握之,便可迅速突破实词把握的难点。常见文言实词的考查是高考必考题。在此介绍猜解词义之法,掌握之,便可迅速突破实词把握的难点。  相似文献   

10.
【考点说明】所谓“在文中的含义” ,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 ,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 ,这也就是一种能力。所谓“常见实词” ,指中学语文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过的 ,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实词历来是文言文教学、文言文考查的重中之重 ,能否读懂浅易文言文 ,关键在于是否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 ,是否形成了一定的根据上下文准确判断词义的能力。注意优先分析词性 ,注重相关动词前后搭配至关重要。2 0 0 1年高考语文卷第 1 1题中“樵”作“打柴”来解释…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阅读     
【考点讲解】 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体要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理解 (B) 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所谓“常 见实词”,从 词 的 出 现 频 率 上 来 讲 ,“常见实词” 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见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就需要一种能力。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  相似文献   

12.
由于语言系统和语言环境的变化。文言文中很多实词的意义发生了变化,甚至有些意义现在很少使用.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实词学习的困难,进而影响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而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实词理解也是重要考点之一.不管是客观题的词义辨析判断,还是主观题的语句翻译,考查的核心内容都是对实词含义的理解。大多数实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不尽相同,而命题者常会将某一实词在甲语境中的义项移用至乙语境中,  相似文献   

13.
纵览近十年的26份高考试卷,可以发现文言实词的考查重在“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从内容上看,这些词主要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从形式上看,一是对加点实词的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二是从古今词义比较的角度,要求选出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不同的一项。下面就高考文言实词考查的特点作简要分析,以帮助广大考生采取有效的复习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一)实词词义推断实词考查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推断实词词义在2005年高考中全部以给加点词语作解释、选取非正确选项的形式出现。推断文言词义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五种。1.语境推敲一个词一般有多个义项,所以词语只有在一定语言环境里才能有合理的释义。推断词义就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结合具体的语境。如2005年全国卷二“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根据文意,后文有“常以谈笑讽谏”,所以此“辩”是一种才能,非“辩驳”,而是“能言善辩”之“辩”,即辩论。《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作息”如果译为“既劳作又…  相似文献   

15.
考测点导航“常见文言实词”是指考查的范围;“在文中的含义”是指在具体的语境中该实词的唯一的义项。高考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正是考查考生判断这“唯一”的能力。文言实词的“含义”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本课时集中训练一词多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夏鸣 《考试》2007,(Z2)
一、考点命题动向与解析高考《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考查的实词是在文言文中常见的,即使用频率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部分实词;二是要弄清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即词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义。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而代词归入虚词,这与现代汉语不同。学  相似文献   

17.
【考点导航】“常见文言实词”是指考查的范围,即:①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②《语文》课本及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特别是课本课后练习题中强调的实词;③重点是古今异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及感情色彩的变化),一词多义(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通假字,单音词和复音词(联绵词、偏义复词),词类活用。“在文中的含义”是指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在文中”(即语境)是正确理解含义的前提。“理解”是指通过掌握文言实词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方式有“显”和“隐”之分:“显”是指判断加点实词含义的正误(或直接写出其含…  相似文献   

18.
考点导航“常见文言实词”是指考查的范围;“在文中的含义”是指在具体的语境中该实词的唯一的义项。高考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正是考查考生判断这“唯一”的能力。文言实词的“含义”有如下主要内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单音词和双音词、词类活用等。范例点击  相似文献   

19.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见实词数量多,变化多,我们可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推断、解释文言实词的含义: 一、语境分析法 文言实词绝大多数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实词的含义,上下义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 如"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中的"贾"字。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最大的难点,主要是由于时间的变迁引起了语言的变迁。明白这一点,我们将现代汉语与文言文对比着学习,就容易多了。基础较薄弱的考生,巧用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划分、词性的判断的方法解答文言文疑难题,往往会事半功倍。一、实词词义的推断《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况,又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纵观历年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情况,就词义而言,考查的应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但其中有一部分却是中学生尚未接触,而名篇中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