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的有效运作需要课程制度的支撑,我们从课程制度创新的视角出发,探讨了课程制度的功能,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制度,以及如何进行课程制度创新,为课程制度变革提供了一种参考性框架。  相似文献   

2.
学校课程建设必须依靠课程制度创新,才能确保学校课程建设常态化实施与可持续发展。为此,学校必须具有战略眼光与务实的服务精神,精心搭建课程制度创新的平台,以充分激发教师进行课程制度创新的热情和智慧。太仓市实验小学在课程建设与课程创新过程中,构建了学校课程制度中具有现实意义和普遍意义的三项创新制度:信息分享制度、项目研究制度和课程督导制度。这三项创新制度支撑着学校课程建设,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保障了学生的和谐成长,推动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校课程制度是一定伦理观念的实体化与具体化。学校课程制度建设受一定伦理观念的规约,伦理性是学校课程制度得以产生的价值与观念先导。伦理性是奠定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道德基础,有利于学校课程制度功能的有效实现,并能够为学校课程制度运行提供有效保障。学校课程制度的执行和运作是学校课程制度建立后的关键环节,应当遵循公平、效益与服从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4.
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课程改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从起步到发展的各阶段之必修课目,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为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有效,首先必须界定和不断完善课程改革的目标;发票的重点是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的开发;改革的关键是必须及时实施教学管理制度 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关于电大考试制度与方法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程考核是电大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随着电大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教育试点的不断深入,现行的课程考核制度和方法,也不能很好地适应电大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必须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实际出发,从改革考试制度和方法入手,全面推进电大课程考核的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使课程考核成为全面衡量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要从法律角度保证课程选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保证课程具有广泛代表性,保持可持续发展性,课程的社会听证和准入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课程的听证和准入制度,能调动社会各方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实现教育公平、公正;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教育中介机构的实际作用和教材的市场竞争力;明确责任主体,促进课程的问责制度;规避课程的改革风险,放大地方和校本课程的作用与优势.课程的听证制度和准入制度是课程改革的制度保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成果巩固形式,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学校课程制度合理有序的变革是促进学校课程不断发展与持续进步的重要保障与支撑。学校课程制度是学校各种课程关系的集中反映,学校课程制度变革是学校课程制度存在的基本方式。不同取向的学校课程制度变革,既存在差异性又是有机联系的。学校课程制度变革是学校课程制度本身不断优化的过程,解决学校课程制度困境的症结,其出路关键在于选择各种有效的变革路径,切实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8.
在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诸多影响要素中,国家课程制度的政策支持、校长的课程领导意识和能力、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开发能力以及对诸多要素进行整体协调的决策机制是关系学校课程制度建设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提高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水平的必要条件。应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些要素对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影响机制,促进学校课程制度建设规范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引发了课程领域深层次的矛盾与困惑,尤其是在课程制度有效供给不足或滞后的情况下,致使课程发展走向了无序。要改变这种状态,重点在于对秩序效能的重新认识。秩序的制度性特点要求我们以制度建设为中心,建立"良的""、善的"课程制度,实现课程秩序的重建。制度化秩序建设须加强课程制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提升课程制度供给的意识与思维、增强课程制度的更新与创新能力、完善课程制度实施的操作规范与程序。  相似文献   

10.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迫切需要创新,而课程的创新需要有制度的维持与激励.制度化的功能一方面在于规范课程行为,另一方面在于激励创新.为了加强对课程创新的制度激励,可以在微观与宏观层面同时发力,构建一个能有效激励创新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显得越发重要。课程制度与课程体制、课程组织、课程系统、课程政策等概念既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学校课程制度是一定时期内,在学校形成或制订的,结构严密、相对稳定、体现学校教育价值观的,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全体人员都必需共同遵守的程序、步骤和规范体系,是学校进行课程规划、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与校本教研等一系列活动的价值准则、行为规范和运行保障,具有公共性、确定性、系统性、合理性和文化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
伦理之维是职业教育课程制度的根本之维,也是职业教育课程制度生成的前提、批判的依据和完善的支撑。虽然职业教育课程制度伦理具有公正、人本、和谐、民主、开放等应然性诉求,但在现实中它却存在着"公平"失范、"人本"异化和"民主"式微等实然性特征和伦理缺陷。为此,必须加强对职业教育课程伦理制度的研究及对课程实践的反思,在一定伦理精神的导引和反思下,对职业教育课程制度建设观念、过程和结果持一种现实性的批判精神,以矫正其在建设和运行中出现的伦理偏向。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将加强选修课程建设作为本次课改的重点.目前各学校面临选修课程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课程制度还不够完善等困境,通过积极开发选修课程、加强学生选课指导、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完善课程管理制度等举措,可以有效推进选修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4.
学校课程制度是由学校形成或制订,体现学校教育价值观,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全体人员必需共同遵守的程序、步骤和规范体系。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既是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又是课程改革理念和措施具体落实的必要保障。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高度一体的中央集权制课程管理,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方面的工作几乎没有。探讨学校课程制度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课程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学校课程规划制度、学校课程实施制度、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制度、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学校课程评价制度与校本教研制度等。  相似文献   

15.
课程制度是公共物品,它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在于交易费用的存在。课程改革相关利益主体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各怀不同的动机、偏好、目的,在彼此竞争与合作的博弈中最终实现课程制度的变革。我们必须考虑制度变迁的成本和路径依赖的制约,通过不断创新课程制度,最终高效的运用课程权利和课程资源,使课程制度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制度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6.
谈以人为本的学校课程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以人为本的学校课程管理必须树立几个理念:以人为本是一个职能和价值判断;以人为本也包含着对人的制约;必须处理好以人为本与制度建设、严格管理的关系;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以学生为本。实施以人为本的学校课程管理的措施是: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独立或合作开发校本课程;选用教材;反映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的实施情况;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建立健全学校课程管理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大部分普通高中学校基本建立了校本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选课指导制度是深入推进校本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本文论述了构建校本选课指导制度的基本内容,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系统总结了校本选课指导制度的具体操作范式,以期对普通高中学校深入推进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有所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大势之下,课程改革制度伦理研究应运而生。基于契约正义理论,课程改革需要坚守制度化的伦理精神,确保课程改革遵循支配性权力下的分配正义,规范性制度下的统合公平,协商性契约下的自由秩序。课程改革的制度伦理将课程政策、课程管理制度、教材编审制度、课程实施制度以及课程评价制度五者有效衔接起来,在共生交往的伦理价值中彰显课程改革的正义与公正取向,最大限度实现彼此间利益的共在表达与整合。以价值建构、制度规约和权责利的协调分配促进课程改革制度走向良序善治,既是将课程改革制度伦理付诸实践的重要路径,也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处理好课程改革与教材改革、新教材的编制的关系,把握课程结构设计的原则,同时进行课程内容、考试和评价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这样,才有希望实现课程内容和结构的整体优化,“统一”与“多元”的动态平衡等课程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审视我国课程监控制度的发展进程,需要明确:课程监控制度究竟来自何方?现在身在何处?又该何去何从?课程监控制度从教育督导制度、教育教研制度和教育评估制度的历史雏形到建立教育部基础教育监测中心的现实发展,其趋势必然是建立明确的课程监控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